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15:声音的三要素

更新时间:2024-03-31 浏览次数:15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19·随州) “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B . 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 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 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噪声
  • 2. (2020·绵阳) 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 .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 . 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 . 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 3. (2020八上·英德期中) 抵抗“新冠病毒”肆虐的战疫中,小小的口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会有所不便,你会感觉听起来有些费劲,主要是这时对方(   )
    A . 音调变低 B . 音色变差 C . 响度变小 D . 发声困难
  • 4. (2023八上·湘潭期末)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 5. (2022九下·揭西月考) 下列所给的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6. (2023九下·阳春月考) 如图,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子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音调逐渐降低 B . 吹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水振动产生的 C . 从左向右用筷子用相同力度依次敲击瓶子,音调逐渐降低 D . 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响度逐渐降低
  • 7. (2023八上·凤阳月考)  如图所示,这是某些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对波形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不同 B . 乙、丙的响度和音调均不同 C . 甲、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 . 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 8. (2023八上·凤阳月考)  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如图所示。吹奏时,左边竹管比右边竹管发出声音的( )

    A . 音调低 B . 响度小 C . 音调高 D . 响度大
  • 9. (2024八上·阿图什期末) 如图所示,导航设置中有“我的语音陪伴”选项,用户可从中选择喜欢的公众人物作为导航播报员。这是利用软件模拟了这些人物发声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10. (2024八上·番禺期末)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 . 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 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 11. (2024八上·番禺期末) 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B . 丙、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 . 甲、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 乙、丙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 12. (2024八上·增城期末) 如图,甲鼓发声音调比乙鼓高,甲、乙相比,甲鼓皮(    )

    A . 振动的频率一定较低 B . 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大 C . 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小 D . 每秒振动的次数一定较大
  • 13. (2024八上·潮南期末) 乐理中,音名、唱名、频率的关系如表格所示,则(  )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A . 相比D音,发G音时,音调更低 B . 唱名为Mi的音,每分钟振动320次 C . 音名为B的音,频率最高,响度最大 D . 相比C音,发A音时,声源每秒振动次数更多
  • 14. (2024九上·岳阳期末) 如图所示,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 . 水和瓶子振动,水的高度 B . 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 . 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 .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 15. (2024八上·黄冈期末) 小雨用一款手机上的声音测试软件测试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数据,她先后用钢琴、吉他和笛子分别奏出不同的声音,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关于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乐器

    钢琴

    吉他

    笛子

    数据A

    523Hz

    1046Hz

    523Hz

    数据B

    60dB

    52dB

    52dB

    A . 吉他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 B . 吉他和笛子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 钢琴和笛子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D . 吉他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 16. (2024八上·恩施期末)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了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歌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 女高音的音调高 C . 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频率 D . 男低音的响度小
  • 17. (2024·宜昌模拟) 图中的数据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由图可知( )

    A .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B . 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比大象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C . 人可以通过音调或音色来区分小猫和大象发出的声音 D . 小猫听不到大象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大象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二、填空题
  • 18. (2023八上·昆山月考) 勤劳的蜜蜂飞出去采蜜时翅膀每秒振动为440次,但它们满载而归的时候,翅膀每分钟振动1.8×104次,则蜜蜂采蜜归来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Hz,它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音调(选填“高”“低”),有丰富经验的养蜂人据此判断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 19. (2023八上·凤阳月考)  “石磬”是我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被称为“古乐之祖”,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的古朴 典雅的乐曲声是由石磬 产生的。如图所示,用同样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石磬,所产生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 20. (2023八上·凤阳月考)  早晨,书声琅琅响彻走廊,读书声通过传播向四面八方,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出是谁的读书声。
  • 21. (2024八上·揭阳期末) 两个女高音在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是因为声音的不同;观众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2. (2024九上·麒麟期末) 乐音的三要素是 、 、 发声体 越大,音调也越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 也越大.
  • 23. (2024八上·嵩明期末)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蚊子飞行时,我们能够听到它煽动翅膀的“嗡嗡”声,这是由于手臂摆动的频率低于 Hz。
  • 24. (2024八上·黄冈期末) 2023年10月17日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演出亮相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由中央民族乐团、湖北编钟国乐团联袂呈现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了此次文艺演出的大幕。如图,现场的演奏声是通过传到听众耳朵中的;演奏者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声的不同;听众能分辨编钟和编磬[qìng]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古老厚重的编钟、编磬之声,与中国民族管弦交响和鸣,增大了声音的。(后三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5. (2024八上·恩施期末)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的声音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场外观众能根据听到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小男孩是用小号演奏的。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7. (2024八上·百色期末) 小明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自己进行了一些探究:

    1. (1) 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选填“乒乓球”或“音叉”)振动产生的;此实验用到了(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 (2) 多次敲击不同音叉,用同一示波器分别记录音叉发声波形,如图乙中的A、B、C所示,从波形可以看出,音调最低的是,响度最小的是。(选填“A”、“B”或“C”)
    3. (3) 小明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继续进行探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发现听到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断当瓶内被抽成真空时(选填“仍能”或“不能”)听到微弱的铃声,该实验(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 28. (2023八上·江陵期末)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 (1) 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 (2) 请你据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点、点、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点,最低的是按住点。
  • 29. (2023八上·永修期末) 下列是物理中声现象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 (1) 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2. (2) 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
    3. (3) 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微的声音;他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较大的声音,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4. (4) 如图丁,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同时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探究
五、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