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成语及惯用语

更新时间:2022-05-25 浏览次数:7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下·京山月考) 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道德模范济济一堂 , 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B . 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 .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 , 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D .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2. (2022九下·长沙期中) 某同学读完2022年一月份的《特别关注》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特别关注》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每一期新的出刊,读者们_______买来该杂志,为了一睹为快。据说,《特别关注》能让________的人有了精神寄托,不少________的读者在艰难的日子里,阅读、谈论、分享,遇到共鸣处总是会心一笑。

    A . 趋之若鹜    气息奄奄    志同道合 B . 趋之若鹜   百无聊赖     沆瀣一气 C . 争先恐后   百无聊赖    志同道合 D . 争先恐后   气息奄奄    沆瀣一气
  • 3. (2022九下·开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 . 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 .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D .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对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 4. (2022九下·汉川月考)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柔弱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看似微不足道 , 却以顽强的生命为世人所称道。 B . 虽然这道题 难度比较大,但是经过张老师耐心讲解,同学们最终还是大彻大悟了。 C . 在学 校组织的中秋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 D .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 刚进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中考的决胜时刻就已经来临。
  • 5. (2022·重庆模拟)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2022的元宵节比起往年注定更热闹一些,冬奥赛场捷报频传,疫情平复国泰民安。 B . 在冬奥会中,有些选手为了让自己的表现与音乐更为契合 , 会主动参与音乐的改编。 C . “孝亲敬老”志愿者招募令刚刚发出,想要参加的人就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 D . 冰壶混合双人赛第一轮将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打响,中国组合凌智/范苏圆出战,他们身着红衣,神采奕奕
  • 6. (2022九下·大丰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我们工作学习的始终。 B . 很多输液的小朋友血管不好找,技艺精湛的王护士妙手偶得 , 引得大家连连称赞。 C .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自惭形秽 , 充盈的精神生活远比富裕的物质生活要可贵得多。 D . 近日,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校园中各种相互帮助的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 7. (2022九下·长沙月考) 【词语擂台】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不恰当的是(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荣国府的管家媳妇王熙凤,她在协理宁国府时不孚众望 ,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始终应付自如。她精明干练,却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贾府衰落,日见捉襟见肘 , 她以病体勉力支撑,最终因心力交瘁而死去。

    A . 栩栩如生 B . 不负众望 C . 应付自如 D . 捉襟见肘
  • 8. (2022·天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乌市河马泉新区面貌族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拨地而起,鹤立鸡群 , 蔚为壮观。 B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的创意,彰显中国气韵,令人叹为观止 C . 苏翊鸣决赛中的全程动作一气呵成 , 顺畅自如,犹如雄鹰转腾挪,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 D . 作者用写实的手法,重在神情的刻画,把人物双眸中略带焦虑的神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 9. (2022·济宁模拟)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要学会辩证的多角度的评价他人,不能吹毛求疵 , 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式和场合。 B . 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奥妙,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 这篇评论员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 实在大失水准。 D . 宝梵壁画笔力道劲,色彩明艳,所绘画像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 将天上人间融为一体。
  • 10. (2022·黑龙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言而喻了。(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B .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 , 长期观察。(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C .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D . 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茅盾《白杨礼赞》)
  • 11. (2022·习水模拟)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阳春三月,湘江河畔景色迷人,花团锦簇。漫步江边,回想老师上课时旁征博引,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 庆幸自己听课时没有浮光掠影 , 也至于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还能振振有词。

    A . 花团锦簇 B . 信手拈来 C . 浮光掠影 D . 高谈阔论
  • 12. (2022九上·慈溪竞赛)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B .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归为己有。 C . 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 , 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D . 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 , 只注重一句一段的意思,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
  • 13. (2022·枣庄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如果美方继续逆潮流而动,我们必将严阵以待 , 毅然亮剑。 B . 对足球领域屡禁不止的黑哨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统一,莫衷一是 C . 凡事在进行前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最好能瞻前顾后 , 设有备案,以免一有意外就无法补救。 D . 提到鬼斧神工的金字塔,风格独具的狮身人面像,千年不朽的木乃伊,人们就想到古埃及文明。
  • 14. (2022·济宁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发令枪一响,数万名马拉松运动员便忘乎所以地冲了出去,径直向终点——市中心广场奔去。 B . 我们要提高防诈骗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很多是以诈骗为目的的。 C . 百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柏新贤,虽看起来形销骨立 , 却依然精神矍铄。 D . 夺冠而归,中国乒乓球队决心重整旗鼓 , 以高品的斗志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日常训练中,争取在后边的比赛中再创辉煌。
  • 15. (2022·海伦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歌曲的节奏动感十足,旋律扑朔迷离 , 歌词立意深远,获得了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 B . 人们打开朋友圈,晒美食、晒美景,各种晒,忙得美不胜收 , 在不知不觉中花费了大量时间,消耗了大量精力。 C . 在黑龙江伊春市汤旺河景区,有很多晶莹剔透、鬼斧神工的风蚀冰块矗立在冰面上。 D . 人尖着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让自己保持坦荡如砥的胸怀。
  • 16. (2022·新都模拟)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仲春时节,这里繁花遍野,游人纷至沓来 , 流连忘返。 B . 那乐声,高亢雄浑,在夜雾中直冲霄汉,令人叹为观止 C . 中秋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 .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 转眼间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快过去了。
  • 17. (2022·济南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济南地铁时代的到来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定会让这座城市成为明日黄花 B . 当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在短视频平台购物,相关部门亟需完善监管手段,不能让假货大行其道 C . 对于警察的救命之恩,被救的小学生家人感激涕零地留下眼泪,真诚地表示感谢。 D . 在魔方课上,他从容自信,展现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为同学们讲解魔方的知识。
  • 18. (2022·长沙模拟) 小雅同学参加“趣味词语”活动时,运用这学期所学的词语创作了下面语段,请你找出使用恰当的词语(       )

