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练:20 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更新时间:2023-03-31 浏览次数:4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浑南模拟) 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骑士》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卖香肠的人问将军怎样才能成为“大人物”(政治领袖)。他认为自己不识字,只会做买卖,出身无赖家庭,恐怕很难。将军告诉他,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者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
    A . 失去了公民的支持 B . 利于调和阶层间的矛盾 C . 具有非理性的一面 D . 给予每个公民均等机会
  • 2. (2023·浑南模拟) 据《明会要.职官》记载,明宣宗时内阁配置了诰敕房和制救房等附属办公机构,文渊阁称为内阁固定办公场所。明英宗时“国家若遇到重要事情,(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并成为成例"。这表明( )
    A . 六部衙门直属内阁管辖 B . 内阁首辅权力趋于失控 C . 内阁政治职能得到提升 D . 国家决策趋向于制度化
  • 3. (2023·山阳一模) 公元前4世纪,梭伦既被民主派奉为“民主之父”,又被民主的反对者视作精神领袖,致使许多后来才建立的制度都堆在他的名下。这可用来印证(   )
    A . 梭伦的历史功绩被漠视 B . 雅典沿袭了梭伦的措施 C . 陶片放逐法未能起作用 D . 梭伦改革遵循中庸原则
  • 4. (2023·大理模拟) 西周时期,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2010年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霸伯盂记录了周王使者至霸国行聘的经过,这是目前金文所见最为详细的西周聘礼史料。《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文所记内容更为可信 B . 霸国属于姬姓诸侯国 C . 婚礼程序繁琐注重形式 D . 宗法观念影响比较大
  • 5. (2023·大连模拟) 戏剧公演是雅典城邦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那些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会被邀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会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席就座。这说明(   )
    A . 艺术可培养公民集体意识 B . 城邦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 C . 激励体制可确保决策无误 D . 城邦以教化缓解阶级矛盾
  • 6. (2022·浙江模拟) 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的中央体制;汉承秦制,汉武帝内朝官的尚书为原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东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步形成;三公九卿在以后历代仍然存在,但职能已变。这些变化(   )

