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科学探究与实验

更新时间:2023-03-06 浏览次数:10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衢州) 梅雨时节,天气多变,小科利用气温计对气温变化进行研究。如图是某天上午8:00小科观察到的气温计内液面位置,其读数为( )

    A . 20.5℃ B . 25℃ C . 30.5℃ D . 35℃
  • 2. (2022·衢州)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测定溶液的pH C . 取用固体 D . 点燃酒精灯
  • 3. (2021·衢州) 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 4. (2021·衢州)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滴加液体 C . 取用氯化钠 D . 稀释浓硫酸
  • 5. (2021·台州) 正确规范的操作室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盖盖玻片 B . 熄灭酒精灯 C . 装粉末状固体 D . 取用砝码
  • 6. (2022·舟山模拟) 下列四个都是本学期课本中的观察实验,其中实验过程中没有借助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是(   )
    A . 观察手指指纹的纹路 B . 观察蜗牛的外形形态结构 C . 观察草履虫的的结构 D . 观察方形蔗糖的构成
  • 7. (2022·慈溪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

    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

    C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

    D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2·慈溪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用滴管取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蒸发食盐水        D . 稀释浓硫酸
  • 9. (2022·杭州模拟)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测溶液的pH值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收集氧气
  • 10. (2022·杭州模拟) 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一致的是(     )
    A .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模型法 B . 研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时使用红墨水的扩散现象——等效替代法 C .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控制变量法 D . 研究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类比法
  • 11. (2022·舟山模拟) 实验室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 12. (2022·温州模拟) 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下列“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铅笔在篮球上的运动实验说明地球是球体 B . 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证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气球充气实验能证明宇宙膨胀会导致星系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 D . 米勒实验能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 13. (2022·余姚模拟) 归纳和推理是学习科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必须科学严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则全球昼夜平分一定是春分日  B . 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保险丝会熔断,保险丝熔断定是发生 了短路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显微镜使用中转动反光镜可使视野变亮,则视野变亮一定 是转动了反光镜
  • 14. (2022·余姚模拟)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 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倒持带有残液的滴管 C . 测溶液pH D . 辨别火线
  • 15. (2022·北仑模拟)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m=1 B . 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CaCl2 C . 对比a、c点或b、d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 D . t秒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二、实验探究题
  • 16. (2022·衢州)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碱反应"时,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红色消失。他们认为“红色消失”可能有2种原因:①可能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了;②可能酚酞和盐酸反应了。所以不能根据“红色消失"得出“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的结论。

    于是,他们继续进行探究: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酚酞。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一步

    将反应后的A溶液分成B和C两等份

    /

    A溶液中不存在,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第二步

    在B中滴加酚酞,振荡

    溶液不变红

    第三步

    在C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交流反思]小科认为要得出“酸和碱能反应”的普遍规律,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小科按自己的想法继续实验后得出“酸和碱能反应”。小科通过进一步 学习,知道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那怎么验证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呢?

     [资料补充]①硅胶固体遇水会变色。②冰醋酸为纯净物。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实验中出现现象,说明冰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

  • 17. (2022·衢州) 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①招募血型为A、B、AB、O型的志愿者各30人。

    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向剩下的培养皿中各加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

    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M中吸引蚊子的数量。

    ⑤先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绘制成图像如下。

    1. (1) 该团队开展以上实验想研究的具体问题是:
    2. (2) 实验中戊组起作用。
    3. (3) 实验采用志愿者的血样来吸引蚊子,而不直接让志愿者本人来吸引蚊子。理由是:
  • 18. (2022·衢州)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催化剂对KClO3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ZnO、Fe2O3、CuO、MnO2四种催化剂各1克,碾细,分别与5克KClO3均匀混合后加入4支试管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时间,见表1。

