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1-09-23 浏览次数: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
  •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lǒng  zhào)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mí bǔ),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

    1. (1) 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

      锢   

      ②丑陋可

    2.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lǒng  zhào)

      ②(mí  bǔ)

  • 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阳树,。 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2. (2)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龟虽寿》)

  • 3. 根据下面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

    赵老师:李敏同学,学校把“端午诗会”安排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开始,你们节目组准备好了吗?

    李 敏: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计划明天下午再最后彩排一次。

    赵老师:那场地布置得怎么样了?

    李 敏:已经布置好了。就是学校报告厅有点小,要安排初三两个班级的同学自己带凳子。

    赵老师:星期五下午初三学生要完成中考志愿网上填报工作,所以这次活动他们不参加了。

    李  敏:那就没问题了。

    赵老师:好的。请你以学校团委名义写个通知吧,让初一、初二师生准时参加活动。

  • 4.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1) 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                                   

    2. (2) 下面是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副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填写字母)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上联:下联:

    3. (3) 如果让你把上副对联贴在凉都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

      左联:   右联:

二、阅读
  • 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从景物描写和思想感情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2. (2) 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千古壮观”之景。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欣然起行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老夫发少年狂

      ④日冯唐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3.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4. (4) 从【甲】【乙】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诗文内容回答。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①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600多年前,陈王廷在秉承家传长拳的基础上,参考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中医的《经络学》,创编了太极拳。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

    ②此后的300多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陈王廷后代陈长兴将太极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陈长兴还打破了“太极拳不传异姓”的家规,教出了第一个异姓徒弟河北杨露禅。之后杨露禅开创了河北杨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开始走向全国,并逐渐演化成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1978年,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③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双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

    ④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功,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深受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道法自然,人们习练时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生命与大自然静持交流,在喧嚣的世界里,体会一份独特的恬淡与宁静。

    ⑤几百年来,极具丰厚文化底蘊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太极拳也正用它那特有的艺术性的语言,把我们的生活演绎得更精彩、更富有诗意。

    1. (1) 从第①段看,太极拳拳法的特点是什么?
    2. (2) 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开枝散叶”在文中的含义。
    3. (3) 分别指出下面三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横线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②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

      ③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

    4. (4) 从第④段看,人们习练太极拳有哪些好处?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手中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1. (1)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
    2. (2) 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 描写,突出了天气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辛。
    3. (3) 阅读第⑧⑨段,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父亲踩空了,心里很害怕,在回答“我”和母亲的询问时,为什么还带着笑意?

      ②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

    4. (4) 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5. (5)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三条理由。(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
  • 9.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题。
    1.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2. (2)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 。从以下答案中选出一项:
      A . 西安 B . 吴起镇 C . 瑞金 D . 延安
三、写作
  • 10. 请以“你   ▲    的样子,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