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修辞、病句、转...

更新时间:2022-06-09 浏览次数:21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五下·兴仁月考)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 . 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远方。 B .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过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C .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D .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上。
二、判断题
  • 2. (2022五下·期末)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
    1. (1) “金玉良缘”的典故出自中国经典四大名著《红楼梦》。
    2. (2) 《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朝末年。
    3. (3) “他不但向对方道歉,而且还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句话是病句。
    4. (4) “漠北之战”的战争细节在《三国演义》中有具体描写。
    5. (5)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
  • 3. 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子,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2. (2)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3. (3)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4. (4)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5. (5)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 4. 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2. (2)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3. (3)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4. (4)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5. (5)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6. (6)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三、填空题
  • 5. 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F.夸张

    1. (1)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 (2)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3. (3) 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4. (4) 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 6. 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 (1) 猴子不理会,撕得更凶了。
    2. (2) 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难以转身走回来。
    3. (3) 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更加放肆起来。
    4. (4) 孩子一失足,他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
  • 7. 按事情发展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句子。

    )田忌照孙膑的话,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

    )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

    )田忌觉得很扫兴。

    )第二次赛马,田忌果然赢了齐威王。

  • 8. 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F.夸张

    1. (1)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 (2)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
    3. (3) 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4. (4) 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 9. (2022五下·科尔沁左翼中旗月考)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横线上。
    1. (1) 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2. (2)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3. (3)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4. (4)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10. (2022五下·上思月考) 判断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1. (1) 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2. (2)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

      顾打。

    3. (3)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四、语言表达
  • 11. (2022五下·期末)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草儿在春风的吹拂下,微微地摇动着。(改为拟人句)
    2. (2) 山上的果树在春风中欢快地摆动着细小的枝叶。(缩句)
    3. (3)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为陈述句)
    4. (4) ①我们不努力学习。②我们将来不能更好地为祖国贡献力量。(用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12. 修改病句。
    1. (1) 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 (2)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 13.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通顺的话。

    (    )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    )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    )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    )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

  • 14. 按照琥珀的形成过程,给下列句子排序。

    (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 15. 仿写例句。
    1. (1) ……而且……还……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2. (2) ……笼罩着……又……

      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16. 仿照课文动静结合的写法,对水面进行描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描写,假如适当的修辞手法。
  • 17. 缩写句子。
    1. (1) 调皮的小猴子一口气爬上了高高的桅杆。
    2. (2) 弟弟在新华书店买了两本最新的漫画书。
    3. (3) 大理石的地面平整光洁,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 18. 修改病句。
    1. (1) 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 (2) 一只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 (3) 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 1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 (1) “四十秒钟”明明是很短的时间,大家觉得太长了,是因为:
    2. (2) 仿写这样的句子。
  • 20.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1)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改成反问句)
    2. (2)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 (3) 宋江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修改病句)
  • 21. (2022五下·兴仁月考) 卖火柴的小女孩值得我们同情。(改为反问句)
  • 22. (2022五下·兴仁月考) 暴风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过来。(缩句)
  • 23. (2022五下·兴仁月考) 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 24. (2022五下·兴仁月考) 看了这本书,很受启发。(修改病句)
  • 25. (2022五下·成武月考) 按要求写句子。(变式题)
    1. (1)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2. (2) 这幅梅花图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改为反问句)
    3. (3)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4. (4) 八月,天多热。鸡惹得耷拉着翅膀,狗热的吐舌头。(仿照例句,补写句子)

      腊月,天真冷。

  • 26. (2022五下·科尔沁左翼中旗月考)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2. (2) 蜜蜂满身绒毛,停在一朵花上一动不动了。(改为比喻句)
    3. (3)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用加点词语造句)
    4. (4)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五、问答题
  • 27. 照样子,写出景物的变化。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六、综合题
  • 28.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1) 《跳水》一文按照的顺序来写,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的道理。
    2. (2) 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孩子走到横本上遇到危险。

      (    )孩子得救。

      (    )猴子把帽子挂在最高横木的一头。

      (    )孩子爬上杆。

      (    )船长开枪逼孩子跳水。

      (    )猴子摘帽子爬上桅杆逗孩子。

  • 29.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1. (1) 这句话是一个(    )句。
      A . 反问 B . 疑问 C . 设问
    2. (2) 这句话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的。
  • 30.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 (1) 这句话以比作。阐明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2. (2) 我能用同样的手法写句子:
  • 31. 按要求完成。
    1. (1) 读句子,完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①这是一个句。

      ②这句话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的姿态。

    2. (2)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①这句话以比作,阐明了的道理。

      ②我能用同样的手法写句子。

    3. (3) 体会例句,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手: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

      脚步:把脚迈开就像

      把脚停下就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