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更新时间:2020-08-01 浏览次数:15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河北模拟) 十月革命后,西方资产阶级政府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取缔血汗工厂。这反映了(   )
    A . 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 .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C . 十月革命迫使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一些改良 D . 十月革命推动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2. (2020·模拟) 在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 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 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 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
    A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B . 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C . 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D . 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 3. (2019·宿州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十月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据此,作者认为十月革命(   )
    A . 在一个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 形成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世界新格局 C .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D .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描绘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蓝图
  • 4. (2019·芒康模拟) “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上述认识的历史背景是(   )
    A .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 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 .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
  • 5. (2019·黄冈模拟)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A .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C .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 无产阶级和平夺权胜利在望
  • 6. (2019·江门模拟)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A . 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 .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 .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 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 7. (2019高三下·石家庄模拟)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乡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退出国际战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要求 B . 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 . 苏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D . 沙皇专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社会发展
  • 8. (2020·菏泽模拟) 某同学进行知识梳理时,列出了反映世界某一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见下表),如果再增加一个事件可以是(  )

    A .  十月革命爆发 B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C .  古巴导弹危机 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9. (2020·南京模拟)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载:“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20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这次起义(    )
    A . 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 B .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 . 宣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 .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10. (2020·湖南模拟) 二月革命后,列宁动身回国,他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写道:“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但“有可能使俄国革命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级阶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落后”的俄国仍然是封建农奴制国家 B . “落后”使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取得胜利 C . 列宁基于国情对俄国革命有了正确定位 D . 二月革命揭开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序幕”
  • 11. (2020·湖北模拟) 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敬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    )
    A . 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 . 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C .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D . 为新经济改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 12. (2020高三下·如皋月考) 《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   )
    A .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 13. (2020高三下·长沙月考) 列宁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只要把苏维埃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就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表明当时(   )
    A . 临时政府已经失去了民众支持 B . 列宁对革命形势认识有局限性 C . 工兵代表苏维埃实际掌握政权 D . 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14. (2020高三下·扬州月考) “3月10日,游行人数增至25万人。几乎所有工厂都停工,连商店也关了门。成千上万各色衣着的人涌上彼得格勒街头。最令人注目的是,众多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小官员甚至军官们,也加入了游行队伍……第二天,首都市区开始爆发战斗,革命队伍越来越壮大了。”材料所述事件(    )
    A .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B .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 开创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 . 成功推动俄国的民主化进程
  • 15. (2019高三上·重庆月考) 20世纪初的沙俄正处在一片混乱中:工人的游行示威和罢工活动蔓延全国,学生的抗议和罢课活动也愈加频繁;农村地区时而发生的农民暴动使得时局更加严峻。这一骚乱(   )
    A . 是政府改革不彻底的产物 B . 表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C . 打断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D . 使俄国政府放弃了在亚洲的扩张
  • 16. (2019高三上·临渭月考)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A . 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B .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 . 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D .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17. (2019高三上·邻水月考) 1919—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
    A . 向中国输出革命 B . 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C . 传播马克思主义 D . 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 18. (2019高三上·长春模拟)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短短八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 . 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 . 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俄国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
  • 19. (2019高三上·宁江月考) 列宁在1917年8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列宁意在强调(   )
    A . 俄国参加一战嬴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 B . 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 C . 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D .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 20.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A .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严重威胁 C . 西方国家对苏俄政策的借鉴 D . 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 21. (2019高三上·鹤岗月考) 俄国学者苏汉诺夫指出: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
    A . 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 . 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C . 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D .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 22. (2019高三上·东辽月考) 有人说“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历史的引领者”是指(   )
    A . 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 . 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C . 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D .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 23. (2019高三上·六安月考) 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 . 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很频繁的原因 B . 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 . 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 . 如果无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 24.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
    A . 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 B . 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 C . 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 D . 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25.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1917年,土耳其的一家地方报纸写道:“这是俄国人民的行动,将来某一天会变成一个太阳并照亮全人类。”而美国的芬兰矿工移民中“一提到列宁的名字心就颤动不已”。在几乎无人知道俄国在哪里的古巴,烟草公司组成了“苏维埃”。这些现象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
    A . 鼓舞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B . 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时代 C . 为俄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D . 促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
  • 26. (2019高三上·诸暨月考) 列宁起初认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由于临时政府无能,以及他们所奉行的反革命反人民的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机,使俄国始终都找不到出路。这表明(   )
    A . 苏俄工农联盟趋于稳固 B . 和平夺取政权符合现实国情 C . 彼得格勒群众基础广泛 D . 武装夺权政权成为不可避免
  • 27. (2019高三上·宾县月考) 前苏联学者瓦列里・帕乌里曼在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的学术专著中指出:“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首都夺取政权只是在其规模宏大的进程上的一个环节(尽管是重要的),这个进程在1917年之前很早就开始了。”这说明十月革命(    )
    A . 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 . 在首都起义带动下迅速成功 C . 以夺取政权作为革命的基础 D . 以布尔什维克党为领导核心
  • 28. (2019·海南) 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 . 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 . 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 . 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 . 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 29. (2019·天津)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 .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 30. 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 . 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 . 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 .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 . 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 31. (2017·江苏)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 .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 32. (2014·海南)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 . 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 . 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 . 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 . 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 33. (2012·海南)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 .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 . 临时政府已日益陷入困境 C . 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 . 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 34.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 . 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 .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 .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 . 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 35.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 .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 .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 .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 .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材料分析题
  • 36. (2020·浙江)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三: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 (3) 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 37. (2020·菏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7-1937年苏俄研究主题统计简表

