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4年】从巩固到提高 高考化学二轮微专题24 弱电...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23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二上·光明期末) 常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编号

    溶液

    氨水

    溶液

    醋酸

    盐酸

    11

    11

    3

    3

    A . 在溶液①和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均增大 B . 分别取上述四种溶液稀释到 , 稀释后溶液的:① C . 将溶液②、③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存在 D . 溶液②与溶液④混合,若所得溶液的 , 体积为 , 则
  • 2. (2024高三上·辽源期末) 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在室温下,向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溶液中三种微粒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室温时,的水解平衡常数 B . 当溶液时, C . 当溶液时, D . A点溶液加水稀释,则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 3. (2023高二上·南京期中) 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1:测得溶液的约为

    实验2:向酸性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实验3: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溶液,溶液变浑浊。

    实验4: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溶液,无明显现象。

    若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依据实验1推测: B . 依据实验2推测:溶液具有漂白性 C . 依据实验3推测: D . 依据实验4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 4. (2023高二上·大连期中) 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HCOOH

    HCN

    电离常数(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根据电离常数,可判断酸性 B . 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C .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 , 离子方程式为: D . 25℃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5. (2023高三上·沈阳期中) 人体血液存在等缓冲对。常温下,水溶液中各缓冲对的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x表示]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Ⅰ表示的变化关系 B . 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 . 增大时,逐渐减小 D . 时,
  • 6. (2023高二上·内蒙古自治区期中) 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已知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弱酸

    HCN

    电离常数

    A . 0.2 mol/L稀醋酸溶液中, mol/L B . 将少量通入NaCN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 . 向稀醋酸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的值减小 D . 等浓度的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
  • 7.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1.77×10-4

    Ka1=4.9×10-10

    Ka1=4.3×10-7  ; Ka2=5.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N+H2O+CO2=HCN+HCO B . 相同浓度的HCN和NaHCO3的导电能力:HCN>NaHCO3 C . 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 . 等pH的HCOOH和HCN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前者大于后者
  • 8. (2023高二上·化州月考) 化学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特征值,由下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弱酸

    HCOOH

    HCN

    电离平衡常数(25℃)

    A . B . C . D . 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中,
  • 9. (2023高二上·江门月考) 由表格中的电离常数(25℃)判断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A . B . C . D .
  • 10. (2023高二上·农安期中) 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HA

    HB

    HC

    电离常数K

    A . 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关系:HA>HB>HC B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水解程度最大 C . 反应能够发生 D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 , pH值依次增大
  • 1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某水溶液中存在缓冲对。常温下,该水溶液中各缓冲对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G表示]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为的电离平衡常数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Ⅰ表示与溶液pH的关系 B .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越来越大 C . 时, D . 当溶液pH逐渐增大时,逐渐减小
二、非选择题
  • 12. (2024高二上·成都期末) HCOOH、CH3COOH、H2C2O4是典型的有机酸,常温下,其电离常数如下表:

    有机酸

    HCOOH

    CH3COOH

    H2C2O4

    电离常数

    Ka=1.8×104

    Ka=1.75×105

    Ka1=5.6×102

    Ka2=1.5×104

    回答下列问题(以常温为研究温度):

    1. (1) H2C2O4对应Ka2的表达式为
    2. (2)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COOH和CH3COOH,其pH的大小关系为:HCOOHCH3COOH(填“>”“<”或“=”)。
    3. (3)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COOH和CH3COOH均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其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关系为:HCOOHCH3COOH(填“>”“<”或“=”)。
    4. (4)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大小关系为:HCOONaCH3COONa(填“>”“<”或“=”)。
    5. (5) KHC2O4的水溶液呈性。
    6. (6) 将pH之和等于14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性。
    7. (7) 在H2C2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OONa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 (8) 将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1的H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中,c(H+)-c(OH)=(用HCOOH及HCOO的浓度符号表示)。
  • 13. (2024高二上·揭西期末)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定温度下(简写为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实验一】测定HAc的浓度。
      (填仪器名称)准确移取20.00 mL HAc溶液,转移至锥形瓶,加入2滴。(填“酚酞”。“石蕊”或“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平行测定4次,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5 mL、20.00 mL、18.40 mL、19.95 mL,则mol·L-1
    2. (2) 滴定管在洗涤前应先检查。实验操作中,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后排气泡动作正确的是(填字母,下同)。

      A.  B. C.    D.

    3.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锥形瓶盛装HAc溶液前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 .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 C .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测得醋酸浓度偏低 D . 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NaOH溶液,溶液出现颜色变化,即达到滴定终点
    4. (4) 【实验二】探究25℃下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将实验一中的HAc溶液和与其等浓度的(简写为NaAc)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测pH。

      序号

      V(HAc)/mL

      V(NaAc)/mL

      /mL

      pH

      40.00

      0

      2.86

      4.00

      36.00

      0

      3.36

           

      4.00

      a

      b

      3∶4

      4.53

      4.00

      4.00

      32.00

      1∶1

      4.65

      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b=

    5. (5) 对比实验Ⅰ和Ⅱ可得结论:稀释HAc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结合表中数据,给出判断理由:;由实验Ⅱ~Ⅷ可知,增大浓度,HAc电离平衡向移动(填“正”、“逆”)。
  • 14. (2023高二上·四子王旗期中)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生活中明矾常作净水剂,其净水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2) 常温下,取0.2mol/L HCl溶液与0.2mol/L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5,则pH=13的MOH溶液的浓度0.1mol/L(填“<”、“>”或“=”)。
    3. (3) 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 =1.8×10-5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用蒸馏水稀释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③室温下,某溶液中存在着 CH3COOH(aq)+ (aq)CH3COO-(aq)+H2CO3(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Ka、K1或K2表示) 

