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禹城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八年...

更新时间:2023-08-04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 1. (2022八下·宝安期末)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B . 把2个鸡蛋举高1m,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100J C . 标准大气压下,大拇指指甲盖承受的压力约为10N D . 大型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可达到120%
  • 2. 如图,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F和F的作用下,以不同速度v1、v2、v3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v3 , 其中图丙的木块上叠放一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1s时,和t=3s时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 2N 6N B . 2N 4N C . 0N 4N D . 0N 0N
  • 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m>m。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且ρ>ρ , 液体无溢出。此时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Δp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A、ΔpB , 则(  )

    A . Δp/ΔpA一定大于Δp/ΔpB B . Δp/ΔpA一定等于Δp/ΔpB C . Δp/ΔpA一定小于Δp/ΔpB D . Δp/ΔpA可能等于Δp/ΔpB
  • 5. 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n。甲按相同比例n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此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F , 压强分别为p、p。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F、p>p B . F>F、p<p C . F=F、p<p D . F<F、p>p
  • 6. 将密度为ρ的均匀圆锥体甲、盛有密度为ρ的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V=V , h=h=h,且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甲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为Δh的部分,乙容器中抽出液体的深度也为Δh,如图所示,甲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Δp、液体对乙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Δ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ρ Δp可能小于Δp B . ρ<ρ Δp一定小于Δp C . ρ>ρ Δp可能小于Δp D . ρ>ρ Δp一定小于Δp
  • 7. 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较与小球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小 B .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 . 盛有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D . 小球A的质量大于小球B的质量
  • 8. (2022八下·深圳期末) 将体积相等的立方体物块A和B分别放入两只盛水的。完全相同的溢水杯中,溢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块静止时水面跟溢水口相平,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A的密度比B的密度大 B . A和B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C . 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 D . 甲.乙两图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 9. 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面,在图示位置挂两个钩码。为使杠杆仍平衡在水平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A点施加向下的拉力能使杠杆平衡 B . 在B点施加向上的拉力能使杠杆平衡 C . 在C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D . 在D点挂1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 10. (2022八下·廉江期末)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 . 做功的功率小 B .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额外功相同 C .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D .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
  • 11. 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ρ<ρ)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适量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 , 并绘制了如图乙(实线)所示的图象。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乙(虚线)所示的图象。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g=10N/kg)

    A . 该物块重为9N B . 该物块密度为0.9×103kg/m3 C . h=5Cm时,物块分别在水中和液体中所受浮力之比3:2 D . h=11Cm时,物块在水中漂浮,在液体中处于沉底状态
  • 12. 现有一根形变不计、长为L的铁条AB和两根横截面积相同、长度分别为LA、LB的铝条A、B,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LA , 如图所示。取下铝条A后,将铝条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铁条AB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为Lx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LA<LB<L,则LA<Lx<  成立 B . 若LA<LB<L,则Lx>  成立 C . 若LB<LA ,   <Lx<LA成立 D . 若LB<LA , 则Lx<  成立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7分)
  • 13. 中国队获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金牌。比赛交接棒时,“交棒”运动员用力推“接棒”运动员,“接棒”运动员便加速前进,这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以看台为参照物,正在冲刺的运动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其惯性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14. 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003号航母已于近日下水,被命名为“福建舰”(如图)。该舰排水量(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8万吨,开创了常规动力航母使用电磁弹射器的先河。该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是  N,它从长江口进入到东海,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排水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将  (选填“上浮一些”、“位置不变”或“下沉一些”)(g=10N/kg)。
  • 15. 在长为20Cm均匀细木棱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 F(选填“>”、“<”或“=“),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p(选填“>”、“<”或“=”)。若其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0Cm,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3Cm,当乙液体为水时,ρ= kg/m3

  • 16.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现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未与容器底和壁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 如图甲所示;将木块B(B外包有一层体积和质量均不计的防水膜)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然后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使木块B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9:10,则木块B的密度为  kg/m3 , 金属块A的体积为VA= (请用字母F1、F2、g、ρ表示)。

  • 17. (2021九上·相城期中)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在O点,现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最远运动到B点。则小球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为,长度AOOB(>/=/<)。

  • 18. (2017·嘉定模拟)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当用力F1匀速提升物体A时,力F1牛;若物体B在10秒内匀速上升5米,力F2所做的功为焦,其功率为瓦.

三、作图题(共3题,每题2分,共6分)
  • 19. (2019·鄂州)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水平力F推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甲图上画出t=2s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并标明力的大小(O点为箱子的重心)。

  • 20. 图甲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苏翊明沿斜坡滑雪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人正向下滑时的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 21. (2022·宝安模拟) 如图所示,台阶上的长木板ABC上放着一个重物,木板自重忽略不计。请在图中画出能将重物撬动的最小的力F和力臂l。

四、实验题(共3题,每空1分,共20分)
  • 22. (2018八下·海安期中) 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 (1) 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C”或“D”)
    2. (2) 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在A 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3. (3) 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 (填“运动”或“静止”)
    4. (4) 分析实验数据,若,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 23. 小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 (1)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 (2) 由此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所测得的浮力表达式为F= 。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 ,则可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 (3) 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 (4) 利用以上数据还可以求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表示)。
    5. (5) 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乙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它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 24. 体育课上,小明在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力多次将足球踢出,发现足球斜向上飞出的角度越大,球运动得越高,但并不能运动得越远。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足球所做的运动叫做斜抛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足球起始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叫做抛射角,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射程,射程与抛出速度和抛射角的大小有关。若物体的动能大小EK mv2 , 重力势能大小Ep=mgh,不计空气阻力,g=10N/kg,则:
    1. (1) 若将质量为0.4kg足球从地面踢出时,具有的动能是120J,踢出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5m,则足球在最高点时具有的动能是  ;
    2. (2) 若足球的射程x与抛出速度、抛射角θ之间满足公式x=  ,当足球以20m/s的速度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被踢出,足球的射程是  ;

    3. (3) 足球运动的速度v可以分解成水平速度vx和竖直速度vy , 三者可构成如图所示的矩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水平速度保持不变,竖直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若足球在地面以10  m/s的速度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被踢出,当足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角时,此时足球距地面的高度是  m。(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
  • 25. 如图,用小球和木块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动能大小。
    2. (2) 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____ (填序号)
      A . 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 . 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 . 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的动能
    3. (3) 比较图A、B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4. (4) 小赵在实验时,先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下滑,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S1 , 接着他立即让同一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下滑,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S2 , 如图所示,则S1 S2(大于/小于/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从能量角度解释)。
五、计算题(共3题,26题6分,27题7分,28题8分;共20分)
  • 26.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均为G,甲的边长A为3h,乙的边长B为2h。求:

    1. (1) 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
    2. (2) 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ρ
    3. (3) 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和p′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h。
  • 27. 小敏利用轻质杠杆、刻度尺、金属块甲、小石块乙、圆柱形塑料容器、细线和适量的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是小敏的实验步骤:将金属块甲和小石块乙用细绳分别悬挂在杠杆A和D端,用细线做好的绳套系住杠杆某处后,移动绳套到O点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AO间的距离为20Cm;将小石块乙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塑料容器相接触,金属块甲移至B点,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为8Cm。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请利用已知条件帮助小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28. (2022八下·房山期末)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提起重为700N的物体,在物体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做功800J。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动滑轮重G
    2. (2) 工人站在地面上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质量物体的过程中,此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