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8-31 浏览次数:1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50分)
  • 1. (2020七上·杭州期中) 2019年2月20日下午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关于太空,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B . 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C . 新型材料在太空中会表现出什么性质? D . 太空回收的植物是否发生改变?
  • 2. (2020七上·杭州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读出液体体积 C . 点燃酒精灯 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3. 李萍同学将蟹、蝴蝶、蚯蚓、乌贼归为一类,将袋鼠、鲸鱼、麻雀、乌龟归为一类,你认为她的分类依据是(    )
    A . 是否水生 B . 是否卵生 C . 体温是否恒定 D . 有无脊椎骨
  • 4. (2018七上·杭州期中) 小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他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 5. 下列哪项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A . 随意引入外来物种 B . 设立自然保护区 C . 制定法规保护野生动植物 D . 减少盲目开荒
  • 6. (2019七上·柯桥月考)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1mL。她倒出一部分液体,又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 . 10mL B . 小于10mL C . 大于10mL D . 无法判断
  • 7. 依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株a的发育起点是d,d经过细胞分裂形成c B . b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 C . 图d与神经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D . 图示a→d按结构层次由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为d→c→b→a
  • 8. 有一量杯,它的200mL的刻度线的高度为h,那么在一半高度处的刻度数( )
    A . 等于100mL B . 小于100mL C . 大于100mL D . 无法确定
  • 9. 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 . 能淹没石块,放入石块后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C . 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 10. (2019七上·柯桥月考) 某同学养了一只兔子,她看到兔子会吃胡萝卜、白萝卜、土豆,她想证实胡萝卜是不是所有该种兔子都最爱吃的食物,于是她用胡萝卜、白萝卜、土豆切成若干等大的小块进行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的假设可以是“该种兔子可能最爱吃胡萝卜” B . 实验过程中,她应该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分别投放三种食物 C . 三种食物在投放时应该注意等量、同时、距兔子的距离相等 D . 若想增加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应该多取几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兔子来进行实验
  • 11. 以下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665年,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 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布朗首次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C . 19世纪4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胡克共同提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D .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来自于细胞分化
  • 12. 将菠菜浸泡在凉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什么结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3.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 4.5升=4.5升×1000毫升=4500毫升 B . 3.4立方米=3.4×1000立方厘米=3400立方厘米 C . 2.8米=2.8×1000=2800毫米 D . 2.6毫米=2.6×1000微米=2600微米
  • 14. 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 . 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 . 一样大 C . 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15. 梧桐山上生物种类繁多、树木葱茏,被称作深圳的“绿肺”。梧桐山上长着一种与恐同时代的古老植物——桫椤,它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产生种子。在植物分类上,它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蕨类植物
  • 16. (2019七上·柯桥月考) 以下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    B . 细胞分化后一般不能再分裂 C .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D . 人体由小长大是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的结果
  • 17. 右图是一张常见脊椎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甲、乙、丙、丁、戊表示五种动物,下表中列出的甲、乙、丙、丁、戊能与右图所示一一对应的选项是(    )

    选项

    A

    老鼠

    孔雀

    青蛙

    鲫鱼

    眼镜蛇

    B

    大象

    麻雀

    甲鱼

    鳄鱼

    鲸鱼

    C

    猎豹

    鸽子

    扬子鳄

    草鱼

    青蛙

    D

    兔子

    鸵鸟

    黑鱼

    娃娃鱼

    甲鱼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以下是有关生物分类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大家族 B . 原生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是最简单的动物 C . 蕨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D . 铁树属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 19. 下表所列哪组概念或生物中,哪项无法符合右图的从属关系(    )

    选项

    A

    B

    葫芦藓

    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C

    草履虫

    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D

    消化器官

    消化系统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18七上·杭州期中)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B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底部或侧部 C . 使用体温计之前应先把体温计直管中的液体甩到玻璃泡里 D . 使用温度计前不用观察它的量程直接测量即可
  • 21. 图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生物,下列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

    A . 都能光合作用 B . 都能生长和繁殖 C . 身体都由一个细胞组成 D . 都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22. (2019七上·柯桥月考) 下图所示是有关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相关步骤,正确排序的是(  )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①⑤③②④ C . ⑤①②③④ D . ②①⑤③④
  • 23. (2019七上·柯桥月考)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842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用刻度尺的量程可以是1米 B . 估计值是2 C .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分米 D . 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0.842
  • 24. (2017七上·萧山期中) “人体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马铃薯、人体皮肤的表皮、受精卵”所对应的结构层次与下列哪组相同( )
    A . 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 B . 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 C . 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 D . 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
  • 25. (2017七上·台州期中) 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将其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长度为 2.5 厘米;插入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 17.5 厘米。当它的玻璃泡插入某液体中时,发现其液柱长度为 5.5 厘米,则被测液体的温度为(     )
    A . 20℃ B . 37℃ C . 50℃ D . 33℃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6道题,共32分)
  • 26.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初一学生张晓的脚长25.0
    2. (2) 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200
    3. (3) 一听雪碧的体积330
    4. (4) 杭州冬季某一天最高气温8
  • 27. (2019七上·柯桥月考) 图示为实验室中常用的一些仪器,请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它们的名称。