  • 15. (2023高二上·内蒙古自治区期中) 已知在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 (1) ℃时,0.1 mol/L HA溶液中 , 则0.1 mol/L HA溶液,HA的电离常数
    2. (2) ℃时,将1体积的稀硫酸与100体积 K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3. (3) ℃时,体积为10 mL、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4. (4) 已知℃,。亚硫酸电离常数为 , 改变0.1 mol/L亚硫酸溶液的pH,其平衡体系中含硫元素微粒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

      通入氨水中,当降至mol/L时,溶液中的,将通入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 (2023高二上·普宁月考) 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 (1) 常温下,醋酸钠的溶液呈性,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
    2. (2) 物质的量浓度为的下列四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编号)。
      A.Na2CO3
      B.NaClO
      C.CH3COONa
      D.NaHCO3
    3. (3) 体积均为10mL、pH均为2的醋酸溶液与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X是酸(填“强”或“弱”)。

        

    4. (4) 25℃时,若测得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 - c(Na+)=(填计算式,不用求具体值)
    5. (5) 在室温下,0.175 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
    6. (6) 标准状况下,将1.12L CO 2通入100mL 0.75mol·L -1的NaOH溶液中,则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17. 是一种二元弱酸,时其电离平衡常数
    1. (1) ①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时,向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的微粒浓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2. (2) 某温度下,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加热制氯化氢是因为在水中硫酸的酸性比盐酸的酸性强 B . 冰醋酸中可以发生反应: C . 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 . 向硫酸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 , 硫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3. (3) 液氨与水一样可以发生微弱电离,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醋酸和氢氟酸在水溶液中为弱酸,但在液氨中都显强酸性的原因可能是

  • 18. 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电离平衡常数

    醋酸

    K=1.75× 10-5

    碳酸

    K1=4.5×10-7 K2=4.7×10-11

    亚硫酸

    K1=1.4×10-2 K2=6.0×10-8

    1. (1) 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根据上表可知,酸性H2CO3H2SO3(填“>”“<”或“=”,下同),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同浓度Na2CO3、Na2SO3溶液的 PH:Na2CO3 Na2SO3
    2. (2) 向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

      其水解程度增大的是____(填字母)。

      A . NaCl溶液 B . Na2CO3固体 C . NH4Cl溶液 D . CH3COONa固体
    3. (3) NaHSO3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HSO3- , 在水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

       HSO3⇋H+SO32- Ka2 ,     HSO3-+H2O ⇋H2SO3+OH-  Kh2

      已知25℃时,Ka2>Kh2 , 则0.1mol/L NaHSO3溶液:

      ①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溶液中 c(Na+)c(HSO3-)。(填“>”“<”或“=”)

  • 19. (2023高二上·抚松月考)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实验一】配制并测定醋酸中的浓度.
      配制稀醋酸,用(填标号)量取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溶液作指示剂.
    2. (2) 用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3. (3) 4次滴定消耗溶液的体积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滴定前

      滴定终点

      消耗溶液的体积/

      25.07

      25.02

      26.88

      第4次滴定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 则所配稀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

    4. (4) 【实验二】探究浓度对电离程度的影响.用计测定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 , 结果如下:

      浓度/

      0.0010

      0.0100

      0.1000

      3.88

      3.38

      2.88

      由表中数据计算的电离常数
    5. (5) 从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出:随着浓度的增大,的电离程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0. (2023高二上·青龙期中) 已知25℃时,醋酸、氢硫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单位省略)

    醋酸

    氢硫酸

    氢氰酸

    1. (1) 体积相同、相同的三种酸溶液a.;b.HCN;c.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字母)
    2. (2) 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aCN溶液、②溶液、③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3. (3) 25℃时,浓度均为0.01 mol/L的①NaCN、②、③NaCl溶液中,阴离子总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4. (4) 将浓度为0.02 mol/L的HCN与0.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mol/L

    5. (5) 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字母)。

      a.    b.    c.    d.

    7. (7) 用蒸馏水稀释0.10 mol/L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填字母)。

      a.    b.    c.

  • 21. (2023高二上·德保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对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一定温度下,向上述醋酸溶液中,加入加水稀释,按要求填空。

      ①电离平衡将(填“向电离方向”、“向生成醋酸分子方向”或“不”)移动;

      ②醋酸的平衡常数Ka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最小为
    3. (3)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4. (4) 若使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 . 加热 B . 加入NaOH稀溶液 C . 加入K2CO3固体 D . 加水
    5. (5)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常数

      (25℃)

      ①依据表格中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判断三种酸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②向NaCN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1) Ⅰ.现将pH=3,体积均为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

      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原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 (2) t℃,蒸馏水的pH=6.5则,该温度下,将pH=3的盐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3. (3) abc三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关系为
    4. (4) 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ab处溶液完全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5. (5) Ⅱ.已知,常温下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化学式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次磷酸()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 溶液中加入3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阴离子为
    6. (6) 写出少量与NaCl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