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题练习:名著阅读(专项提高)

更新时间:2021-11-17 浏览次数:9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名著导读
  • 1. (2020八上·江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知怎么,当A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A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材料二)

    有一回,我跟着B去看红一军团抗日剧团的表演,舞台是临时搭建的,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坐在舞台下方的草地上。他似乎非常喜欢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首喜欢的歌。尽管当时还是8月下旬,黄昏之后,天气开始转凉,我将棉袄裹得更紧了。在演出中间,我突然疑惑地发现B脱下了自己的棉衣。随后我看到,他已将棉衣给坐在他身旁的小号兵披上了。

    1. (1) 上面的两则材料中,A是(人名),B是(人名)。两段文字都能体现他们的共同特点。
    2. (2) 请你在A和B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除选段外),分析人物身上其他的性格特点。

  • 2. (2020八上·郑州月考) 下列文段是从《昆虫记》中的一篇《蟋蟀的住宅》中选取的,仔细阅读选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它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有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 (1) 《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
    2. (2) 《昆虫记》不仅是优秀的科普著作,更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选文从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
  • 3. (2020八上·九江期中) 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学们在重读经典,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说说你从这部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要求:150字左右。

  • 4. (2020八上·台前期中)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在书中作者探求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和()做了客观的评价。

  • 5. (2020八上·叶县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①本段文字选自,其中“他”是指

    ②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6. (2020八上·叶县期中) 《西游记》中沙僧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在西天取经途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沙僧在取经中发挥的作用。
  • 7. (2020八上·河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__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1. (1) 这段话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段话,是对A(事件)的高度评价。以及由文段可知,“红星”的含义是什么?
    2. (2) 请说出作者斯诺在这本书中,关注的两个重点是什么?
  • 8. (2020八上·蒙阴期中)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1. (1)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语段中的“我”指的是,这段文字涉及的具体的情节是
    2. (2) 下列关于这部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 . 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它富有特殊魅力、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 . 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D .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 9. (2020八上·朝阳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除了用抢夺的方法以外,不能得到任何食物的红军,只好用战争来抢夺一些牛。那是他们有一句话“买一只羊,要付一个红军战士的性命的代价。”可是从藏民的天地上,他们收割了绿色的西藏麦子和甜菜、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那些萝卜很大,够“十五个人吃”。用这样少的可怜的给养,他们渡过了大草地。毛泽东很滑稽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将来我们一定要偿还藏民——这笔我们不得不从他们这里抢夺过来的给养。”只有俘虏了部族人,它们才能够得到引路的人。红军和这些引路人,结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人,出了藏区边界,还继续跟着红军前进。有一些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生,将来有一日他们回去时,会告诉他们的人民“红色汉人”与“白色汉人”之间是有分别的。

    ——《红星照耀的中国》

    1. (1) 文中说的情况发生在长征途中的那段路程?“红色汉人”“白色汉人”分别指什么人?
    2. (2) 在这段路程中红军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形不熟     ②决策不当     ③敌军追击     ④补给缺乏     ⑤群众误解

    3. (3) 从画线句子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感觉到了什么?
  • 10. (2020八上·昌黎期中)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题。
    1.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2. (2)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 。从以下答案中选出一项:
      A . 西安 B . 吴起镇 C . 瑞金 D . 延安
  • 11. (2020八上·湛江期中) 附加题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 , 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 , 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1. (1) 结合“内容呈现”中划线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2. (2) 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3. (3)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 12. (2020八上·宝应月考)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题目中“红星”象征着,这本书后来曾易名叫《》。
    2. (2)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真实地记录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作者可能报道了(_____)
      A . 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B .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 .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D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2. (2)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请你根据下面有关出身与家庭、外貌形象、童年经历的材料,分别写出材料中的“我”或“他”指的是谁。

      A.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叫马鞍场的村子里。我家是穷苦的佃农。为着一家二十口的生活,我们租了二十亩田。

      B .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髋骨突出。

      C.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爸爸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大家说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 14. (2020八上·永定月考)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 (1) 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如“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又如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的

    2. (2) 简答题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红星照耀中国》)

      上文“大迁移”是指什么事件?请简要写出作者斯诺在该书中对此事件的评价。

  • 15. (2019八上·内黄期末)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红星照耀中国》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卓绝的中国精神”。(写出两处即可)
    2. (2) 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 16. (2020八上·大冶期末) 阅读名著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甲)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A.      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它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它永不改变的信条。

    (乙)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B.        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锁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1. (1) 以上两段文字节选自名著《》,作者是法国作家,此书被誉为“”。
    2. (2) (甲)选段中的“A”是,(乙)选段中的“B”是
    3. (3)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为什么这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 17. (2020八上·黄冈期末)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甲)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乙)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人生还。

    1. (1) (甲)文画线句子刻画了毛泽东的性格特点。
    2. (2) (乙)文中,红军过草地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②,③
    1. (1) 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国(国名)记者……….(人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他”是国(国名)记者(人名)

