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2-08-04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
  • 1. 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位诗人所描述的“绿”,是自然界中的哪些植物类群引起的(   )
    A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 藻类植物和苔鲜植物 C . 苔鲜植物和类植物 D . 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 2. 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 环节中的(   )
    A . 猜想与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得出结论
  • 3. 铁树能“开花”,并且还能长出具有药用价值的“凤凰蛋”(如图),下列植物器官与“凤凰蛋"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 橘子 B . 松子 C . D . 枇杷
  • 4.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a毫升,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b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出液体体积是(   )
    A . 等于(a-b)毫升 B . 大于(a-b)毫升 C . 小于(a-b)毫升 D . 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 5. 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 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 PI注入到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 PI应用于细 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 . 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 PI B . 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 PI的进入 C . 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正PI的进入 D . 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内的物质不同
  • 6. 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 B . C . ①和② D . ②和③
  • 7. 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取其平均值6.80cm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L1=6.80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 B . L1=6.80cm也可以记录成L1=6.8cm  C . L2=6.81cm中0.01cm是准确值 D . 物体长度可能略大于L=6.80cm
  • 8. 小亮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小亮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
    A . 增加砝码 B . 向右移动游码 C . 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 . 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 9.   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一一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2. (2) 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
      A . 31°S,80°W B . 31°N,80°W C . 31°S,80°E D . 3I°N,80°E
    3. (3) 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低,太阳光照强 B . 地处青藏高原,气温低 C . 冰川广布,植被稀少 D .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 10. (2020七上·海曙期末) 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大鲵是属于我国保护的珍稀水生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 . 鱼类、鱼类、两栖类、两栖类 B . 哺乳类、鱼类、爬行类、爬行类 C . 哺乳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 D . 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两栖类
  • 11. 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无任何生物体)并添加其他所需的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中各种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A . 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 . 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C . 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 . 生物能进行呼吸并排出代谢废物
  • 12. 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 . 白酒 B . 白糖 C . 白菜 D . 白面
  • 13.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 .   分裂能力 B . 分化能力 C . 增殖能力 D . 免疫能力
  • 14. 生物体是有严整结构的。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叶芽的生长点中有分生组织 B .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C . 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D . 番茄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 15. 家在宁波的某同学感觉近段时间的天一天比天寒冷,夜色也一天比一天更早的降临,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A . a→b B . b→c C . c→d D . d→a
  • 16. (2019·宁波模拟) 以下对于日食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日全食发生时自东向西扫过地表   ②日全食带的两侧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现象

    ③日全食发生时同时伴有日环食      ④只有在全食带上才能看见太阳被完全遮蔽.

    A . ①②④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②④
  • 17. 12月6日(农历十月二十二)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若这一天从月球看地球。能看到的地相是(   )
    A .   上弦地 B . 满地 C . 下弦地 D . 新地
  • 18. 如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 . 25°N B . 18°N C . 18°s D . 25°S
  • 19. 有无毒蛇具有毒蛇般鲜艳的环纹,这种现象属于(   )
    A . 保护色 B . 拟态 C . 警戒色 D . 适应的相对性
  • 20. 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

    A . ①蘑菇、 ②银杏、③葫芦藓、  ④水绵 B . ①珊瑚虫、②侧柏、③葫芦藓、④衣藻 C . ①酵母菌、②油松、③肾蕨、  ④水绵 D . ①家鸽、 ②水杉、 ③玉米、  ④地钱
  • 21. 小丽用显微镜观察黄瓜果肉细胞时,发现有多个气泡影响观察。为找到较好的观察视野,正确的做法是(   )
    A . 擦拭物镜 B . 转动反光镜 C . 移动载玻片 D . 调节细准焦螺旋
  • 22. 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继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是(   )
    A . 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B . R细苗吞噬了其他细菌 C . 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D . 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 23. 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的深度为h1 , 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 , 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约为(   )