    ①反映了专制皇权加强的历史趋势    ②说明封建国家权力中心转移

    ③体现出政治制度在继承中的演变    ④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的成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7. (2022·广东模拟) 《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准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
    A . 强化对落后和边缘地区的控制 B . 笼络和监视殷商贵族 C . 彰显周王天下共主的合法地位 D . 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 8. (2022·福州模拟)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 . 《钦定宪法大纲》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中华民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9. (2022·浙江模拟)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是(    )的创办
    A . 京师同文馆 B . 京师大学堂 C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D . 清华学堂
  • 10. (2022·浙江模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关于夏朝历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 . 夏朝社会仍然聚族而居 C . 干支纪日法是夏朝历法的最大成就 D .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 11. (2022·遂宁零诊) 近代某学者评价王安石变法说,“其改革之总用意,意为富国强兵,以雪契丹之耻”。故不仅其用心不可非,“即其各法,亦多有远见之明,此固非‘不扰民’之哲学所赞许,却暗合近代国家之所以为政也。”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近代的改革应从体制结构入手 B . 王安石变法取得显著成效 C . 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富国强兵 D . 改革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
  • 12. (2022·南充模拟) 雅典的“宪法”规定将军、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公职人员均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选举法规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反映出,雅典崇尚(    )
    A .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B . 直接民主,分权制衡 C . 依法治国,绝禁人治 D . 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 13. (2022·资阳模拟) 据研究发现:罗马有赋予被征服地方自治权的统治策略,如公元前168年,征服马其顿后,罗马就只派了十人委员会到那里,赋予其一部宪法,建立4个自治地区,并交由当地人管理,保留自己的长官、法律,甚至还有一小支军队。这一策略(    )
    A . 巩固了帝国统治 B . 调和了社会矛盾 C . 实现了民族平等 D . 扩大了民主政治
  • 14. (2022·盐亭模拟)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初步仿行了“利君”“利民”而独“不利百官”之君主立宪政体,还动用政府资源以“开民智”的形式对民众进行宪政、自治及行使民主权力等系统训练,进而达到制衡官僚集团的目的。清政府此举(   )
    A . 维护了清王朗摇摇欲坠的统治 B .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尖锐矛盾 C . 本质上仍是中体西用思想延续 D . 有利于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进步
  • 15. (2022·盐亭模拟) 20世纪初期,留学生通过归国考试获得功名,或进入清朝翰林院等学术机构,或进入各级行政机关。这样,一批不见经传的留学生迅速崭露头角,被推上了社会大舞台,成为各个领域的知名人士。阅读如下1905—1911年留学生获得翰林、进士、举人人数统计图。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 . 留学生成为政府中坚力量 B . 清朝统治危机得到缓解 C . 彻底改变了政府官员结构 D . 政府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 16. (2022·盐亭模拟) 最初清政府向外派遣使臣时,常在正使下设一副使,该做法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外交工作的开展,如首任公使郭嵩涛与其副使刘锡鸿纷争不止。该事件之后,清政府了解到国际惯例,不再设副使。这说明了(   )
    A . 清廷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 B . 清廷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原则 C . 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 . 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 17. (2022·江西模拟) 《礼记·昏义》将“合二姓之好”与“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作为婚姻的最高宗旨。这样,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以及士大夫之间盘根错节、密如蛛网的联姻关系,构成了周天子的家天下。根据《礼记·昏义》的规定,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 鲁国与燕国为抵抗强齐而联姻 B . 燕国与晋国因世代交好而联姻 C . 晋国与吴国因天子之命而联姻 D . 吴国与楚国为避免纷争而联姻
  • 18. (2022·安徽模拟) 晚商时期商朝在对东土各族持续进行军事征服的同时,还在东土一带设置军事据点,屯驻师旅,抵御外族入侵,加强军事防御。这表明晚商(   )
    A . 巩固天下共主的局面 B . 初具捍卫领土主权的意识 C . 形成浓厚的尚武氛围 D . 已经对中原地区完成统一
  • 19. (2022·巴中零诊) 在雅典国家权力结构上,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全体公民皆可参与的法院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受财富和门第的限制。这体现了雅典政治(    )
    A . 权力制衡原则 B . 主权在民特征 C . 法律至上原则 D . 城邦至上原则
  • 20. (2022·成都模拟) 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选举席位。这说明英国(    )
    A .   政治制度具有渐进性 B .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 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 . 君主立宪制曲折发展
  • 21. (2022·成都模拟)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政治具有(    )
    A . 权力制约原则 B . 议会至上原则 C . 主权在民原则 D . 公平公正原则
  • 22. (2022·广东模拟) 1846年以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丈夫坚决反对外交大臣帕默斯顿的对外政策,逼迫帕默斯顿辞职。她在位后期,转向保守党并同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结为至交,积极支持他的殖民侵略政策。这表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   )
    A . 内阁地位得到巩固 B . 国王仍有较大影响 C . 政体发生明显变化 D . 国王权力得到加强
  • 23. (2022·洛阳模拟) 雅典公民索弗隆尼科已剥夺了其子(苏格拉底)的继承权利,然而雅典的法律还是会承认苏格拉底为合法继承人,最终苏格拉底继承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遗产。材料意在说明(   )
    A . 民主政治背离了人文精神 B . 苏格拉底思想得到了认可 C . 家长制与雅典法律相背离 D . 雅典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
  • 24. (2022·安徽模拟) 有学者指出,雅典虽然创造了最早的民主制,但并没有创造出相应的民主政治话语,即便是在公民法庭,“德”和“善”等代表贵族意识形态的美德仍是非常有力的话语,是民众心中值得敬仰的品质。这可以用来说明雅典(    )
    A . 注重培养公民城邦意识 B . 贵族主导地位日渐稳固 C . 贵族传统影响民主政治 D . 民众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 25. (2022·模拟) 在古代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在公民大会出现争执时保持中立,人人必须站在某一立场上反对另一方,否则将被没收财产并予以流放;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大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 . 民主决策,实行公民轮番而治 B . 依法治国,有效防范以权谋私 C . 崇尚理性,人文精神得到弘扬 D . 国家至上,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 26. (2022·模拟) 1955年新中国开始生产第一辆汽车;1979年汽车产量达158.7万辆;1980年至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达6882万辆,是前三十年的42倍;2020年中国全年生产汽车2522.5万辆、销售汽车2531.1万辆。材料反映出( )
    A . 民众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 . 大众心态从保守逐渐走向开放 C . 汽车工业发展适应了社会需要 D . 中国制造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
  • 27. (2022·周至三模) 1956年7月,陈云在全国商业、农产品采购厅和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上指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业务部门的普遍缺点是......作出来的决议往往带有片面性”,“我们要把资本家请来当‘反对派',请来给我们唱‘对台戏”,专门同我们‘抬杠’,越‘抬杠’,工作就可能做得越好。”这一主张(   )
    A . 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 B . 有助于加快社会变革的进程 C . 适应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 D . 有利于我国走市场经济道路
  • 28. (2022·全国乙卷)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 . 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 . 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 . 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 . 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 29. (2022·桂林模拟) 法国学者库朗热对雅典公民的日常生活作了如下描述:“某天,他被区议会召集,讨论这个小团体的宗教或财政事务。又某天,他被部落议会召集,筹备宗教节庆,或讨论开支,或制定法令,或任命首领及审判官。每月有三次,他得出席民众大会,他不能请假。”据此可知(   )
    A . 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利被严格限制 B . 雅典民主政治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 C . 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D .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范围比较狭隘
  • 30. (2022·吉林二模) 1953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城市人口疏散下放政策、人民公社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人口流动控制制度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等。国家通过政治性的推动、和特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政府垄断管理,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国家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 保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B . 最大限度地压低重工业的发展成本 C . 缓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 扭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2·浙江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每个国家的发展。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二: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会议”。