    春风轻柔,暖阳和煦,已是春寒料峭时,梅溪湖的桃花初绽枝头。游客们三三两两地闲聚在桃林下,或你追我赶、嬉戏打闹;或交头接耳、互诉衷肠;或独自一人曲肱仰卧在草坪上,听听音乐、晒晒太阳,俯仰生姿 , 好不惬意!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触目伤怀呢?

    A . 春寒料峭 B . 交头接耳 C . 俯仰生姿 D . 触目伤怀
  • 19. (2022·广东模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活中总有被人嘲笑、被人诽谤的时候,不要让其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而要让它成为你勇敢前行的动力。 B .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以一种坦诚的姿态,迎接人生路上的每一个挑战,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 C . 在这次“缅怀先烈”的主题班会上,李老师的一番高谈阔论 , 让我听后深有感触,立志向革命先烈学习。 D .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让人们不禁感叹: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化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B . 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C . 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行云流水、洋洋洒洒的文章。 D . 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 , 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
  • 2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 .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逸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了《史记》。 C . 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 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 .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 , 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 B . 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 , 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 C .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 , 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D .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 , 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 2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越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B . 外出旅游前,最好购买旅游保险,并且掌握一些急救常识,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随机应变 C . 天朗气清时庐山峰顶景色优美,游人如同仙人般飞舞云间,如此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D . 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我班女排队员顽强拼搏,屡次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妙手回春 , 扭转局面,一路杀进了决赛。
  • 2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马南邮《不求甚解》) B .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茅以异《中国石拱桥》) C .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D .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藤野先生》)
  •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 . 中学生百无聊赖时,想到的不是去网吧打游戏,而是到黎明湖边去感受自然。 C . 张老师对《古文观止》理解独到,同学们每次听到会心处都叹为观止 D . 因为制作者精益求精 , 所以《朗读者》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 2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 , 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契诃夫《变色龙》) B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刘成章《安塞腰鼓》) C . 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 , 生意场上,心灵嘴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D . 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二、语言表达
  • 27. (2022·全椒模拟) 星辰学校开展“我的‘双减’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程清同学将在班级的“我的‘双减’生活”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对“双减”的认识、理解与建议,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当教育“内卷”“卷”得我们心力交瘁时,当升学“魔咒”念得我们心惊胆战时,“双减”政策如天降神兵!我们再也不用天天对着作业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再也不用为了学习与父母闹得【甲】                了。

      但是,“双减”下的生活真的是放飞自我、游戏人生的吗?【乙】关了太久的鸟笼里飞出的鸟儿,真的能顺利冲向蓝天吗?思虑良久,我发现,过好"双减"下的生活,还必须学会做好“加法”:加读书,增涉猎;加劳动,增技能;加锻炼,增体质。

      我还想对父母说:                      ;我还想对老师说:                                     

      这样的“双减”生活,便谱上了明亮而欢快的旋律,真正把时间归还给成长;把天地归还给童年了。

      ①    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

      ②    【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    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程清同学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

    2. (2) 班级宣传小组在做“我的‘双减’生活”宣传画报,有同学提供了下边的漫画,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给这幅漫画命名,要切合活动主题与漫画内容。(不超过10个字)

      ②请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评论。

三、综合题
  • 28. (2022九下·姜堰月考) 下面是一位同学参观故宫博物馆前搜集的2022年故宫开年特展“何以中国”的材料,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由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何以中国”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家博物馆的展品,每家博物馆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宝物。来自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来自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来自良渚文化的玉琮……还有长信宫灯、金欧永固杯、藏文【甲】四部医典【甲】等等【乙】总之,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的130余件/套珍费文物,暂时安家故宫文华殿。