    表1

    序号

    催化剂

    时间/s

    1

    ZnO

    179

    2

    Fe2O3

    58

    3

    CuO

    48

    4

    MnO2

    46

    实验二:再取4份质量为5克的KClO3 ,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碾细的Fe2O3 , 均匀混合后加入4支试管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见表2。

    表2

    序号

    Fe2O3质量/g

    时间/s

    现象

    1

    1

    58

    固体熔化

    2

    2

    59

    3

    4

    55

    固体不熔化

    4

    6

    57

    查阅资料:KClO3受热分解时,若发生“固体熔化现象”,会使反应不彻底,且易导致试管破裂。

    1. (1) 催化效果可通过记录的“时间”来比较,这里需要测量的是的时间。
    2. (2) “实验一”基于的假设是:催化效果可能与催化剂的有关。
    3. (3) 小明认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为节约成本可减少用量。请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并结合资料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19. (2022·衢州) 某学习小组开展“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探究。查阅资料得知: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和短路电流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参数(太阳能电池短路时电流较小,不会损坏)。该小组对“影响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可能与光照面积、光照角度和光照强度有关。

    [实验过程]

    ①按甲图连接好电路,用光源照射太阳能电池(图乙)。

    ②控制光照强度相等,使光线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测量不同光照面积时的短路电流,记录数据。

    ③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面积相等,改变光线与电池的夹角,测量不同光照角度时的短路电流,记录数据。

    ④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资料补充:太阳能电池的电压与光照面积、光照角度和光照强度基本无关,视作不变。

    1. (1)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在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等相同时,光照面积越大,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越
    2. (2) 若想探究光照强度是否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该如何改变光照强度? (答一种即可)。
    3. (3) 反思交流: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和短路电流为什么是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从能量转化快慢的角度,结合探究结果和资料进行说明:
  • 20. (2021·衢州) 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1. (1) 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则气密性良好。
    2. (2) 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3. (3) 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21. (2021·衢州) 小科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种子呼吸作用速率。

    [实验步骤]

    取6个相同的盛有等量饱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称取30克已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6份,将其中的3份煮熟,分组进行实验:将种子装入小篮内,立即塞紧瓶塞,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30分钟后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滤去瓶中沉淀物,向滤液中先滴入2滴酚酞试液,液体变红,再滴入等浓度草酸(一种酸)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

    实验组别

    1

    2

    3

    4

    5

    6

    种子类别

    萌发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消耗草酸体积/mL

    9.34

    9.36

    9.35

    11.40

    11.40

    11.40

    消耗草酸平均体积/mL

    9.35

    11.40

    [交流讨论]

    1. (1) 实验中煮熟的种子起作用。
    2. (2) 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是为了
    3. (3) 小科通过反映种子呼吸作用速率。
  • 22. (2022·舟山模拟) 为研究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只,分成I、II、III三组;

    ②如图甲,向II组和III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

    ③向Ⅲ组小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I、II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一段时间后测量每组小鼠的血糖含量相对值。

    分析回答:

    1. (1) 本实验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2. (2) 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目的是减少的分泌;
    3. (3) 研究人员完善实验后,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得到的结论是:
  • 23. (2022·慈溪模拟)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为2.0~2.5kg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给每组家兔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

    B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的醋酸铅的5%的葡萄糖溶液

    含3.66%的醋酸铅的5%的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1

    第二次g/L

    49

    40

    第三次g/L

    38

    28

    1. (1) 本实验探究的向题是血铅含量对的影响。
    2. (2) 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将10只家兔用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 (3) 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24. (2022·慈溪模拟) 工业上常用高粱、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物质发酵生产乙醇(C2H5OH),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道路。乙醇燃烧生成哪些物质?小科将乙醇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产物通入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B装置的作用是
    2. (2) 待气体产物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E装置中的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若观察到,则可得出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有CO、CO2、H2O。
    3. (3) 实验结束后,小科反思发现: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缺陷,需要在E装置和F装置之间增加一个缓冲瓶,避免发生倒吸。下列装置可行的是 。