    A:,B:,C:,D:,E:,F:

  • 28. (2019七上·柯桥月考) 下图是几位同学在测量时的图示,请你帮他们写上正确的读数:

    1. (1) 甲同学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
    2. (2) 乙同学测得当时的温度为
    3. (3) 丙同学量得的体温为
    4. (4) 丁同学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
  • 29. 右图甲、乙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细胞结构的名称:B,D,E
    2. (2) 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3. (3) 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与细胞内具有(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4. (4) 植物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与图中的(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5. (5) 吃橘子时有酸甜的果汁,这些酸甜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中的(填字母)结构中。
    6. (6)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现象,她发现细胞质围绕着液泡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时针。
  • 30. 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据图回答问题:

    1. (1) B动物的呼吸器官是; E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特征是
    2. (2) 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有(请填动物的序号),E动物有四大组织,其中组织分布最广,E动物体内的八大系统是在的调节下,形成了一个统一协调的动物体。
  • 31. (2018七上·泰顺月考) 观察眼球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眼球周围的白色部分叫做巩膜,俗称“白眼”,它是眼球最外层的纤维膜,起到了保护眼球的作用,属于组织;
    2. (2) 眼球的睫状肌能够自主进行收缩和舒张,从而控制眼球晶状体的凹凸程度,睫状肌属于组织;
    3. (3) 位于眼底的视网膜是由许多视觉细胞组成,它能够感知光线的变化和色彩,并通过视神经将感知的图像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因此,视网膜属于组织;

      从上述资料看,眼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5道题,共38分)
  • 32. 小学6年级学生赵方很喜欢玩玻璃弹珠,有一天同班同学问他那么爱玩玻璃弹珠,那是否清楚玻璃弹珠的大小,这让赵方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于是不服输的赵方下决心要亲手测量一下。
    1. (1) 经过思考,他采用了如图四种方法去测出玻璃弹珠的直径,你认为方法是正确的。

    2. (2) 采用了正确方法后,赵方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1厘米、1.80厘米、1.79厘米、1.80厘米,你认为他应该记录的结果是。赵方进行四次测量的意义是
  • 33. (2019七上·柯桥月考) 观察下边与显微镜相关的示意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哪几项?答:

      ①放置显微镜时,应该是5朝前,4朝后。

      ②若想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应向前转动2。

      ③若实验室的光线较暗,应该选择10的凹面。

      ④ 7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⑤下降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1。

      ⑥放片时,应该使待观察对象对准8的中央。

    2. (2) 某同学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欲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他接下来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     ②调节粗准焦螺旋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④将待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中央。

    3. (3) 图乙是显微镜的镜头示意图,若想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该选择的组合是
    4. (4) 图丙为李力同学在用目镜为“5×”、物镜为“40×”的镜头组合下看到的物象,若他不转动物镜转换器和载玻片,只将目镜换成“15×”的,那么调换目镜后他可以看到个细胞。

    5. (5) 若视野中的物像正往左上方移动,要将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移动。
    6. (6) 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孔叫,在对光时应该选用其中(填“较大”或“较小”)的。
  • 34. 如下图一所示,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王飞同学发现蝗虫在休息时,胸腹部总是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王飞想:蝗虫的呼吸器官难道集中在胸腹部吗。于是,他进行了下列探究:

    第一步:在草地上抓了6只生理状况相似的蝗虫,随机平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取6支相同规格的试管,装满水,分成两组。

    第三步:将甲组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乙组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二所示)。

     

    第四步:观察现象,记录蝗虫死亡的时间。

    请分析以上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中,王飞的假设是
    2. (2) 为什么王飞每组用3只蝗虫进行实验而不是1只?答:
    3. (3) 王飞实验中所用蝗虫为什么要生理状况相似,试管的规格要相同?答:
    4. (4) 若发现到的现象,则可以证明王飞的实验假设成立。
  • 35.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 (2)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6.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C、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D、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应更正为
    2. (2) 若绕铜丝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偏(填“偏大”或“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