    这次的大展以“源”“法”“汇”三个单元为主线,着眼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文明的交流融合,聚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智慧,展现中华文明兴起时的点点星火。第一单元“源”从中国地理分析开篇,阐释中华文明生产力动因,以中国独特的物质文化,展示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奠基;第二单元"流”阐释了中华文明通过域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域外文明的辉映互鉴、与自然万物的对话互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达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辉煌历程;第三单元“汇”阐释中华民族尊仁重礼、家国一体的传统观念【丙】追求极致、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丙】文脉绵延、文华尽汇的中国智慧。

    1. (1) 文段中【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书名号  【乙】句号  【丙】逗号 B . 【甲】引号  【乙】句号  【丙】分号 C . 【甲】引号  【乙】省路号  【丙】逗号 D . 【甲】书名号  【乙】省略号  【丙】分号
    2. (2) 画线的句子作为第②段文字的总起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为:

    3. (3) 下面是一位同学参观后写的心得体会,其中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鹿衔草纹鎏金银马饰具,虽然是少数民族马饰,制作手法却与唐代马具毫无二致。 B .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一条大河,展现了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 C . 每一篇文物介绍都仿佛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悠久。 D .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技法纯熟,轮廓清晰,造型简洁,线条生动。
四、现代文阅读
  • 29. (2022·蜀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一风荷举

    丁立梅

    ①刚进七月,就传来荷的讯息:仙湖的荷花开了!仙湖是小城新辟的一湖,朗朗一望,湖水汤汤,辽辽阔阔。

    ②真的开了?一 一听的人雀跃。仿佛曾经的故知,突然而至,满心满肺的,都是重逢的欢喜。

    ③于是相邀,看荷去吧。一呼百应。谁能拒绝一湖荷的召唤?追了远路,亦是要去看的,何况它近在咫尺?平日难得一聚的,这个时候,以荷的名义,可以聚一聚。那边叮嘱,打扮得漂亮点啊。这边兀自笑了,那还用说!对镜理妆,盛装赴约。

    ④满湖的肥绿之上,荷在。一朵,两朵,三四朵。红的,白的。红的似红粉佳人,巧笑盈盈;白的似白衣少年,白衣胜雪的年纪,清纯安静,心怀美好。荷开,它不似别的花,藏不住秘密似的,“嘭”一下,全给抖搂出来,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好颜色。荷很沉得住气,它( ),如内敛的人,内心再多的炽烈,面上也是( )。在盛开的路上,荷算得上是风度翩翩一君子,你不推我不挤,不喧喧闹闹,而是谦让着,一瓣一瓣,慢慢释放,( )。它知道,好时光原是容不得打马飞奔的,须得一丝一缕地珍惜,才不算枉度。

    ⑤与一湖的荷对视久了,平日再多的纷纭杂芜,都化作单纯。你来,荷在开。你不来,荷也在开。荷不因你的来或不来,而殷勤或是怠慢。它心无旁骛,不言不语,沉静地把一段锦瑟年华,弹成空谷绝响。你的心,被什么拨动了。你的眼里,慢慢洇上一层雾气,天地有大美, 而大美不言。浮躁的人生,在这样的大美面前,多么气短。

    ⑥有年轻的母亲带了孩子来看荷。孩子欣喜地绕湖奔跑,眼神清澈,如一枝奔跑的荷。她在湖边欢叫,妈妈,这里有一朵。一会儿又听到她在那边欢叫,妈妈,这里也有一朵。她因她的发现,而兴奋不已,整个人甜脆脆的。你不看荷了,你掉转头,微笑着且羡慕地看她。久违的童真,轻轻敲打着你麻木的神经,你早已很少为一朵花欢呼了。你忍不住想,若是我们成人,都能拥有一颗孩子的心,把每一朵花,都当做初相见,那该多出多少的欢愉和美好。

    ⑦转眼八月。转眼九月。雨一场接一场,风湿湿地凉起来,秋的味道开始逼近,且日益浓烈。一湖的荷,亦走过它的繁华,开得零零落落的了。却丝毫不减风姿,哪怕只剩最后一朵,它依然亭亭在碧波之上,把一段锦瑟年华,弹成空谷绝响。满铺的荷叶之上,盛着隔夜的雨水,一颗一颗,圆润剔透,像晶莹的心。这个时候你很自然地想起周邦彦的那首《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你暗自赞叹,这个“举”字,真真是把荷的神采写尽了!还有哪个字能与荷如此般配?秋风渐厚,荷迎风玉立,小小花一朵,活出风骨来。

    (有删改)

