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1月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136 类型:高考模拟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关于夏朝历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 . 夏朝社会仍然聚族而居 C . 干支纪日法是夏朝历法的最大成就 D .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 2. 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孟子的有(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3. 下列水利工程不属于先秦时期的是(    )
    A . 邗沟 B . 芍陂 C . 郑国渠 D . 通惠河
  • 4.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叙述与苏武有关的是(    )
    A .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B . 投笔从戎 C . 绝不“屈节辱命” D . 马革裹尸
  • 5. 下列关于宋朝科举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制的地位 B . 朝廷采用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C .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D . 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 6.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皇帝的年号,形成惯例开始于(    )
    A . 西汉 B . 唐朝 C . 北宋 D . 明朝
  • 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国家曾侵略过台湾的有(    )

    ①西班牙    ②荷兰    ③日本    ④葡萄牙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西藏接受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
    A . 1247年凉州会谈 B .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C . 宣正院的设立 D . 1727年清设驻藏大臣
  • 9.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一线城市,下列关于上海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97年成立中国通商银行   
    ②1900年成立先施百货公司

    ③1920年陈独秀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④1988年建成沪嘉高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2高三上·黄冈期中)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清军的抵抗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国范围的,仅在广州地区、京津地区与侵略者流血鏖战,而在上海、舟山、大连湾、芝罘等地却与英法联军猫鼠同床,和平共处。”这反映了(   )
    A . 时局的变化影响其战争政策 B . 洋务派奉行“师夷长技以自强” C . 脱离民众导致对外战争失败 D . 东南、京津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 11. 罗马法规定,如果邻人土地上排放烟雾超过所允许的限度,受害人可以对邻人提起诉讼,禁止其排放;邻人则可以请求确认存在进行排放的权利,但受害人也可以提出诉讼要求确认不存在这一排放权利。这表明罗马法(    )
    A .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B . 致力于环境的保护 C .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 . 重视促进经济发展
  • 12. (2022·成都模拟)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政治具有(    )
    A . 权力制约原则 B . 议会至上原则 C . 主权在民原则 D . 公平公正原则
  • 13. (2022高二上·广安期中) 1864年,美国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国务卿西沃德要求外交官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外交任务。为了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来美国工作,一些企业还组团赴欧洲招聘。这主要是源于美国(    )
    A .   内战陷入胶着状态 B . 西进运动受到阻滞 C . 工业革命进程加速 D . 急于取代欧洲优势
  • 14. 冷战时期,世界的发展模式有“苏联模式”和“美国及西方模式”。如今,既有“中国模式”,也有“俄罗斯模式”“印度模式”“巴西模式”和“南非模式”等。这反映出(    )
    A . 国际局势长期稳定 B . 发展中国家主导世界 C .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D . 经济全球化出现逆转
  •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阶段。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国(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 市场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C .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日益明确 D . 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 16. (2022·全国甲卷) 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 . 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 . 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 . 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 .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 17. (2022高一上·西安期中)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 . 疆域拓展 B . 民户管理 C . 文化认同 D . 政权认同
  • 18. 如表展示了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    )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1913

    15%

    11%

    13%

    8%

    4%

    A . 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呈下降趋势 B . 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日趋平衡 C . 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D .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 19. “11月3日,莫斯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欧洲部分的工业城市,布尔什维克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政权,且速度相当快。1917年10月到1918年2月,布尔什维克凯歌行进,在84个省市中只15个遇到武装抵抗。”上述材料表明(    )
    A . 沙皇政府的残余势力已不堪一击 B . 十月革命以和平手段取得了胜利 C .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人民拥护 D . 一战导致俄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 20. 1870年9月马克思说,法国工人应该“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1871年4月12日他称赞巴黎工人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由此可知( )
    A .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态度前后矛盾 B . 当时法国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条件 C . 马克思为巴黎公社提供了理论指导 D . 巴黎公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21. (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2.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 . 人们的审美观念 B . 经济发展水平 C . 集体劳作的形式 D . 传统文化习俗
  • 23. (2022·山东)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
    A . 农耕技术的推广 B . 商业交往的便利  C . 军事战争的需要 D . 礼乐制度的重建
  • 24. (2022·广东)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 . 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 . 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 . 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 .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 25. (2022高三上·潮南月考) 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    )
    A . 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B . 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 .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 D . 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中国古代商业十分发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市镇是商业与手工业中心,是人流与物流的集散地。它不像县城和府城那样带着某种僵化、凝固的惰性;相反,它是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的。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它是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心地,不像乡村那样带着封闭性。

    ——选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

    ——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市镇发展的特点及繁荣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每个国家的发展。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二: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会议”。

    ——资中筠《美国十讲》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与美国的政治创举,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与美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玉米的首次确切记载是在1555年,出自河南;最初应该在中国其他地区引种。在那之前,玉米可能是以适合各种谷物的通用名而被断断续续地引用。玉米肯定是经海路而来,同时也可能取陆路从云南入境。在前哥伦布时代,玉米在中国并不为人所知,但欧洲人一到远东,无疑就被引进了;葡萄牙人发现,玉米在热带条件下比其他任何农作物都长得更好,所以他们到处种植,而且经常当其刚刚首航到某地区时就这样做。由于产量高,甚至在丘陵和贫瘠土壤中也易于生长,玉米迅速地传播开来。

    ——【美】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

    材料二:贡德弗兰克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但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玉米传入中国的三条主要途径并简述玉米传入中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关于当时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 29. (2022·湖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