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综...

更新时间:2021-10-31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的有关数据估测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为160dm B . 质量约为500kg C . 体温约为20℃ D . 手掌宽约为10cm
  • 2. (2018八上·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 .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 .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 . 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 3. (2017·东营) 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增大声音的响度 C .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4. (2019八上·昌图期中)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 .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 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 .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 . 无法确定
  • 5. (2019八上·马山期中)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 6. (2018八上·蚌埠期末)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 . 5 cm B . 10 cm C . 20 cm D . 30 cm
  • 7. 小聪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B . 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 . 通常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 冬天热水冒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 8. 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 远视眼,凸透镜 B . 远视眼,凹透镜 C . 近视眼,凸透镜 D . 近视眼,凹透镜
  • 9. (2018·扬州) 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 B .      C . D .
  • 10. (2016八上·回民期中) 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 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 . 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 . 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
  • 11.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 . 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 .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 . 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 .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 , 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 12.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则它辐射出的红外线也会增强 B . 为了促进骨骼的生长,人体需要照射过量的紫外线 C . 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遥控器利用红外线遥控 D . 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常用紫外线来灭菌
  • 13. (2018八下·工业园期末)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 . 密度小 B . 体积小 C . 硬度小 D . 弹性小
  • 14. (2017·连云港)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 纯水 B . 酱油 C . 酒精 D . 植物油
  • 15. (2018·常州)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 .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二、填空题
  • 16. 如图甲物体的长度是cm;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17. 2020年11月24日湖北多地迎来了今年的首场降雪。降雪后会造成路面结冰,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市政部门在路面上抛洒了融雪剂,如图所示,融雪剂能(选填“降低”或“提高”)雪的熔点,加快雪的熔化。降雪后人们发现天气比降雪时要冷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雪熔化时要(选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的。

  • 18. (2018八上·惠山月考)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 19. 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是 (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 作用。

  • 20. 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成(填“实”或“虚”)像。

  • 21. 寒冷的清晨,小明父亲开车送他上学,途中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以致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明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前窗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1. (1) 前窗玻璃上的雾气出现在玻璃的(选填“内侧”、“外侧”)。后来打开空调,玻璃上雾气消失了,该过程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2. (2) 小明看到街头路口安装有如图所示的反光镜,这种反光镜的实质是(选填“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它的作用是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所示。

    1. (1)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填字母序号)点的位置;
    2. (2) 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4.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向右调平衡螺母 B .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 向右移动游码
    3. (3) 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kg/m3
    4. (4) 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25. 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1. (1) 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2. (2) 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他们的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有关;
    4. (4)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五、计算题
  • 26. 钓鱼岛(如图)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我国某海监船从福州附近的海域出发,到钓鱼岛附近执行常态化监视任务,假设正常到达目的地共用14h,速度为27km/h.试计算:

    1. (1) 海监船的速度合多少米每秒?
    2. (2) 海监船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多少千米?
    3. (3) 若海监船在途中因故停留了1小时,其他条件不变,则海监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公里每小时?
  • 27. 小明和爸爸在某工艺品商店看到一件金牛雕像,店主说工艺品由金和铜两种金属体积各占一半混合而成。爸爸很喜欢这件工艺品,但又不知道店主的话是真是假。小明想到了学过的密度知识,征得店主同意后,他测出了这只金牛雕像的质量为624g,体积为52cm3

    (ρ=19.3×103kg/m3 , ρ=8.9×103kg/m3

    1. (1) 请你计算这只金牛雕像的密度。
    2. (2) 若这只金牛雕像由金和铜体积各占一半混制而成,则它的密度应该是多少?请你通过计算来判断店主说的话是否可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