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化学中考真题汇编: 离子共存与物质鉴别(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2-08-10 浏览次数:5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多选题
  • 1. (2022·绥化)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

    提纯含有少量KNO3的NaCl固体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2·泰州)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C

    测定柠檬汁的pH

    取样,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对照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2·天津市) 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aCl2

    H2SO4

    Zn

    H2

    B

    H2SO4

    CuO

    C

    CO

    C

    BaCO3

    HCl

    Mg

    MgO

    D

    Zn

    H2SO4

    Cu(OH)2

    K2CO3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选择填充题
  • 4. (2022·江西)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三、综合题
  • 5. (2022·包头)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二维图”。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A、B、D、E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单质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
    2. (2) B、D可相互转化,B和(填化学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D。
    3. (3) 科学家将D进行转化实现资源化利用,其中一种方法是: , X的化学式为
    4. (4) D、E可相互转化,若E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写出D→E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6. (2022·眉山) 家中厨房是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化学知识。
    1. (1)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通常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 (3) 厨房里有两个装有白色固体的调料瓶,分别是精盐NaCl和面碱Na2CO3。将它们区分开的方法是
    4. (4) 某《食物成分表》显示一些食物的能量值如下,其中能量最低的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

      食物

      菠菜

      稻类

      牛奶

      豆油

      能量(单位:kJ/100g)

      100

      1435

      226

      3761

  • 7. (2022·本溪) 化学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物质的鉴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1. (1) 活动一:气体物质的鉴别

      【活动目的】鉴别空气与氧气

      【操作及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两种气体中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

      该气体为氧气

      木条无明显变化

      该气体为空气

    2. (2) 活动二:固体物质的鉴别

      【活动目的】鉴别氢氧化钠与氯化钠

      【操作与结论】分别取少量固体于两个表面皿上,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观察到其中一种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该固体为,而表面无明显变化的为另一种固体。

    3. (3) 【交流与讨论】经讨论后,小组同学认为只用水也可以鉴别两种物质,依据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4. (4) 活动三:液体物质的鉴别

      【活动目的】鉴别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操作】将两种溶液编号为甲溶液、乙溶液,并分别取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甲溶液为,乙溶液为另一种溶液。

      乙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拓展延伸】下列物质还可以鉴别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的是(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氧化铜                    C.铜

      活动感悟:在进行物质鉴别时,首先要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必须产生,最后才能达到物质鉴别的目的。

  • 8. (2022·眉山)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废物再利用,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已知物质A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固体甲的成分有(用化学式表示)
    3. (3) 完成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
    4. (4) 操作I、Ⅱ、Ⅲ均进行的操作名称为,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任写一种)
  • 9. (2022·黄冈·孝感·咸宁) 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请依据H、C、O、Na、Cl、Fe等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科学家____(填字母序号)利用上述总分元素组成的物质和氨气制得了纯碱。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A . 侯德榜 B . 张青莲 C . 屠呦呦
    2. (2) 写出厨房常用调味品的化学式。(任写一种)
    3. (3) 热水瓶胆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 可以用来洗涤(任写一种)。
    4. (4)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目前,我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请写出工业炼铁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甲、乙、丙、丁是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不同类别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甲为氧化物,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 . 乙一定是酸 C . 丁可能是碳酸钠 D . 甲→丁发生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 10. (2022·苏州) 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某实验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进行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NO3-

    Cl-

    CO32-

    Ag

    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1. (1) 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

      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相比较。

      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填离子符号)。

    2. (2) 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

      准确称取2.000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 ,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写出计算过程)

      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碳酸钠质量分数

      ≥99.2%

      ≥98.8%

      ≥98.0%

      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

四、推断题
  • 11. (2022·宿迁) 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黑色的氧化物,B、C、D均为单质,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F的水溶液在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1. (1) A物质的化学式为,E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填离子符号)。
    2. (2) 列举D物质的一条用途
    3. (3)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12. (2022·聊城)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有机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均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如“雪花”图案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稀盐酸,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D,且能与E发生中和反应,F是苏打的主要成分。

    1. (1) D的化学式为
    2. (2) 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 (3) C属于上述物质类别中的
    4. (4) E→H2O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
  • 13. (2022·邵阳)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帮助消化;B、C、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D、E为氧化物,F为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A的化学式是
    2. (2) 物质F的用途是(任写一种即可);
    3. (3) 若物质D为红棕色固体,请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2022·铁岭)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含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D、E均为氧化物。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 (1) C的化学式可能是
    2. (2) 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写出D的一种用途
    4. (4) E→D的反应类型(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 15. (2022·营口) 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最常用的溶剂,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和G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