  • 25. (2022·西湖模拟) S2Cl2是一种金黄色易挥发的液体(熔点:-76℃, 沸点:138℃),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S、SO2、H2SO3、H2SO4 等物质,人们使用它作橡胶硫化剂,使橡胶硫化,改变生橡胶热发粘冷变硬的不良性能,向熔融的硫中通以干燥、纯净的Cl2即可生成S2Cl2 , 下图是实验室用S和Cl装置(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用于制取氯气,高锰酸钾晶体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2+16HCl 2KCl+MnCl2+8H2O+5Cl2↑ 

      用此方法制得的氯气中会含有水蒸气、等杂质。

    2. (2) B为气体除杂、净化装置、其中洗气瓶b中盛放的试剂为
    3. (3) 装置D为冷凝管,用来冷却生成的气态的S2Cl2 , 在用水冷却过程中,应从端(选填“c”或“d")进水。
    4. (4) 装置F盛放碱石灰,其作用是 。 
  • 26. (2022·西湖模拟) 小乐查阅资料发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于是她对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氧化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并检测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

    1. (1) 实验装置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选填“①”“②”或“③”)处;在加热氧化铜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其目的是
    2. (2)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m),结果如图乙所示。为确保反应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尽可能少,可采取的措施是
    3. (3) 小乐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经历2CuO+H2 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试根据图乙所示的探究结果计算分析,假设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
  • 27. (2022·杭州模拟) 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利用糖尿病大鼠进行实验,实验时,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后,再测定大鼠服药前后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空腹时的肝糖原含量,数据如图a、b。

    1. (1) 实验中的N起作用。
    2. (2) 结合a、b图分析,新药T能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
    3. (3) 已知某治疗糖尿病药物患者服药半小时后产生药效。图c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结合图c解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服用该药的时间在餐前半小时
  • 28. (2022·杭州模拟) 某气体可能由H2、CO、CO2、HCl的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气体通过有关装置时观察的现象如下表。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每步反应均完全)

    装置编号

    A

    B

    D

    E

    F

    现象

    无明显变化

    变浑浊

    变红色

    变浑浊

    变蓝色

    1. (1) 装置A的作用是
    2. (2) 根据上表中的现象判断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3. (3) 若去掉B装置,则(填“能”或“不能”)检验CO2的存在;
    4. (4) 若想证明该气体的确切成分,应如何改进装置?
  • 29. (2022·舟山模拟) 小科在电视中看到古代士兵射箭时往往处按一定角度斜向上射出,而不是水平射出,如图甲。他猜想可能是以某个角度射出时箭矢运动的距离最远。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科在教室里找到了一个带指针的大量角器(指针可以绕A点转动,方便指示角度)、原长为7cm的橡皮筋和一些粉笔头,并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指针上,如图乙所示。

    1. (1) 从拉动橡皮筋把粉笔头弹出去,直至粉笔头落地。选出整个过程中有对粉笔头做功的力______。
      A . 橡皮筋对粉笔头的弹力 B . 粉笔头受到的重力 C . 人对橡皮筋的拉力 D . 橡皮筋受到重力
    2. (2) 请你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来验证小科的猜想
  • 30. (2022·舟山模拟)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 (1)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来判断。      
    2. (2) 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两图所示位置。      
    3. (3) 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I ,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31. (2022·宁波模拟) 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 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小麦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表: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1. (1)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 (2) 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3. (3) 为了在20~30 ℃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 32. (2022·浦江模拟) 小科从爸爸爱喝的茶叶袋里发现一包脱氧剂和一包干燥剂。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科带着这包脱氧剂和这包食品干燥剂走进实验室,和小组同学一起开启了令人兴奋的探究之旅(忽略实验过程中空气的影响)。

    [查阅资料]该脱氧剂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铁粉,若铁粉被完全氧化,则该脱氧剂完全失效。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

