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石市2021年3月理科综合物理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3 浏览次数:17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 . t1-t2 时间内甲为静止状态,t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 . 0-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D . t3-t4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 2. (2020八上·潜山期末) 医者仁心,逆行而上。下列一些医护工作者的做法和用到的器械中都包含着相关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牙科医生常常需要把小平面镜放到火上烧一烧才放入患者的口中,目的是为了消毒 B . 耳科医生检查耳道时需要在头上戴一个凸透镜,目的是要将目光会聚到耳道 C .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因为听诊器能增大声源振动的幅度,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D . 在人群密集区域,医生用体温枪快速检测行人的体温,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强
  • 3.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压锅可以快速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低,因此水可以更快沸腾 B . 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上出现白色颗粒,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 C . 舞台喷洒千冰,干冰先升华后液化从而产生烟雾 D . 冬天寒冷的北方,测量室外气温时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太高
  • 4. (2020八上·濉溪期末) 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的像在A的上方,在下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5. (2020八上·卢龙期末)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小孔成像形成的 B .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 .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 6. (2021·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 .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 .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 7. (2020·青岛)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 8. 如右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A . M一定带负电 B . M一定带正电 C . 摩擦时,L失去电子 D . 摩擦时,L得到电子
  • 9. (2020·广安)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电压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 电压表示数变小 D .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 10.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实验,将R1、R2 两电阻丝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且R1>R2;瓶内装入等质量的煤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瓶内选用比热容较小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 . 该装置可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C . 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D . 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只需将一个烧瓶内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即可
  • 11. (2017·苍溪模拟) 小椿同学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下面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对于下列四个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有( )

    ①甲图实验现象说明了动圈式话简的工作原理

    ②乙图实验探究的结论是:材料长度均相同的导体,粗导体的电阻大,细导体的电阻小

    ③丙图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④丁图中开关闭合导体ab向左运动,若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导体ab运动方向不改变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作图题2题共5分,填空题3题共12分,实验题3题共21分,计算题2题共18分)
  • 13. 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A点的位置,并作出其光路图。

  • 14. (2020·黔东南) 如图所示已画出永磁体与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中的一条。请标出:①磁感线的方向:②在括号中标出电源右侧的极性(用“+”或“-”表示)。

  • 15. “新冠”防控期间,为了缓解长时间戴口罩的不适,小明用卫生纸垫在口罩挂耳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口罩对耳部的压强;医护人员戴防护面罩会起“白雾”,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热过程。老师给小红测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红的体温是℃,老师没有甩动体温计,马上又去测小明的体温(实际体温37℃),测出的结果为℃。

  • 16.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携带着质量是1731克的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返回器落入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很快,与空气剧烈摩擦,使返回器表面温度很高,返回器内能(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这是以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在这个过程中返回器的机械能不断(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7. 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将此灯泡与定值电阻R接入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5W,则电源电压是 V; 再闭合S1 ,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则R的阻值是Ω;通电1min,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能是J。

  • 18. (2020八上·盐田期末)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会变强;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会变弱。

    1. (1) 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水透镜的、烛焰和光屏三者中心在,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 (2) 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 (3) 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 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随着实验的进行,同学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重新成在光屏中央,他把凸透镜调。(填“往上”或“往下”)
  • 19. 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 . 向右移动游码 C .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 (3) 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cm3
    4. (4) 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g。
    5. (5) 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g/cm3 ,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纯酒精”或“水”)。
  • 20. 在“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功率是否相同”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U恒为8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2A”小灯泡额定电压U额=2.5V,额定功率小于1.2W,两个阻值分别为10Ω、20Ω的定值电阻R0可供选择。

    1. (1) 为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有一较大的调节范围,小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物电路的连接。
    2. (2) 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随电压的增大而(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实验 数据还可以判断出,小聪在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R0=(选填“10Ω”或“20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1.0

      1.5

      2.0

      2.5

      3.0

      电流/A

      0.24

      0.32

      0.38

      0.44

      电功率/W

    4. (4) 完成实验后,爱动脑筋的小聪又想了一种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所用电压表量程为0~15V,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将开关SI拨至“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

      ②滑片不动,再将开关S1拨至“2”, 读出电压表示数U0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用U、U0、R0表示)。

      若实验步骤②中,在将开关拨至“2”时,不小心将滑片向右移动了少许,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出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21. (2020八上·南宁期末) 如图甲所示,一个容积为500cm3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先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直至注满,电子秤的示数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再将一个质量为216g的铝质空心小球缓慢放入容器中,小球浸没并沉底;当液体停止溢出后,测得容器、容器内剩余液体和小球的总质量为816g,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 求

    1. (1) 容器的质量;
    2. (2) 液体的密度;
    3. (3) 小球的体积;
    4. (4) 小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 22. 初三1班教室里有一款饮水机,其工作电路可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的电路。S是温度控制开关,根据饮水机内水杯中水温的变化自动切换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R1、R2是加热管的电阻(不考虑阻值受温度变化影响),它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900W

    保温功率

    20W

    水杯容量

    0.6kg

    1. (1) S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工作状态。R2的阻值是Ω。
    2. (2) 水杯中装满20℃水时,饮水机正常工作,加热多长时间可将水烧开?[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当时气压设定为1标准大气压,不考虑热损失]
    3. (3) 最近一次使用时, 加热管R1损坏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电位器(相当于滑动变阻器,以下称为变阻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控制加热管R2的发热功率,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将滑片从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随电流I关系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①求R2的发热功率范围。

      ②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多大?

      ③简述:这种设计方案有什么不妥之处(指出一种合理的不妥情况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