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综合实验探究

更新时间:2022-04-23 浏览次数:7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曹县模拟) 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测反应后溶液的pH C . 收集氢气 D . 回收锌粒
  • 2. (2021九上·柘城期中) 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加入药品 C . 收集气体 D . 验满
  • 3. (2021九上·江都月考) 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 B . 收集 C . 检验二氧化碳 D . 验满
  • 4. (2021九上·镇平月考)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A . 排水集气法 B .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 .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 .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
  • 5. (2022·汝阳模拟) 现有下列反应:①:② ;③。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 . ①② B . C . ①②③ D . ②③
  • 6. (2021九上·石首期末)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处的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

    A . 生石灰和水 B . 锌粒和稀盐酸 C .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 . 大理石和稀盐酸
  • 7. (2021九上·信丰期末) 把CO2、CO、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炽热的炭层;②澄清石灰水;③灼热的氧化铜,经充分反应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 O2、N2 B . CO2、CO C . CO2、N2 D . N2
  • 8. (2021九上·三明期末)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本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 B . 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 C . a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 D . 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
  • 9. (2021九上·渭滨期末)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1)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3)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

    ②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③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④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2021九上·丹徒月考)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MnO2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甲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 用装置乙分离回收MnO2 C . 用装置丙可以验满氧气 D . 用装置丁可观察到火星四射
  • 11. (2021九上·凤翔月考) 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如下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A . ①和③ B . ②和③ C . ②和④ D . ②和⑤
  • 12. (2020九上·寿光期末) 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a中再加少量二氧化锰,b中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到完全反应,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相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9九上·綦江月考) 已知FeCl3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现向装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21·贵港) 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2 , 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B .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C .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D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
  • 15. (2021·高邮模拟) NH3有刺激性气味且密度小于空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   )
    A . 制备NH3 B . 干燥NH3 C . 收集NH3 D . 检验NH3
二、综合题
  • 16. (2021九上·淮北月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一)能利用碳的燃烧获得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

      描述图1所示的木炭在氧气瓶中的燃烧现象:

    2. (2) 能用此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写出你的分析:
    3. (3) (二)探究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

      小组同学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硫酸,实验一开始时,烧杯中出现了不少气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出现了很多白色粉末状物质,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白色粉末主要成分的名称:

    5. (5) 小组同学向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固体溶解,推测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观察到的现象为

      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碳酸钙粉末的容器中,测得两者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

    6. (6) 由图3可知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少mL。
    7. (7) 观察图3中数据可知反应Ⅰ、Ⅱ在0~100s内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在200s以后生成CO2的速率越来越慢。请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 17. (2021·涧西模拟)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 (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仪器甲的名称是

      ②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c端进入),请将装置补画完整

      ④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口连接顺序为a→

      ⑤乙烯(C2H4)常用作“果实催熟剂”,它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和空气接近、不溶于水的气体。若用图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收集乙烯气体,应选用

    2. (2)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进行探究。分别取5mL 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 O2所需要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MnO2粉末用量/g

      反应时间/s

      30

      35

      0

      t1

      30

      55

      0

      t2

      5

      20

      0.1

      3

      15

      20

      0.1

      1

      a.若要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则应做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b.对比实验③、④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 (3) 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钙(CaO2)受热分解也可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实验小组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2g,则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多少?
  • 18. (2021·丰台模拟) 某小组同学向盛有MnO2的试管中加入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和水雾生成。小组同学对H2O2分解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1) Ⅰ.探究水雾产生的原因

      (进行实验)分别向三只试管中依次加入0.5gMnO2和30mL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H2O2溶液,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现象如下。

      溶液

      5%H2O2溶液

      10%H2O2溶液

      30%H2O2溶液

      温度变化

      水雾

      有少量水雾

      有较多水雾

      有大量水雾

      (解释与结论)

      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H2O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 (2)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是
    3. (3) 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 (4) Ⅱ.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方案)

