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08-24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B . 把2个鸡蛋举高1m,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100J C . 标准大气压下,大拇指指甲盖承受的压力约为10N D . 大型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可达到120%
  • 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穿旱冰鞋推墙,人会向后运动,说明墙受到的推力小于人受到的推力 B . 乙图: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丙图:体操运动员比赛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D . 丁图:小球没有随弹出的金属片飞出,因为小球不具有惯性
  • 3. 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活实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B . 乙图:大坝被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水对坝体侧面的压强随水的深度增大 C . 丙图:高原边防哨所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D . 丁图: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等候,是因为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 4. 如图,小明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参加立定跳远项目,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最高点时小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 在最高点时小明的动能最大 C . 小明上升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小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 5. 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开的过程中,手施加的动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6. 如图所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B .  悬浮在水中的鱼 C .  随传送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箱子 D .  静置在斜面上的杯子对斜面的压力
二、多选题
  • 7.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装置由小球、木块、斜面和水平木板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属于控制变量法 B . 甲和丙中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让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C . 比较甲和乙,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D . 实验装置中,若水平面光滑,则无法完成本实验
  • 8. 如图所示,已知GM<GN , 现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着物体M、N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M、N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f1=f2
  • 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里面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 .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C . 甲、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样大 D . 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样大
  • 10. 如图所示,木块在恒定不变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拉力F所做的功与时间的关系 B . 木块的动能与时间的关系 C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 木块的机械能与时间的关系
三、作图题
四、填空题
  • 13. (2021八下·宁津期末) 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 , 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则F1F2 , p1p2(两空选填“>”“<”或“=”);若F2=1N,笔尖的面积为1×10-6m2 , 则p2=Pa。

  • 14. 如图甲所示,此时大气压强等于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受此实验的启发,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乙所示,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这表明瓶外的大气压在 (选填“变大”或“变小”)。

五、实验题
  • 15. (2021九上·宜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 (1)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中可知拉力大小为N,该轮滑组的机械效率为;    
    2. (2) 取下2个钩码,重做此实验,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 16.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中间是小木块)。

    1. (1)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将两个50g的砝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相同的小盘内,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5g的砝码,发现木块仍然静止,其原因是是木块受 影响;
    2. (2) 小红用图乙中所示的小车替换木块进行实验,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后松手,发现小车会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小车才能平衡;
    3. (3) 接着,小刚用图丙中所示的轻质硬纸板替换木块进行实验,你认为 的方案最好,原因是 
    4. (4) 利用图丁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5. (5) 若将图乙的小车换成如图戊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左右两侧各悬挂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 17.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 (1)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最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
    2. (2) 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的浮力F,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若它们相等,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两空均用测力计示数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3. (3) 在实验过程中,若 ,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____(填字母)了;
      A . 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 . 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调零 C . 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4. (4) 另一实验小组设计了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G上,缓慢调高升降台,且容器不与重物接触时,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E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E示数的变化量 F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 。
六、计算题
  • 18. 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海军公开发布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深蓝!深蓝!》。中国第三艘航母指日可待,其排水量可能会超过我国现役的两艘航母。假设新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为1×108kg。海水的密度取1.03×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满载时,该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 (2) 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10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 (3) 某舰载机的质量为15t,当其从航母甲板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少多少?
  • 19. 如图所示,小明家在装修,为了帮爸爸把木箱搬到1m高的卡车车厢里。小明先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再用推力F=500N把120kg的箱子沿斜面匀速推到车厢上,用时10s,g取10N/kg。求:

    1. (1) 小明所做的有用功;
    2. (2) 斜面的机械效率;
    3. (3)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七、综合题
  • 20. 如图所示,在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项对抗性实验,甲、乙两人站在平衡板上。滑轮组将平衡板提升至一定高度后。两人在平衡板上挪动,并保持平衡板平衡。若甲的质量为55kg,乙的质量为45kg。平衡板质量为900kg,且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点O。请回答:

    1. (1) 当平衡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甲双脚站在平衡板上,当他抬起一只脚,甲对平衡板的压强,压力,此过程中,平衡板对地面的压力(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B位置时,滑轮组将平衡板匀速提升至离地面5m的高度处,提升过程中平衡板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甲所受到的重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点到O点的距离B点到O点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B位置时,平衡板在空中处于水平平衡。甲、乙两人从图中位置同时向平衡板左、右两侧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缓慢挪动至C、D竖直站立时,平衡板也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则两人挪动的距离ACB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的依据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