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鲁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生活中的...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长丰月考) 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这位科学家是(   )
    A . 伽利略 B . 哥白尼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 2. (2021八下·秦都月考) 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镜的焦距较长 B .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 . 目镜的焦距较短 D .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 3. (2020八上·乌苏期末) 下列光学仪器或日常用品中,能够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的是(   )
    A . 潜望镜 B . 老花镜 C . 显微镜 D . 望远镜
  • 4. (2019八下·兰州月考)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 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
  • 5. (2019八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台显微镜 C .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 6. (2021八上·龙华期末)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B . 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 . 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 . 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 7. (2020八上·北流期末) 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8. (2021八下·城固期末) 显微镜里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 . 平面镜 B . 放大镜 C . 投影仪镜头 D . 照相机镜头
  • 9. (2021八下·黑山月考) “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 10. (2020八上·城阳期末) 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照相机照相时,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 . 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和放大镜是一致的 D . 显微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 11. (2020八上·深圳期末) 小芬利用复式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球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何者正确(   )

    A .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 .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 . 若玻片往右移,甲的影像会往右移而乙的影像则往左移 D . 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 12. (2021八上·枝江期末) 有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关于它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C . 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 D . 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虚像
  • 13. (2020八上·丰南期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关于望远镜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当于放大镜 B .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照相机 C . 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D . 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 14. (2019八上·青山期末) 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5. (2018八上·含山期末) 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 .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物镜甲比物镜乙视野暗 C . 若不改变目镜,则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短 D . 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
  • 16. (2020八上·陇县期末) 小明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他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上。望远镜中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17. (2020八上·宜昌期末) 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成(填“实”或“虚”)像。

  • 18. (2019八上·景县月考) 如图甲,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目镜相当于一个;如图乙,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9. (2021八上·本溪期末) 如图所示为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授课情景,“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往水膜里注水就得到了一个水球,接着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神奇的景象出现了:透过水球和气泡能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就好像“套娃”一样!此时大水球中出现了王亚平倒立缩小的像,该像的成像原理跟(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填“物”或“目”)镜成像原理相同;气泡中却显示出王亚平正立缩小的像,这是因为带气泡的水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 20. (2021八上·浈江期末)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镜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 (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 21. (2020八上·铜官期末)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 22. (2020·南谯模拟) 如图为某显微镜内部部分光路图,F为焦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目镜是透镜(选填“凹”或“凸” )。

三、实验探究题
  • 23. (2022·潮阳模拟)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显微镜成像原理,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表示)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如图,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图中已出细小物体AB在物镜中所成像A′B′的光路图,以及A′B′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

    1. (1) 与A′B′对比,目镜L2所成的像是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实像”或“虚像”);
    2. (2) 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是一致的(选填序号);
      A . 放大镜 B . 照相机 C . 幻灯机
    3.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 大光圈 B . 平面镜 C . 凹面镜
    4. (4) 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选填“b”、“P”、“q”或“d”)。
  • 24. (2021·南海模拟) 如图所示是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它的工作原理的实验。

    1. (1) 如图甲,在白屏上画一个箭头,放在透明磁带盒的下方,在磁带盒上表面上滴一滴水,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镜;

      ①透过这个小水滴,若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则该箭头是(选填“实”或“虚”)像;

      ②在不调整水滴与箭头距离的情况下,把水滴变厚,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则该箭头是(选填“实”或“虚”)像,此时如果磁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2. (2) 如图乙:制作一个显微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镜(选填“物”或“目”),图中凸透镜的作用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作用类似。
四、科普阅读题
  • 25. (2020·门头沟模拟) 通过以下材料的阅读完成问题

    电子显微镜下的冠状病毒

    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强了人们的卫生意识,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与自然分的关系,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祖国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抗击疫情的重大决心!

    这类病毒由于表面的突起部分像国王头上的王冠,因而得名为冠状病毒。同学们也许会奇怪,病毒的整体尺寸一般在30-80nm之间(1m=109nm),视力极佳的人最多不过能分辨0.1mm尺寸的物体,人们是怎么知道病毒表面有“王冠”的呢?

    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病毒的,这时就要用到电子显微镜了。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反射式电子显微镜和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等。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观察那些用普通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物质结构,因而观察病毒通常使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因电子束穿透样品后,再用电子透镜成像放大而得名。它的光路与光学显微镜相仿,可以直接获得一个样本的投影。通过改变物镜的透镜系统人们可以直接放大物镜的焦点的像。由此人们可以获得电子衍射像。使用这个像可以分析样本的晶体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人们终于可以看到病毒的真面貌了,如图所示。但要说明的是,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绝大部分对人体是无害的,所以在电子显微镜会看到很多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到底哪个使人生病的呢?这是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下才找到这个元凶的。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题目

    1. (1) 电子显微镜有、和反射式电子显微镜和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等;
    2. (2) 要使病毒生成尺寸在1cm左右的像,使人们看清它,电子显微镜要把病毒大概放大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