    类别文章总篇数研究主题文章篇数


    978苏俄革命96
    政治制度77
    政治组织34
    政治人物61
    政治思想76
    政权201
    政党139
    军事、国防70
    外交150
    法律74


    1334财政49
    工业110
    农业235
    商业13
    外贸66
    计划经济314
    消费协作134
    新经济政策65
    银行货币51
    综合297




    323儿童15
    妇女104
    工人26
    农民38
    青年9
    综合131
    教育262
    思想69
    文化297
    中国与苏俄216
    总数3479

    下图是中国知识界苏俄研究趋势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7—1937中国知识界研究苏俄的基本趋势及主题,并说明原因。

  • 38. (2020·模拟) 从总体的方面来看,首先要根据社会性质断限,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阐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 规律。从具体方面来说,比如从某一性质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则必须从经济状况、政治状 况、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作综合考察,以确定其本身的断限。

    ——摘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选择材料中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或者对外关系的任一个角度、去对世界近代史进行断限并 阐明理由(断限:确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即上限、下限)。(要求:断限清晰、史论结合)

  • 39.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关键时间段和关键时间点常常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1800年间,全世界所有处于温带地区的主要文明,包括欧洲、中东和中国,都经历了类似的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并在17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两次达到顶峰。17世纪中期的社会混乱尤其恐怖,其后果就是使得统治者们更为关注如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即没有宅们赋予其名称的那些事物和观念),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1848年之间的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如何去构想人类历史上自从发明了农业和冶金术,发明了文字和城邦以来,那遥远的时代的最伟大变革?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三:关于世界现代史始于何时,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1917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二种认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有的学者提出:“1914年才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分界线,才是近代历史与现代历史的分水岭。1914年远比1900年重要。”

    ——据李世安《世界现代史》等整理

    1. (1) 以中国和英国为例,列举17世纪中期“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的史实,并指出两国为“保证社会稳定”所作的制度选择。
    2. (2) 根据材料二中列举的词汇,概括1789—1848年之间欧洲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
    3. (3) 材料三中关于现代史开端的三种观点所依据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 40.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从总体的方面来看,首先要根据社会性质断限,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阐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具体方面来说,比如从某一性质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则必须从经济状况、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作综合考察,以确定其本身的断限。

    ——摘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请从材料中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对外关系中选择两个角度,对世界近代史进行断限并阐明理由(断限:确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即上限、下限)。(要求:断限清晰、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