    A . πD2(h1+h2 B . 4πD2(h1-h2)   C . 4πD2(h1+h2 D . πD2(h1-h2)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6分)
  • 24.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指 。而大多数生物的灭绝是因为丧失而 造成的。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25. 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之中,1910年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来又着了“板块学说”,与“大陆漂移说”不同的是,板块学说认为岩石圈可以分大板块,板块都在上“漂移”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规标。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 26. 细菌和真茵在自然界的中起重作用。可以用来酿酒,真菌中的可用来生产酱和酱油。
  • 27. 一学生记录了他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拿一块清洁的载玻片,再在其中滴一滴0.7%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根消过毒的牙签,在口腔内壁上刮几下,在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涂一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 (1) 请订正其中两处不正确的地方:
    2. (2) 该学生改正错误后,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有黑色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A . 细胞 B . 气泡 C . 污物 D . 其他生物
    3. (3) 实验中,小李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当移动载玻片时,异物没有移动,转动目镜时,异物也没有移动,那么异物一定在上。如果看到的细胞在视野的中央,想把细胞移到视野的左上方,应把载玻片向方移动。
  • 28. 小芳从市场买回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在植物各器官中,小芳买来的番茄是属器官,她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细胸结构中的-她另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之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组织。
  • 29. 下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 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 (1) 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 度。
    2. (2) 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
    3. (3) 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月。
  • 30. 在做“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只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没有微生物生长:没加水的干面包片和加水后放在冰箱中的面包片上也没有微生物生长;只有加了水后放在室温下的面包片上长了许多微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可得出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 (2)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你认为我们可采取哪些方法来保存食物?(至少写出2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上,教师讲完二分二至相关知识后,让学生用肢体(上身示意地轴,手臂示意赤道)比划二分二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下图)。

     

    1. (1) 学生所示①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半球,此时昆明的季节是,③位置昆明的尽夜长短是
    2. (2) 黑板上树影长短和方向在一天内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 32. 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以上均填序号)

    ①酒精燃烧②氧气经加压降温变成液氧 ③水是无色液体④铁能生锈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6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⑦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⑧铁生锈⑨镁的熔点为648.8℃⑩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三、综合分析与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 33.               
    1. (1) 一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若教室的实际温度是25℃,把该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
    2. (2) 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程范围是1米的直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米,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100米。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
  • 34. 小科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小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的猜想: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质量有关;

    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1. (1) 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科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
    2. (2) 为了验证猜想③是否正确,小科用同一小球做了大量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周期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如果家里的摆钟变慢了,为了调准,应该把摆长 (“调长”或“调短”)。

    3. (3)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小科应该怎么做?
  • 35. 一个圆柱形储油罐,里面装有贵重的液体工业原料。因出口阀门封闭不严,液体向外滴漏。小李为了搞清一昼夜滴漏的液体质量,他用天平、秒表、烧杯等仪器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烧杯放在出口下面,当第一滴液体滴到烧杯时,开启秒表并数1,第二滴液体滴到烧杯时数2……,一直数到n时停下秒表,记下时间t秒。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2则:

    1. (1) 一滴液体的质量是
    2. (2) 每滴一滴液体经历的时间是
    3. (3) 一昼夜滴漏的液体总质量为
  • 36. 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后,小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有看到过有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

    于是小明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了分析,大家首先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了以下假设:

    同学一:种子在西瓜内达不到萌发所需的温度;

    同学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同学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经过理性的思考讨论,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有休眠期现象,即种子在适宣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性之一。而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对此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瓢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子。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

    ③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结果如下:

    西瓜种子萌发数量记录表

    培养皿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A

    0

    0

    1

    5

    7

    7

    9

    B

    0

    0

    0

    0

    0

    0

    0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他们找到的资料是否可信?

  • 37.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 (1) 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前,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情况如图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进行的操作时
    2. (2) 调节完毕,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将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中,指针从分度盘左侧偏到右侧,为了称出物体的质量,应进行的操作是
    3. (3) 某同学要称量20.5克食盐,操作方法如下:①在左盘添加食盐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③取20g砝码放右盘;④移动游码到0.5g处。其合理的顺序应该是
    4. (4) 某同学在上述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这样称取的食盐质量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5. (5) 物体的实际质量是20.5克,某同学粗心,将物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了左盘,天平平衡时,她读到的质量为(提示:1克以下使用游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