    ——资中筠《美国十讲》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与美国的政治创举,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与美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 32. (2022·宝山二模)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鞅》

    材料二:(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1898年)《定国是诏》

    1. (1) 《史记·商君猎装》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A .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 .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 (2)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B .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C . 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 . 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3. (3)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 . 皇帝勤于政事 B . 政府部门尽忠职守 C .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D . 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4. (4)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商鞅和孝文帝进行改革内容和影响。
    5. (5)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定国是诏》颁发的原因。
    6. (6)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时代与改革的关系。
  • 33. (2022·内江零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赋役货币化,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在农村,农业商品化增长,冲击了自然经济,地主和佃户关系出现新变化;在城市,随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城镇兴起,出现了新型手工工场;商帮崛起,形成全国性市场网络,社会经济结构转向农工商并举的多元经济结构。人们与市场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关系由对人的依附关系转向对物的关系,旧的等级制逐渐分解,出现新的社会分层;以白银为主币的货币经济极大扩展,商业性行为几乎成为全社会取向,国家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权,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儒学平民化趋势明显,上层文化与世俗文化交融,形成多彩的文化现象,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正在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变。

    ——摘编自《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19世纪中期,随近代工业出现,我国封建社会结构缓慢变化。1949年后,我国农民占89.4% ,直到1978年仍占82.1% ,基本还是农业社会;1953年,随“一化三改造”,形成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结构;1960年,为应对经济困难,我国严格限制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978年后,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80年代后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在全国,非农产业职工已占53.1% ,按国际惯例我国已不是农业社会;随户籍制度调整,农民、工人分化,我国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

    ——摘编自《我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晚明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作者对晚明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简析建国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 34. (2022·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墨子提倡全民同利、有财相分、有利相交的平等公正观。他主张“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常天之臣也”。在社会关系上,应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免以分人,有道者动以教人”。墨子强调,正义在于公利,为天下兴利除害,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策略。追求公共利益,就要反对自私自利的思想与行为。墨子把“国家百姓之利”作为义与不义的尺度,义作为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它的终极目标在于息民,这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墨子主张尚贤、尚同,消除歧视,君主平等用人,人民平等参与政治。

    ——摘编自何芳《墨子“民本”平等思想的现代审思》

    材料二:谭嗣同的社会教化观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观点,确立了社会生活实践的基本要求。政治方面谭嗣同反对“势”(君主的威势),要求消除“众生业力”,提倡“自主之民”,以期达到西方的平权;他提倡君民地位平等、世界(各国)“互通”、中西贸易要讲“均”,从根本上还是要自强兴国,以真正达到和西方各国的平等;他还强调“君民犹本之于末”、人无“等差”“分殊”、男女天生“无异”,最后落脚于伦理立法,以构建新的伦理关系;他肯定孔子“有教无类”、主张不以科举内容“差高下”,终极目标是以“感化”取代传统“教化”。

    ——摘编自董平平《谭嗣同平等思想研究》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墨子社会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评其影响。
    2. (2)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社会教化观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 35. (2022·湖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