    1. (1) 物质G的化学式是
    2. (2) A→E的过程中会(“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物质D所属类别是
    4. (4) 写出F→B的化学方程式
  • 16. (2022·河北) 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固态的F俗称为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D的一种用途是
  • 17. (2022·贺州)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Zn、HCl、KOH、CuSO4和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Zn“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 (2) 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 (3) 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写一种即可)。
  • 18. (2022·牡丹江) A-H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E 分别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B、C 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 是黑色固体,B 的溶液为蓝色,可与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E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G 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图中“—”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 (1) C 的化学式;H 的固体俗称为,H 的用途(举一个);
    2. (2)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 (3) 汽水中存在反应③,汽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 19. (2022·泰州)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和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B可以产生温室效应,C为一种红棕色固体,C能与A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B和金属单质D,E和F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G的稀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且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的稀溶液能与C反应生成F和H。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B的化学式为,G溶液中的阳离子符号为
    2. (2) E在C的催化作用下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向盛有足量G的稀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C,实验现象为
    4. (4) 物质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和F,则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经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且每个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10,推测X的化学式可能有
  • 20. (2022·包头) 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固体A的化学式为
    2. (2) 操作I的名称是
    3. (3) 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4. (4) 综合分析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5. (5) 为验证该脱氧剂中还未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 21. (2022·绥化) 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实验室常用C和E反应来制取氢气,F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A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足量的C与D反应的现象是
    3. (3) E与F的溶液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22. (2022·龙东地区) 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D是温室气体之一,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 (1) F物质的俗称是,B物质分类属于。(填“酸”或“碱”或“盐”)
    2. (2) A生成C的反应中能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 (3) 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 23. (2022·恩施)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黑色粉末,C为紫红色固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1) 若常温下B、D均为气体,则B是(填化学式)。
    2. (2) 若常温下B为固体,D为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 24. (2022·北部湾) A~E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Ca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B、C、D、E物质类别不同,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物质呈固态时叫做,B的化学式是
    2. (2) C的物质类别是
    3. (3) 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上图发生的所有反应,一定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5. (2022·齐齐哈尔) 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2. (2) 写出F→E反应的实验现象
    3. (3) C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 (4) 若F→A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 (2022·黔东南)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绿色粉末状固体,B、J、G为黑色固体,H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I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化学式
    2. (2) 写出反应③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④

  • 27. (2022·江汉) A、B、C、D、E、F、G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固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物质G的用途除了作建筑材料外,还可以用作
    3.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
  • 28. (2022·郴州)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它作干燥剂,B俗称火碱,C是黑色固体粉末,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对应实验现象如下:

    反应1:A+B→E+G,无明显现象;

    反应2:A+C→D+E,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反应3:B+D→G+F,溶液蓝色消失,生成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化学式:
    2. (2) 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把固态的E和液态的E混合得到的物质(填“是”或“不是”)纯净物,请列举E的一种用途
  • 29. (2022·十堰)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由两种元素组成。A和B反应生成C和D(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请按要求作答:

    1. (1) 若A和C为单质,B和D为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若A、B、C、D为同一类别的物质(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下同)。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A、B、C、D均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4. (4) 若A、B、C为同一类别的物质,D与它们不同类别。则C的化学式是
  • 30. (2022·晋中) 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一”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1. (1) 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 (2) 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 (2022·山西) 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1. (1) 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 (2) 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
  • 32. (2022·长沙) 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 (1) 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2. (2) 请写出E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 (2022·武威) 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A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B→A是工业制取A的主要反应原理。

    1. (1) 写出工业上由B制得A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A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
    3. (3) 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C与氯气(Cl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 (2022·自贡) 今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C是氧化物,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E、F依次是酸、碱、盐,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E俗称熟石灰,F的溶液呈蓝色(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请写出你的推断: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D、F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 (3) B、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5. (2022·达州) 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红棕色粉末,C由两种元素组成,D广泛应用于治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C和E反应的实质为
  • 36. (2022·遂宁) 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图中A~C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E、F是气体且A、D组成元素相同,B是红色固体,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1.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2. (2) 请写出物质D的一个用途
    3. (3) 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探究题
  • 37. (2022·绥化) 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活动开放日,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活动:
    1. (1) 【实验活动一】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60克。

      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结果保留整数)

    2. (2) 量取水时,需要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是。(从10mL、50mL量筒中选择)
    3. (3) 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装瓶贴标签。
    4. (4)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实验活动二】

      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且破裂。

      为探究破裂处生石灰变质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燥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瓶中破裂处的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然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烧杯壁无发热现象

      取①中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

      有Ca(OH)2

      取①中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确定所取白色固体的成分。

      ④将②③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一洁净干燥的烧杯中静置,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38. (2022·山西) 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1. (1) 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

      【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

      【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写1种)。

    2. (2) 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

      【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 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

      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写1种)。

    3. (3) 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

      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

      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

    4. (4) 【反思评价】

      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

      【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写1种)。

      【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