    2. (2) 语段中的“他”是谁?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

  • 19. (2020八上·太康期末) 下面两句诗分别描绘了《水浒传》中的两位人物。此二人形象同中有异,请结合小说中的情节具体分析其异同点。

    (甲)江湖驰骋九州横,醉酒迎冈哮虎声。

    (乙)顽皮铸铁抖黑蓬,双斧捶尸乱骨横。

  • 20. (2020八上·淮阳期末) 名著阅读。
    1. (1) 《昆虫记》中所介绍的昆虫,都有令人惊叹的特殊本领。比如,螳螂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并且善于利用“”制服敌人;又如,的卓越建筑才能,远胜过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2. (2) 请以文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说为什么“《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 21. (2020八上·郑州期末)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法国著名戏剧家罗丹曾经评价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请任选一个角度 , 以《蝉》为例,结合你阅读《昆虫记》的体谈谈你的理解。
    2. (2) 借助下表中提供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部分目录,完成相关阅读任务。

      目录

      任务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①结合其中一个目录及其内容,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②回想与目录相关的内容,探究作者斯诺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 22. (2020八上·渑池期末) 阅读《昆虫记》,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昆虫记》用文学的笔调介绍昆虫,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2. (2) 假如你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你说说推荐的理由。
  • 23. (2020八上·舞钢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1. (1) 以上面文段为例,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写昆虫?
    2. (2) 巴金评价《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请结合以上文段内容,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在虫性中体现人性的?
  • 24. (2020八上·河北期末) 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 25. (2020八上·顺平期末)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1. (1)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客观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2.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A、B看作是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A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是原因之一。从A、B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文段中所说的A是(人名),从本段文字中可以看出A的最优秀的品质是

  • 26. (2020八上·曲阳期末) 《昆虫记》被誉为“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如果你向朋友推荐这本书,请写出两点推荐的理由。
  • 27. (2020八上·定州期末)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   )
      A . 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 . 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却十分的诚恳。 C . 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2. (2)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作品,曾更名为《》,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 28. (2020八上·安庆期末) 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
    1. (1)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为《》,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二是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红军的军事策略,四是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2. (2)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这里的“我”是(填人名)。
  • 29. (2020八上·徐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看到了吧,事实与寓言里虚构的形象完全相反。真正的求食者是A,胆大妄为,抢劫时毫不畏惧;而B才是自愿与别人分享果实的能工巧匠。还有一个更能说明角色颠倒的细节。在五六个星期欢乐的时光之后,这些歌者筋疲力尽,结束了生命,从树上掉了下来。尸体被太阳晒干了,路过的行人从上面踩来踩去,之后被一直在寻找战利品的强盗A撞上了。它们撕开这丰盛的战利品,肢解,弄碎,把它们变成碎屑之后运进储藏室。有些A,甚至在B还有生命体征,翅膀还在微微颤动的时候,就把它拖走,进行肢解。B当时一定很伤心。这种残忍的细节,体现了两类昆虫之间真正的关系。

    (选自《昆虫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1. (1) 选文中的A是,B是。选文提到的寓言是指写的寓言。
    2. (2) 联系整本书内容,说说选文提到的寓言中的A和B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结合选文内容概括法布尔眼中的A和B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①寓言中的A:

      ②寓言中的B:

      ③法布尔眼中的A:

      ④法布尔眼中的B:

    3. (3)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请结合选文,分析《昆虫记》语言的特点。
  • 30. (2020八上·无锡期末)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文字,完成填空。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体态颀长的青年军官,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他走过来,和气地问我:“哈啰,你在找什么人?”他说的是英语!我马上明白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 A。我和 A 聊了聊,并向他介绍了我的情况。随后,他便安排我今夜在百家坪住下,并让我 明早到他设在附近村庄的总部去。

    第二天早晨护送我到 A 的司令部去的,就是列宁儿童团的一个团员。司令部原来是一 个不怕轰炸的小屋,四面围着许多同样的小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住在那里,尽管他们是处 在战区中间,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个东路红军司令。我心里不由得想,红军能够这样不惹人注 目地开进一个地方,是不是红军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附近驻扎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破 坏农村的宁静。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 A 的首级,可是在 A 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 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 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 A 正伏案在看电报。

    选文中 A 是(人物) ,选文主要采用人物描写方法)来塑造 A 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1. (1) 阅读文字后答题

      “它先从猎物的颈部下口,当一只劫持爪拦腰抓住猎物时,另一只则按住后者的头,使膀颈上方断裂开来,于是,它便把尖嘴从这失去护甲的地方插进去,锲而不舍地唷吃开来,猎物颈部裂开了大口,头部淋巴已遭破坏,蹬踢也就随之停止,猎物便成了个没有知觉的尸体,它因而可以自由选择,想吃哪儿就吃哪儿了。”

      选段中的“它”是,除了选段中的这种昆虫,书中还写到了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的

    2. (2) 《寂静的春天》是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的指出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 32. (2020八上·锡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 , 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1. (1) 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作者在文中高度评价的“这个人”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的
    2. (2) 在作者看来,“这个人”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活力”或“异乎寻常的地方”?请围绕第三章的内容简要概括。
  • 33. (2020八上·沭阳期末)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丹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丹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1. (1) 寓言中的蝉看起来很懒惰,事实是这样吗?
    2. (2) 法布尔在《蟋蟀》一文中说“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请你谈谈蟋蟀之所以名声在外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