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4-04-01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一个物体的重力大约是0.5N,可能是(  )
    A . 一个鸡蛋 B . 一张课桌 C . 一本物理课本 D . 一把学生用塑料三角尺
  • 2. 对如图四幅图呈现的现象形成的物理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 河道旁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 B . 水杯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光的反射 C . 秧苗被栽得整整齐齐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 . 我们能够看到美丽的花朵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 3. 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 .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B .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 . 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D .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 4. 一代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某一次比赛中,由于飞身扣篮用力过猛,将钢化玻璃的篮板打碎,但他的手腕也同时受伤。这说明(    )
    A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力是有大小的 C . 力是有方向的 D . 力的作用点不同
  • 5. 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像和物都在透镜的两侧 B . 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C . 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 D . 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
  • 6.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 . 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 . 弓将箭射出去 C .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 . 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 7. 对于惯性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物体的惯性与它静止还是运动无关 B . 物体的惯性与它是否受力无关 C . 物体的惯性与它受力大小无关 D . 物体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 8.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为G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大于G B . 当物体静止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G C . 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G D . 无论物体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都等于G
  • 9. 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 鞋底有不同深度的凹槽 B . 机器转动部分之间加注润滑油 C . 搬动大型木箱时,木箱下垫圆的滚木 D .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
  • 10. 如图所示,一块薄钢片,下端固定,出现下列(1)(2)(3)(4)的情形,其中F1=F3=F4>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1)与图(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图(1)与图(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图(3)与图(4),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图(2)与图(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
  • 11.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蚊子飞行时,我们能够听到它煽动翅膀的“嗡嗡”声,这是由于手臂摆动的频率低于 Hz。
  • 12. 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 13. 小明坐在昆明到西双版纳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参照物;他看到动车显示屏上该动车的速度是126km/h时,动车驶进一个隧道,他坐在座位上测出随动车进入隧道到离开隧道用时30s,则隧道的长为m。
  • 14. (2020·黑龙江)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图,远视眼矫正是图。

  • 15. 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篮球 ;如果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那么此后篮球将沿 
  • 16.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在如图1所示的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

    1. (1) 这个现象说明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偏向三棱镜较 (选填“厚”或“薄”)的地方,而且三棱镜对 色光的偏折最小。
    2. (2) 如果按照图2的方法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那么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较小,理由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 19.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 (1) 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 (2) 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可观察到,随着摩擦力逐渐减小。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 ,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作匀速运动的情形。
    3. (3) 在对上述实验现象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改变
  • 20. 在“摩擦力”的科学探究中,小林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三个因素有关,他进行了如图1实验

    1. (1) 实验采用 法进行探究;
    2. (2) 为保证探究的准确性,应沿 方向,以相同 缓慢地拉动水平桌面上的滑块;

      序号

      压力/N

      接触面种类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6

      毛巾

      2.2

      2

      6

      棉布

      1.8

      3

      6

      木板

      0.6

      4

      12

      木板

      1.2

    3. (3) 由实验序号1、2、3,可得到的结论是 
    4. (4) 由实验序号 ,可得到在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填实验序号)
    5. (5) 小林通过实验得出了摩擦力与滑块运动的速度有关。与同学交流时,她再次重复了研究这个因素时的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的错误是 
    6. (6) 经过实验,小明发现实验中要使滑块匀速运动不容易做到,通过分析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只需要拉动滑板,无须保持匀速,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你认为他的办法是 的(填“对”或“不对”),他这样分析的理由是 
  • 21. 物体的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位置变化无关。若要验证质量大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给以证明。已提供的器材是:一块放在烧杯中的冰、一个天平(带砝码)、塑料保鲜薄膜。
    1. (1) 首先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
    2. (2) 然后 ,再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对两次测量的质量进行比较,就可以证物体的质量大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3. (3) 为了防止冰熔化过程中发生蒸发,导致实验不准确,应该 
  • 22. 小明利用烧杯、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

    1. (1) 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使游码的左侧边缘与 重合,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2) 用烧杯装上一定量的待测液体放到天平上后,在右盘添加砝码,如图1所示。当在托盘里放了一个100g和一个10g的砝码后,再加一个5g的砝码后,天平右端下沉。于是和 。正确操作应该是 
    3. (3) 根据图3提供的信息,所测液体的体积为 cm3 , 与该体积对应的质量为 g。
    4. (4)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kg/m3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 23. 如图所示为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重的结果,请问:

    1. (1) 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 (2) 所称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3. (3) 用该测力计能否测量质量为500g物体的重力?(取g=10N/kg)
  • 24. 2010年4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的钢质外壳,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ρ=7.9×103kg/m3 , 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1.1×103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