    1. (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急不躁     风淡云轻    从容淡定 B . 风淡云轻    从容淡定    不急不躁 C . 不急不躁   从容淡定    风淡云轻 D . 从容淡定   不急不躁   风淡云轻
    2. (2) 请品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它心无旁骛,不言不语,沉静地把一段锦瑟年华,弹成空谷绝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孩子欣喜地绕湖奔跑,眼神清澈,如一枝奔跑的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 (3) 文章第⑥段写母亲带孩子看荷是否多余?为什么?
    4. (4) 请说说文章以“一一风荷举”为题的妙处。
    5. (5) 文章最后写“荷迎风玉立,小小花一朵,活出风骨来”,结合全文说说荷花活出了哪些风骨。
  • 30. (2022九下·容县期中) 阅读下面梁丽婷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第9~11题。

    快乐的劳动

    有一种幸福很简单,放假能和爸爸一起回老家割割草、喂喂鱼、种种菜、摘摘茶籽果就是幸福的。

    11月的天湛蓝湛蓝的,村庄静谧而安详。我和爸爸又到屋背岭摘茶籽果,他带上蛇皮袋,我拿木钩子拎上水壶紧跟其后。①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上到了。树干粗如巨蟒的茶籽树是爷爷年轻时种下的,树干细如草蛇的茶籽树是春天时爸爸新种的。枝繁叶茂间,一个个,一串串茶籽果坠满枝头,胭脂红、橙红、绿中泛红、青绿相间,颜色不一。未熟的茶籽果圆嘟嘟的娇羞青涩,已熟的茶籽果笑得裂开了嘴,“十”形的、奔驰车标“三叉星”形的、四花瓣形的都有。树下,一地散落的茶籽。

    不用爸爸吩咐。我们像去年一样,一手拿蛇皮袋,一手摘茶籽果。高处摘不到的茶籽果,我们就用木棍子钩下来摘,钩不下来或够不到的茶籽果,就得爬上树摘啦。爸爸轻车熟路地踩在树丫上,身子向前微倾,②一边扭摘茶籽果,一边抓着茶树枝,树下的我则俯身捡拾掉落在地上的茶籽果和茶籽。摘茶籽果并不是一件(A)的事,要攀爬、牵拉、蹬踩、搬挪等一系列的动作并用,摘得腰酸腿软,站不稳时,还会摔上几跤。③因为只有放假时才能回家陪爸爸,所以能和爸爸一起劳动,能为爸爸减轻点负担,我心里乐滋滋的。

    不到一个早上的功夫,我们就摘了两大袋茶籽果。我们扛着茶籽果下岭,鸟儿“叽叽”“啾啾”的为我们欢歌。路小而陡,容易打滑。爸爸不放心我,回头转身顾着我。拉我一把。我抓过爸爸的手,一股暖流从爸爸的手淌过我的手,涌进我的心田,那是爱的传递,是暖融融的幸福感。

    (5)下岭后,我们回到村口的石板桥头,把茶籽果倒进箩筐里。爸爸坐在老龙眼树下的圆石墩上,躬着背拍打裤腿上的尘土。我递水壶给爸爸,用纸巾帮他擦拭额头上的汗珠,爸爸额上被汗水浸湿的银丝忽的触酸了我的鼻子。爸爸翘着腿,一边喝水一边眯缝着眼说:“今年的茶籽能榨三 (B)四十斤茶油,到时送点给老姨,降血脂……”爸爸深凹的双眼已浑浊,额上眼角边深深浅浅的皱纹随着嘴角泛起的弧度舒展开来。④看着爸爸幸福的微笑,我想起去年一起吃笙菜包茶油饭的情景,想起浓郁醇厚的茶油香。还有什么比能看到爸爸眉宇间绽放的幸福更幸福的事呢(C)那幸福的感觉如三月的风轻轻拂过脸庞般舒服,如山野的甘泉般(D),如闻到河岸上幽幽稻香般温馨。

    小河上,金色的阳光穿过龙眼树的枝叶缝隙斜照在爸爸上扬的嘴角上,那微笑格外动情,那微笑里有爸爸收获的喜悦,那微笑里有女儿陪伴父亲的幸福!

    1. (1) 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句改为: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上到了岭上。 B . ②句改为:一边抓着茶树枝,一边扭摘茶籽果。 C . ③句改为:尽管只有放假时才能回家陪爸爸,但是能和爸爸一起劳动,能为爸爸减轻点负担,我心里乐滋滋的。 D . ④句改为:看着爸爸幸福的微笑,我想起去年一起吃笙菜包茶油饭的情景,仿佛又闻到了浓郁醇厚的茶油香。
    3. (3) 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应改为“有一种幸福叫陪伴”,标题与正文才更对应。 B . 第二段应对茶籽的外形做一下说明,如茶籽的外形像板栗,这样读者读起来会更明白。 C . 应在第三段前添加“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季!”这样的承上启下句,使段落衔接自然,紧凑。 D . 文章首尾段应作修改以使开头和结尾呼应,点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