      试验编号

      H2O2溶液

      蒸馏水

      催化剂

      温度/℃

      溶质质量分数

      I'/ mL

      I'/ mL

      ①   

      10%

      10

      20

      无催化剂

      20

      ②   

      10%

      10

      20

      0.5gMnO2

      20

      ③   

      10%

      15

      x

      0.5gMnO2

      20

      对比实验①②,目的是探究与H2O2分解反应速率是否有关。

    5. (5) 实验②③,目的是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H2O2分解反应速率是否有关,则实验③中x(填字母序号)。

      a 15             b 30

    6. (6) (实验过程及分析)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完成以上实验,用压强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能证明溶质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的证据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9. (2022·葫芦岛模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若实验室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则应该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择G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4. (4) 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装置选择C来代替B,其优点是;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是利用CO2的性质。
  • 20. (2022·宾阳模拟)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②仪器的名称
    2. (2) 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选填序号)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3.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PQ段。

      ①从实验步骤中能体现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曲线是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 21. (2022·新余模拟) 已知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蓝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气体的成分,现将气体依次通过如下装置:

    1. (1) 【实验现象与结论】

      装置A可证明气体中存在H2O,现象是

    2. (2) 能证明气体中存在CO2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E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气体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能证明气体中存在H2的现象是,装置G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有
    4. (4) 【实验反思】

      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再点燃E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5. (5) 装置C的作用是
  • 22. (2022·模拟) 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名称:①
    2. (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选填序号)和D组合,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 (3)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可用装置B或装置C,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有
    4. (4)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可选发生装置(选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
  • 23. (2022·遂溪模拟)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X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填字母)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3. (3)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组装A装置时,应遵循(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操作。
    4.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组装收集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c)→(d)→ (填“a”或“b”)。
    5. (5) 某气体可用C装置来收集,因为该气体
    6. (6) 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①选择制取装置;②验证所得气体;③明确反应原理。据此,同学们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填“甲”、“乙”或“丙”)。

      甲. ①→②→③                  乙. ②→①→③                 丙. ③→①→②

  • 24. (2022·资阳模拟)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1. (1) 【做出猜想】 

       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2)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3. (3) 【拓展与应用】 

       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反应完成后进行(填一操作名称)。 

  • 25. (2021九上·芝罘期末)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乙醇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

    1. (1) 【做出猜想】猜想一:产物中含有CO、H2O;   猜想二:产物中含有CO2、H2O;

      猜想三:产物中含有

    2. (2)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B、D、G装置中均为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前,待,再点燃装置F中的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

    3. (3) 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D的作用是
    4. (4) 【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则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请回答完整);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发现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实验结束后,由于小丽同学的操作步骤不当造成了硬质玻璃管破裂。为了避免此事故再次发生,同学们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进,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是
  • 26. (2021九上·大冶期末)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在工业上常用作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等。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1. (1) 【作出猜想】

      猜想Ⅰ:生成H2

      猜想Ⅱ:生成O2

      猜想Ⅲ:生成CO2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Ⅲ不正确,理由是

    2. (2) 【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明显现象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猜想Ⅱ成立

    3. (3) 【查阅资料】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产生气体,还有氢氧化钠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拓展延伸】

      过氧化钠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27. (2021九上·从化期末) 2021年12月9日下午,小明观看完“天宫第一课”后,对王亚平老师的泡腾片实验非常感兴趣,想起自己在补充维生素C时也用过泡腾片,于是把一颗维生素C泡腾片药片丢入水中,发现药片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出于好奇他开展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维C泡腾片是一种较新的药物剂型,主要成分有:维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柠檬酸(C6H8O7)。维C泡腾片利用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做泡腾崩解剂、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状如沸腾,故名泡腾片。

    【提出猜想】假设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N2、O2

    1. (1) 小明认真思考后认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N2 , 因为
    2. (2) 【进行实验】

      小明将气体通入中,观察到现象,证明该气体是CO2

    3. (3) 【反思评价】

      为了验证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反应结束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其原因是。由此他得出凡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时,反应装置应该在容器内进行。

      小明继续查阅资料,得知:泡腾片在消毒剂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二氧化氯泡腾片是其中一种消毒泡腾片。

    4. (4) 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 (5) 我国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在丙方框虚线框内把微粒示意图补充完整

  • 28. (2021九上·清远期末) 认识物质通常从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研究,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名称:写出图B中a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2. (2) 反应原理、发生和收集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选填“A至E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选填“①”、“②”)端进入。

      ②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较纯净甲烷应选(选填“A至E字母”)。

    3. (3) 性质探究

      ①探究氧气性质时,装置 G瓶底需铺一层水,目的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观察到装置 H 中现象是

