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七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18分)
  • 1.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量接近实际的是(    )
    A . 平静时,一名初一学生的心率大约为120次/分 B . 科学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4mm C . 一名初一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22℃ D . 一个初一学生的质量约为45千克
  • 2. (2021七上·宁波月考) 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 环节中的(   )
    A . 猜想与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得出结论
  • 3. (2022七上·余杭月考) 如图是“天宫课堂”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航天员叶光富站立处的天和核心舱内的高度接近于( )

    A . 0.5米 B . 1米   C . 2米 D . 4米
  • 4. 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其中10克用砝码,0.2克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③①
  • 5. 在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座舱内,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应是(  )


    A . 测出的质量数和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一样大 B . 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大 C . 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小 D . 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 6. (2019七上·南浔月考) 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  )
    A .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 B .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C .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 D .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 7. (2020七上·台州月考) 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 . 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D .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
  • 8. (2018七上·鄞州期中) 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挡车 ③井底之蛙  ④瓮中捉鳖 ⑤虾兵蟹将 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
    A . ①②⑤⑥ B . ③④⑥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⑤⑦
  • 9. 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 .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 .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 . 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 .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 10. 一支没有刻度的煤油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4 cm ,把它插入沸水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24 cm。用它测一杯水的温度时,煤油柱长度为15 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
    A . 20 ℃ B . 43 ℃ C . 39 ℃ D . 55 ℃
  • 11. (2021七上·宁波月考) 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的深度为h1 , 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 , 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约为(   )

    A . πD2(h1+h2 B . 4πD2(h1-h2)   C . 4πD2(h1+h2 D . πD2(h1-h2)  
  • 12. (2020七上·余杭期中) 下列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大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小 C .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 用同一金属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可能比冬天的要大
  • 13. 如图所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烧瓶外液体上升 B . 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烧瓶内液体上升 C . 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烧瓶内液体下降 D . 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 14. 测量圆柱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5. 下列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已漱过口的口腔内壁上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⑤用碘液染色

    A . ④②③①⑤ B . ④③②①⑤ C . ④②③⑤① D . ④③②⑤①
  • 16. (2022七上·奉化期末) 将一只略微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后,凹陷可修复。在此过程中,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体积 B . 形状 C . 温度 D . 质量
  • 17. 小周想用量筒量取30 mL的溶液,如图虚线所指的位置为量筒中目前已量取的溶液体积。则应选用图中哪种器材继续取用液体最能避免体积超出30 mL( )

    A . B . C . D .
  • 18. 在实验课上,小米同学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 g,接下来小米未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右盘加上20 g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小米的同桌小李恰好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是22 g,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
    A . 20 g B . 18 g C . 22 g D . 25 g
二、填空题(1分×42空)
  • 19.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作质量,我国“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经测量月球车的质量为120 kg,到了月球上该车的质量为 g,因为它是物体的一种。它不随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20. (2022七上·慈溪竞赛) 余姚是杨梅的原产地,每年6月中下旬是杨梅旺季,在杨梅市场上小科发现每筐杨梅上面都盖着一种植物。
    1. (1) 该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羽状,叶片背面长有许多小囊,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这类植物属于植物,靠进行繁殖。
    2. (2) 杨梅清甜可口,营养丰富,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杨梅属于(选填“果实”或“种子”)。
  • 21. 蝗虫是农业害虫,为有效防治蝗虫,小敏同学开始对蝗虫的生理结构进行研究。她先是对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进行研究。

    ⑴小敏提出的问题是

    ⑵建立假设:

    假设一:蝗虫的呼吸系统在头部;

    假设二: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腹部。

    ⑶设计实验方案:把蝗虫随机分成相同数量的甲、乙两组,然后将甲组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把乙组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⑷获得数据:10min后甲组蝗虫仍然活着,而乙组蝗虫却死了。

    ⑸最有可能的结论是

  • 22.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选填“表”或“底”)层吸取。  
    2. (2) 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          。  
      A . 刺激草履虫 B . 给草履虫供氧 C . 连通两个液滴 D . 杀死草履虫
    3. (3) 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4. (4) 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 23. (2020七上·温岭期中) 生命是一个奇妙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④表示细胞的过程。
    2. (2) 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组织构成。
    3. (3) 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小麦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24.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作答:

    组别

    6天

    12天

    18天

    24天

    30天

    1组

    72

    145

    208

    250

    2组

    57

    128

    187

    193

    250

    3组

    49

    113

    164

    172

    250

    4组

    41

    93

    149

    196

    224

    5组

    34

    79

    107

    154

    182

    1. (1) 葫芦藓在栽种时,除了严格控制距离烟囱的距离外,还应选择的环境。
    2. (2) 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可能是叶片细胞中的遭到了破坏,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 (3) 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有关。
  • 25. 显微镜是初中生物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问题:

    1. (1)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
    2. (2) 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B、将玻片往左下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 (填“AB”或者“BA”)
    3. (3) 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两种方法)  
  • 26. (2020七上·西湖期中) 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据图回答问题:

    1. (1) B动物的呼吸器官是; E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特征是
    2. (2) 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有(请填动物的序号),E动物有四大组织,其中组织分布最广,E动物体内的八大系统是在的调节下,形成了一个统一协调的动物体。
  • 27. (2018七上·三门期中)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万-1400万个物种,下列是四类植物和五种动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根.茎.叶

    果实

    种子

    A

    B

    C

    D

    1. (1) 胎生狗脊、水杉、梨树都是我国常见植物,其中属于上表中D类植物的是;属于A类的是;B类植物用繁殖。
    2. (2) 根据四类植物的特征,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填字母)
    3. (3) 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 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

      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甲是,①处填写内容是

  • 28. (2021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尝试自制一支温度计(如图甲)。烧瓶中装有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依次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为A和B(如图乙)。

    1. (1) 此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2. (2) 读出刻度尺所测AB段长度为厘米。
    3. (3) 利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刚好移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 29. (2020七上·杭州期中) 秋冬交季,流感高峰时期,医务室校医每天为同学进行体温监测。

    1. (1) 校医正确使用体温计,测得小金体温如图所示,为℃,后两位同学未甩此体温计直接测量,小林为38.6℃,小丽也为38.6℃,由此可知小林与小丽中一定发高烧,需要及时治疗的是
    2. (2) 小爱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体温计能准确到0.1℃ B . 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为美观 C .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D . 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2分×20空)
  • 30. 小思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她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 (1) 甲图是小思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
    2. (2) 改正错误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
    3. (3) 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 5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丙所示, 接下来小思应采取的操作是,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 (4) 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该鹅卵石的质量是g。
  • 31. 根据“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  微镜观察”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填序号)。
    2. (2) 甲图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环节,在操作中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气泡产生。

    3. (3) 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4. (4) 实验过程中,物镜、目镜的组合,及物镜到载玻片的距离,在能看到清晰像情况下, 观察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

  • 32. (2021七上·青田期末) 小青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误把生理盐水当做清水滴加了。在观察装片时,他发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他立刻又向装片上滴加了清水,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溶液种类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葡萄糖溶液

    25%的氯化钠溶液

    25%的硝酸钾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观察质壁“分离”现象,记录质壁“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60秒

    65秒

    25秒

    57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不能

    1. (1) 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的关系;   
    2. (2) 通过实验可知,引起细胞发生“分离”现象时间最短的溶液是;   
    3. (3) 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原因是;   
    4. (4)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A . 四种溶液引起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相同 B . 四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 . 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 33.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用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格中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毫克每升)

    培养

    环境

    呼吸频率(次每分钟)

    第1次

    统计

    第2次

    统计

    第3次

    统计

    4

    隔夜

    自来水

    113

    111

    112

    6

    隔夜

    自来水

    76

    78

    74

    8

    隔夜

    自来水

    57

    59

    61

    1. (1) 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2. (2) 将表格中的每组数据取平均值处理后作成条形统计图,图中x的数值为

    3. (3) 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若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 34. (2018七上·衢州期中) 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知识后,小常对环节动物蚯蚓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 10 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 10 条蚯蚓而不是 1 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2. (2) 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3. (3) 小常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
四、附加题(2分×5空)
  • 35. 有一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边长为8.00cm,将其等分为8块小正方体,则其中一块正方体的边长为
  • 36.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橡树树叶的长度,有的长3厘米,有的则长达8厘米。形态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种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异,如仙人掌的叶刺能更好的适应沙漠气候。下图为某地3种不同植物叶片面积与单位面积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如果该地遭遇干旱,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植物甲比植物乙更能适应     B . 植物乙比植物丙更能适应 C . 植物丙比植物甲更能适应     D . 植物甲和植物丙具有同样的适应能力
  • 37. 一个圆柱形储油罐,里面装有贵重的液体工业原料。因出口阀门封闭不严,液体向外滴漏。小科为了搞清一昼夜滴漏的液体质量,他用天平、秒表、烧杯等仪器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烧杯放在出口下面,当第一滴液体滴到烧杯时,开启秒表并数1,第二滴液体滴到烧杯时数2 ……,一直数到n时停下秒表,记下时间t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2。则:一昼夜滴漏的液体总质量为

  • 38.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说明每1cm3的水的质量为1g)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质量/体积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此处操作不规范)。

    1. (1) 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质量/体积(g·cm-3)

      测量值

      6

      370

      400

      16

    2. (2) 根据现有器材和用品。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