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房山期中)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B . 金刚石 C . 氢气 D . 氯化钠
  •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成分中含有水蒸气 B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 D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 4. 将足量水加入到少量下列物质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醋酸 B . 面粉 C . 食盐 D . 蔗糖
  • 5. (2020·齐齐哈尔)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测定溶液pH值 C . 闻药品气味 D . 倾倒液体
  • 6. 2019 年 10 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制备某种锂电池材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8X+2Li2CO34LiMn2O4+2CO2↑+O2↑,则X 的化学式为(       )
    A . Mn2O3 B . MnO2 C . Mn(OH)2 D . Mn2O7
  •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 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硫酸中溶液显蓝色 C .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 . 燃着的木炭伸入装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白光,放出热量
  • 8.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 . Fe2+——铁离子 B . ——铵根离子 C . 2He——2个氦元素 D . 2ClO2——2个二氧化氯分子
  • 9.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B .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 . 架空柴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 10. 家用LED台灯常用到砷化镓(GaAs),已知砷化镓中As的化合价为-3,则Ga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5
  • 11.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实验一: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B .  实验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C .  实验三: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 .  实验四:测量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 12. 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莱布尼茨食品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榴莲中存在着“乙硫氨酸”,可以合成乙硫醇(C2H5SH),这是其有刺鼻味道的原因。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硫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2g B . 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C . 乙硫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3:16
  • 13.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①可用煮沸使硬水软化

    ②可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③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

    ①五谷杂粮富含糖类

    ②缺铁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老年人饮用牛奶预防骨质疏松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环境

    ①硝酸钾属于钾肥

    ②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铵态氮肥可以和碱性物质一起混用

    ①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大量使用塑料袋减缓白色污染

    ③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引起空气污染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 . 酸雨形成的原因 B . 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C . 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 D .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
  • 15.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微粒观: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 B . 转化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氢气和氧气 C . 元素观: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 守恒观:18g氧化钙和18g水反应一定生成36g氢氧化钙
  •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Na+、Cl- B . H+ , K+、Cl-、OH- C . K+、Cl- D . Cu2+、Ba2+、Cl-
  • 17.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和CH4

    闻气味

    B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

    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C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加水,搅拌,静置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

    D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钠固体溶于47mL水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 . 燃烧反应都放出热量,所以能放热的反应都是燃烧反应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 . 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 19. (2017·山东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 . 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 . HCl NaOH CuSO4 MgSO4 C . Na2CO3 K2SO4 BaCl2 HCl D . NaNO3 HCl CaCl2 KOH
  • 20. 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C . 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 . 向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和铁
二、填空题
  • 21. 北京冬奥会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绿色环保”。作为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承诺碳排放将全部中和。这其中,从清洁能源到环保材料,化学高科技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
    1. (1)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降温降压达到-20℃至-15℃,再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这一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 (2) “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三套颁奖服,不仅外观典雅大方,而且衣服内胆里特意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这就是针对本届冬奥会研发的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可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 (3) 比赛服装中的科技含量更高:例如速滑竞赛服中,会在大腿的部位选择一种比普通纤维弹性强数十倍的橡胶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体力消耗。该橡胶材料属于
    4. (4) 冬奥火炬中的奥秘。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飞扬”火炬攻关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2. 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2. (2) P点的含义:
    3. (3) 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
    4. (4) 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 (5) 现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23. 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②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失去”)电子;
    3. (3) ③元素的一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为图A,该微粒的符号为
    4. (4) ③和④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因
    5. (5) 由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4.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物质丙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 (2) 反应前后,(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
    3. (3)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质量比为
    4. (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推断题
  • 25. 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常温下为液体,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 (1) D的化学式为
    2. (2) A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3. (3) A的一种用途是
    4. (4) C→B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5. (5) 写出B一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
  • 26.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

    1. (1) 火星卫星制造材料需要用到铁。工业炼铁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探测器的表面都喷有一层特殊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而生锈。
    3. (3) 在航天探测器的控制系统中使用了导电性优良的金属铜。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方法一:火法炼铜:

      方法二:湿法炼铜: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方法(填“一”或“二”)更好,原因是(写两点即可)。

    4. (4) 作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为了研究火星巡视器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
      A .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 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Zn粉 C .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D . 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
五、流程题
  • 27. 过氧化钙(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 , 含少量CaCO3】为原料制备Ca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Ⅰ、

    Ⅱ、

    Ⅲ、CaO2·8H2O在水中不太稳定,会缓慢分解。

    1. (1) Ca(OH)2的俗名为;“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 (2) 电石渣预处理时需要将其加工成粉末状的目的是
    3.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对其产率(w)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填字母)。

      a.0~10 min b.10~20 min c.20~30min d.30~40 min

      ②30min后,w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 (4) 为了测定加入的NH4CI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30.00gNH4Cl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白色固体。通过计算确定该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六、实验题
  • 28. 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名称:①
    2. (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选填序号)和D组合,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 (3)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可用装置B或装置C,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有
    4. (4)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可选发生装置(选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
七、科学探究题
  • 29. 固体酒精因携带方便、安全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餐饮、旅游和野外作业等。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固体酒精的成分及保存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老师一起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探究。

    项目一:探究固体酒精的成分

    【查阅资料】

    ①固体酒精是将酒精、NaOH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成。
    ②酒精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少量固体酒精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小米很肯定地告诉大家,固体酒精中含有NaOH。

    1. (1) 【交流反思】大家分析后认为小米的说法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2. (2)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固体酒精中是否含有NaOH,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该固体酒精,向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

      固体酒精部分溶解

       

      步骤二

      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固体酒精中含

      步骤三

      取步骤二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振荡

      有蓝色沉淀产生

      该固体酒精中含NaOH

    3. (3) 【实验小结】通过实验,同学们探究出了固体酒精的成分。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项目二:了解固体酒精的保存方法
      【小组调查】固体酒精的熔点为52℃,使用时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
      【总结应用】
      1.结合固体酒精的性质,同学们建议固体酒精的保存方法是
      2.燃烧固体酒精时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八、计算题
  • 30. 小苏打(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稀盐酸质量/g

    20

    40

    60

    100

    锥形瓶中溶液质量/g

    226.6

    244.4

    262.2

    300

    1. (1) 当加入2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 (2) 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解答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