  • 29. (2021九上·防城期末)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D中仪器a的名称是,图F实验的目的是
    2. (2) 若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
    3. (3) 实验室用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装置选用(填装置序号),请简述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
    4. (4)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制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理由是,可用图G装置收集甲烷,甲烷应从(填“a”或“b”)端通入.
  • 30. (2021九上·荆门期末) 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选用E 作为收集装置的理由是装置的一种改进方法是:如果要控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对发生
    3. (3) 实验室利用上述装置用金属锌制取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F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时,氢气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收集氢气,若,则表示氢气已经集满。
    4. (4) 实验室可用食盐与98.3%的浓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氯化氢气体,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 31. (2021九上·峡江期末)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1. (1) (作出猜想)猜想I:CO;       猜想Ⅱ:CO2;     猜想Ⅲ:
    2. (2)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3. (3) 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填序号)成立。
    4. (4)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m1-m2)(填“>”“<”或“=”)。

    5. (5) 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6. (6)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32. (2021九上·广丰期末) 实验室现有①氯酸钾、②二氧化锰、③10%稀硫酸、④石灰石、⑤10%稀盐酸、⑥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 (1) 在实验室,二氧化碳通常用上述药品中制取(填序号),选用的依据是
    2. (2)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用的仪器是(填序号)。
    3. (3)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 , 还缺少一种玻璃仪器,其名称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用如图装置制氢气时,关闭开关,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用字母e、f、g对如图所示现象进行排序)。

      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 , 则H2从导管口进入(填“a”或“b”)。

  • 33. (2021九上·崇左期末)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名称:①,②
    2. (2)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纯净的氧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溶液发生反应可制得H2S,则选择的发生装置为,某同学用如图F、G、H组合收集H2S。用F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选填“大”或“小”):H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硫化氢气体,目的是
  • 34. (2021九上·鹿邑期末)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氨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并对反应后试管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1. (1) 【实验1】往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色。
    2. (2) 【实验2】往另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同学们对实验2反应后的废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3. (3)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4. (4) 【设计实验】同学们为验证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

      实验操作与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小芳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小明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红色,小明认为猜想一正确。

    5. (5) 【进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6. (6) 【进行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7. (7) 【拓展与应用】现有14.9g纯碱样品(含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89.5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CO2的质量为g。

      ②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5. (2021九上·紫金期末)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如图1所示仪器。

    1. (1) 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待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完成该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为(填名称)。
    2. (2) 如图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

      ①请连接A和B,将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中的实验现象是

      ②D是向装满的软塑料瓶注入约瓶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另一个优点是。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选用的固体药品是
  • 36. (2022·济南模拟)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1. (1) 若以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锌和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2. (2)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某实验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袋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查阅资料知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所选仪器按“A→B1→E→B2→D→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使塑料袋式样在充足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装置 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 B 的作用是。 

      ③按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2、C 质量均增加,D 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试样为。(填“聚乙烯”“聚氯乙烯”之一)。 

      ④W g 该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 C 质量增加 a 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⑤若实验中使用的氧气未干燥,这样测算出的塑料袋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与实际值比较将(填“偏大”“偏小”“基本一致”“无法确定”之一)。

  • 37. (2022·简阳模拟) 某兴趣小组对蛋壳中碳酸钙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选择药品和设计装置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 其它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进行实验】

    1. (1) 实验一:如何选择药品

      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图①锥形瓶中,通过注射器加入稀盐酸,采集数据。

      图①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检验图①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 (3) 根据图②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有: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4. (4) 实验二:设计装置——通过测量生成的CO2体积来计算蛋壳中碳酸钙含量

      图③装置中连通管的作用是:,若无“植物油”,测定的碳酸钙含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若图③中量气管起始读数为V1mL,加入稀硫酸的体积为V2mL;待反应结束后,量气管最终读数为V3mL,则反应生成CO2的体积为mL。
    6. (6) 实验三:设计装置——通过测量生成的CO2质量来计算蛋壳中碳酸钙含量

      该实验中反应前后均需通一段时间氮气,反应后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7. (7) D装置的作用是;若无B装置,测定的碳酸钙含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 (8) 【数据处理】

      图④中,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可达到实验三的目的。

  • 38. (2021九上·铅山期末)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2. (2) 用高锰酸钾制O2 , 欲调整装置I中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4. (4)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或加热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NH3 , 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②。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NH3 , 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NH3的理由是
    5. (5) 下图是试管位置图,请在实验操作后面填上操作中试管位置正确的序号: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