    1. (1) 活动:探究该脱氧剂是否还有效

      ①取适量脱氧剂于大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甲。

      ②取滤渣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 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底部有黑色不溶物,(填现象)。该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该脱氧剂已完全失效。

    2. (2) 活动二:探究该食品干燥剂成分

      [进行实验]

      ①将这包干燥剂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过滤得到滤液B和滤渣乙。

      ②向滤渣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该干燥剂已变质且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3. (3) 活动三:探究滤液A和B混合后溶质的成分

      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滤液A和滤液B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滤液C.他们对C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猜想二:NaCl、 NaOH、Ca(OH)2;猜想三:

      [进行实验]小科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精想一不正确

      ②继续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正确

    4. (4)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后一 致认为小科设计的方案不科学, 得出结论不可靠。他们对实验步骤②重新设置,得出了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请写出小组同学重新设置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三、填空题
  • 33. (2021九上·诸暨期中) 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 O 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1. (1) 皮球运动到 D点时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运动到 C 点时的机械能。
    2. (2) 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 M、N 两处留下两个黑色圆斑,其中M 处的圆斑(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 处的圆斑。
    3. (3) 用地面圆斑大小来反应撞击地面时的动能大小,这实际上是一种法(填科学方法)。
  • 34. (2021九上·浙江月考) 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

    1. (1) A装置是用来收集气体并测量瓶内收集气体的体积,这种收集气体体积的方法
    2. (2) C装置可以作为某些反应的发生器,在该装置中按图中箭头的要求进行的反应是     
      A . NH3 +H2O+CO2=NH4HCO3             B . 2NH3 + H2SO4 =(NH42SO C . CaCO3+H2O+CO2=Ca(HCO32     D . CH4+2O2 2H2O+CO2
    3. (3) D装置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若要干燥氢气,则在广口瓶内装的液体是

      该装置也可以用来洗气,若瓶内装的是硝酸银溶液,则可以洗去的气体是

  • 35. (2021七上·绍兴月考) 某同学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器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该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 ,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温度t(℃)

    17

    19

    21

    23

    25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1. (1) 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中的结构。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
    3. (3) 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应何要改进?(写出一点即可)
  • 36. (2022·慈溪模拟) 输氧是医疗抢救中的重要方法。输氧时需要控制好O2的输出速率。请利用图示中的仪器,组装一套可观察到O2输出速率的装置,应选用的仪器序号是,装有少量水的该套装置应从(填字母)导气管输人氧气,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即可知道氧气的输出速率。

     

  • 37. (2022·西湖模拟) 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请根据提纯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所加的“X溶液”是
    2. (2) 蒸发操作时,观察到时即可停止加热。
  • 38. (2022·温州模拟)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发现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后来英国化学家戴维确定这种气体为氯气(Cl2)。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与水、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 (1) 舍勒发现氯气的实验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将该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2+4HCI (浓) =加热=MnCl2+2+Cl2
    2. (2) 下列气体收集装置中,适合收集氯气的是

    3. (3) 实验室收集到的氯气中往往含有杂质氯化氯气体,这是由于
  • 39. (2022·余姚模拟) 建构思维模型能促进深度学习,方便问题解决。如图甲是小余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

     

    结合小余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相关操作的问题:

    1. (1) 操作一:往锥形瓶中加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 (2) 操作二:往锥形瓶中加水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从(填“A”或“B”)管向瓶内吹气。
四、解答题
  • 40. (2022·慈溪模拟) 小科寒假里从山上捡回一块石灰石,通过实验证明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钙,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他将这块石灰石粉碎成粉末后与稀盐酸反应,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80

    80

    100

    100

    石灰石质量/g

    10

    12.5

    10

    12.5

    剩余固体质量/g

    2

    4.5

    2

    1. (1) 小科将石灰石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
    2. (2) 表中m的值是
    3. (3)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 (4) 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