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锡麟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国...

更新时间:2021-10-26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以下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倾倒少量液体 C . 取用固体粉末 D . 滴加试剂
  • 2.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 . 1米 B . 468米 C . 东方明珠电视塔 D . 测量用的尺子
  • 3.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更加广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A . 长度单位 B . 质量单位 C . 时间单位 D . 温度单位
  • 4. (2017七上·宁波期中)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正确的是(     )
    A . 5.2米=5.2 × 100厘米=520厘米 B . 5.2米=5.2米 × 100厘米=520厘米 C . 5.2米=5.2米 × 100=520厘米 D . 5.2米=5.2 × 100=520厘米
  • 5. 小培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 . 2.38厘米 B . 2.23厘米 C . 2.227厘米 D . 2.2267厘米
  • 6. 小培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50厘米,这本书共有30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 0.05毫米 B . 0.005厘米 C . 0.01厘米 D . 0.1毫米
  • 7. 小培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培测量的结果为122.9 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华的读数比小培的准确 B . 小培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 C .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数据是错误的 D .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 8. 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主要原因是(   )
    A . 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 .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 .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 .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 9. 原来在量筒中盛有80毫升的酒精,小培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培倒完后仰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培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 . 大于15毫升 B . 等于15毫升 C . 小于15毫升 D . 无法确定
  • 10. 小培去超市买了一杯320毫升的珍珠奶茶,他想知道这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占了多少体积,于是拿了一个500毫升的烧杯,把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烧杯后,再把奶茶分别倒入三个量筒中,直到液体全部倒完,结果如图所示,则“珍珠”的体积为(   )

    A . 60厘米3 B . 180厘米3 C . 260厘米3 D . 240厘米3
  • 11. 酒精有很强的挥发性,也就是说很容易从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实验发现,酒精在挥发时,要从原来的酒精液体中带走很多热量,而使剩余的酒精温度降低。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 . 一直升高 B . 一直降低 C . 先升高后降低 D . 先降低后升高再不变
  • 12. (2017七上·台州期中)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B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 .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 13. 小培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 . 28℃ B . 35℃ C . 48℃ D . 60℃
  • 14. (2019七上·南浔期中)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183.6毫米;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④⑤ D . ①⑤
  • 15. 2020年全球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培同学在晨检时,发现自己体温偏高,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   建立假设 B . 获取事实与证据 C . 制定计划 D . 提出问题
  • 16. 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小培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 .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 17. (2020七上·临海期末) 海带是一种大型的藻类植物,其细胞中碘的浓度已经高于海水中碘的浓度,但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与这种现象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8. 如图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

    A . 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B .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C .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 . 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 19. 请填入适当的单位:

    今天天气晴朗,气温20,小培今年14岁,身高1.58_,离家前他喝了200的鲜牛奶一瓶。小培家距离学校大约1_,他步行到学校所花的时间是12分钟。七年级小金同学在女子沙坑跳远比赛中以450的优异成绩破校运会记录并夺得冠军。

  • 20.     
    1. (1) 温度计是人们常用的测量工具,它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2. (2) 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估测水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取示数。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填字母)。
    3. (3) 如图甲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冰块的温度是

  • 21. 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 (1) 如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人”在说谎 B . “火人”在说谎 C . “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 D . “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
    2. (2) 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 K。

  • 22. 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1. (1) 如图所示,甲同学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若量筒内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小石块的体积是
    2. (2) 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 . 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 . 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 . 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 . 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3. (3) 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 23. 某同学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器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该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 ,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温度t(℃)

    17

    19

    21

    23

    25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1. (1) 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中的结构。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
    3. (3) 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应何要改进?(写出一点即可)
  • 24. 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1. (1) 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2. (2) 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
    3. (3) 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4. (4) 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5. (5) 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 25. 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填(“甲”或“乙”)
    2. (2)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填序号)
    3. (3) 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在起作用。(填序号)
  • 26.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培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回答问题:

     

    1. (1) 小培想要在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④⑤ D . ①③⑥
    2. (2) 小培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3. (3) 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那么应该调节显微镜的
    4. (4) 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A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转动转换器      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f.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 27. 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树苗长高到底是哪个部分生长的结果,某同学对此作出假设:“小树长高是由树的下部不断生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校园里选定一棵小树,在离地约1 m的B处刷上油漆,如右图所示。

    ②一年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 (1) 如果观察到AB间的距离(填“增大” “不变”或“缩短”),则证实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
    2. (2) 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渐渐开始落叶了,该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特征。
  • 28.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为什么?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五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9.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材料吸音效果。小培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强弱,小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吸音性能

    最强

    最弱

    最弱

    最强

    1. (1) 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培的做法是:
    2. (2) 小培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3. (3) 请你评估小培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0.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1. (1)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 (2)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3. (3)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