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四县市(陆川县、博白县、容县、北流市)2020-2...

更新时间:2021-11-03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 米(m) B . 千米(km) C . 米/秒(m/s) D . 厘米(cm)
  • 2.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 . 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C .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D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真空也能传声 B . 发声体只能是固体 C . 发声体只能是液体 D . 发声的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 4. (2020八上·东丽期中)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图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 B .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 .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D . 纺织工人在车间戴耳罩
  • 5.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的示数是8℃ B . 它的分度值是1℃ C .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6.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湿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 . 液化放热 B . 汽化吸热 C . 凝固放热 D . 升华吸热
  • 7. (2019八上·马山期中) 如下图所示,表示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地面上的“倩影”,其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直线传播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 9.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 m,则图中“?”(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 . 5 m B . 2.7 m C . 2.5 m D . 2.3 m
  • 10. 如图所示,暑假,飞飞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飞想要叉到鱼,应叉向看到鱼的上方 B . 飞飞想要叉到鱼,应叉向看到鱼的下方 C . 飞飞想要叉到鱼,应叉向看到鱼的位置 D . 飞飞看到的鱼,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 11. (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 如图所示,把一只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光斑不可能在透镜的焦点上 B . 此类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 此类透镜可用做放大镜使用 D . 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 12.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
    A . 放大镜 B . 潜望镜 C . 照相机 D . 幻灯机
  • 13. 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14.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比乙快 B . 这40 s内乙做变速运动 C . 甲、乙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 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 15. 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8.9×103

    水银

    13.6×103

    11.3×103

    A .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 .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 水的密度为1.0×103 kg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二、填空题
  • 16.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宇航员将质量为5 kg的装备带回地球后,该装备的质量应5 k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选填“内”或“外”)表面。
  • 18. 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延童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就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 19. (2020·盐湖模拟) 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20. 雨后初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看到地上发亮处是(选填“水”或“地面”),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进行解释,这是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21. 这是我校上周升旗仪式时的情景。通过两张照片的对比,请你分析一下,从第一张照片到第二张照片,照相机的物距应该(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镜头(选填“前伸”或“后缩”)。

三、作图题
  • 22.      
    1. (1)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 (2) 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 23.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蜡烛A作为成像物体。

    1. (1) 该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的目的是
    2. (2) 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A和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 (3)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所在的一侧观察。
    4. (4) 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则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如下是“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

    1. (1) 实验原理公式:ρ =
    2. (2) 某同学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液体的体积为30 cm3。他接着测量液体的质量:测量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移动游码到标尺的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3. (3) 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g/cm3。上述这种测量方法会使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 25.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10 cm。

    1. (1) 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2. (2) 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 (3)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若将蜡烛逐渐向右移,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 (4) 将蜡烛、光屏重新移回到如图的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5. (5) 现将一正立的字母“ ”放在透镜左侧,通过改变字母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可以看到的像有图中的______。
      A . B . C . D .
五、计算题
  • 26. 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如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79 kg,求:(钢的密度ρ=7.9×103 kg/m3 , 铝锂合金的密度ρ合金=2.4×103 kg/m3

    1. (1) 钢制零件的体积;
    2. (2) 当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零件的形状、大小未发生变化),该零件的质量;
    3. (3) 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已知某块“全碳气凝胶”体积为1×10-5 m3 , 质量为1.6×10-6 kg,求该材料的密度ρ。
  • 27. 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甲所示。疫情期间,一辆运输物资的货车开往武汉,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甲所示标志,求:

    1. (1) 按标志牌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武汉需要的时间;
    2. (2) 若以汽车仪表盘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1.5h,通过的路程;
    3. (3) 该车在某路段匀速行驶,在其前方有一固定的测速仪,当距测速仪365m 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超声波信号,2s后接收到该车返回的信号。若此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 28. 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的m—V图象,求:

    1. (1) 甲物质的密度;
    2. (2) 当乙物质的体积为3cm3 时,它的质量;
    3. (3) 如果甲、乙物质的体积均为2.5cm3 , 它们的质量之比;
    4. (4) 用乙物质制成一个质量为90g、体积为0.12dm3的小球,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为空心,请求出空心体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