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2020年高考历史名师仿真模拟联考试卷十

更新时间:2020-04-30 浏览次数:17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从上古时期至周代晚期,当权者的政治观念便是所谓的“天命观”,把“上天”看作一切事物命运的主宰,但管仲在施政中提出“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表明(   )
    A . 天命观失去其神圣的统治地位 B . 管仲对孟子仁政思想有所继承 C . 管仲在政治上提高了人的地位 D . 管仲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2. 唐代宰相地理分布表(部分)

         地区

    时间

    关陇地区

    山东地区

    荆襄、淮南、江南

    岭南、巴蜀、河西

    籍贯不明

    总数

    高祖时期

    10

    3

    1

    0

    0

    14

    太宗时期

    11

    11

    5

    0

    0

    27

    高宗时期

    15

    21

    10

    1

    0

    47

    武后时期

    31

    30

    10

    0

    4

    75

    注:关陇和江南地区的宰相几乎全为高门士族出身,庶族出身的宰相多来自山东地区。

    上表反映出唐代(   )

    A . 江南士族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B . 宰相的权力逐渐被分散弱化 C . 关陇集团政治力量日益强化 D . 选拔任用宰相更加注重才能
  • 3. 宋代的包装上出现了带有广告形式的文字和商标图形,在金箔包装纸上留有特殊墨色印记,标明店址;出土的宋代磁州窑瓷器中有书写“赵家美酒飘香”的酒坛和“长生不老”的药瓶。包装在宋代获得发展是因为(   )
    A . 富商大贾操纵包装行业 B . 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C . 要防止假冒产品维护信誉 D . 政府鼓励发展商业经济
  • 4.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先进技艺的运用促使服装面料、色彩以及图案有了新的发展,为服饰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前提,一时间形成了北方服饰仿效南方尤效秦淮的情况,改变了原来四方服饰仿京城的局面。据此可推知(   )
    A . 北方政治中心的辐射力不断下降 B . 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C . 江南地区产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D .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
  • 5.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册封了大批高级女官,如天王府有女丞相12人,女指挥官72人。传令“妇女不准缠足”,提倡“夫死再嫁”。而1857年颁布的《天父诗》中宣称“只有媳错无爷错”,《太平礼制》中也强调妇女以贞节为贵。这说明太平天国(   )
    A . 重视女性的思想解放 B . 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矛盾性 C . 发挥妇女参政的作用 D . 摆脱了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
  • 6. 严复把《国富论》译为《原富》,并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出版。书中反对清政府的官办做法,认为民之生计,宜听民自谋,经济自然秩序就是竞争,“大生财能事”就是以最少的工力生产最多的物品。严复翻译《国富论》(   )
    A . 主要是为了介绍西方的经济理论 B . 进一步证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性 C . 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 主张官督商办的经济发展范式
  • 7. 1943年薛暮桥在中共山东分局要求下作了有关土地政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既要减租减息,还要交租交息,要逐步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欢迎收租地主向经营地主转化,支持农业副产收入和运输贩卖等。薛暮桥的报告(   )
    A . 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体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 试图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 表明中共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 8. 1949年春,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起担负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据此可知(   )
    A . 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共的领导 B . 民主党派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 C . 民主党派仍具有在野党的特性 D .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已正式确立
  • 9. 英国学者梅因指出罗马早期的契约是耐克逊制度,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协议,债务人通过铜块和秤式将自己置于债权人的控制之下,若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直接用锁链拘禁债务人。这一现象说明(   )
    A . 契约从交易仪式中演化而来 B . 耐克逊制度有强烈的人身色彩 C . 契约的本质是维护私有财产 D . 契约与物权呈现出分离趋势
  • 10. (2019高三上·湖北月考) 伊拉斯谟在16世纪初写的《愚人颂》中说:人生的幸福由“愚人”提供,快乐是“愚人”的调味品,“无知是最幸福的生活”。宗教狂和迷信狂不是真正的“愚人”,“愚人”对他们表示愤慨。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 伊拉斯谟的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B . 封建贵族对普通民众的压制 C . 人们改变了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D . 人们对于宗教权威的极大不满
  • 11. 1873—1929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与时任总统所属党派表(部分)

    时间

    关税平均税率(%)

    时任总统所属党派

    1873-1883年

    42.3

    共和党

    1895-1897年

    41.6

    民主党

    1898-1909年

    47.3

    民主党

    1914-1922年

    28.3

    民主党

    1923-1929年

    38.2

    共和党

    注:1914—1921年时任总统属民主党,1922年时任总统属共和党。

    据上表可知美国(   )

    A . 关税政策取决于两党力量的对比 B . 民主党倾向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 . 对外贸易政策具有鲜明的党派性 D . 高关税政策易阻碍国内经济发展
  • 12. 十月革命后,西方资产阶级政府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取缔血汗工厂。这反映了(   )
    A . 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 .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C . 十月革命迫使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一些改良 D . 十月革命推动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 –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鸿章说:“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招商局和怡和、太古(注:外国公司)三家公司于1877年签订了“齐价合约”,规定“共同议定主要航线的统一运价,出现新的竞争者时,三家公司共同对抗之”,结果“增减运价,推行航线,悉受洋商操纵”。 1893年各公司所拥有的船舶吨位数与1877年相比,怡和增加了将近1倍,太古增加了3倍多,而招商局反而有所减少。

    ——摘编自汪熙《从轮船招商局看洋务派经济活动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日本自开放港口以后,沿海贸易和大规模运输主要依靠外国船只……日本明治政府企图剥夺各藩经济上的独立性,政府将自己所拥有的船只出租给三菱公司,并发给补助金……1875年6月,政府为了与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对抗,8月开辟了上海航线,把13只官船无偿地交给三菱。当时日本共有轮船149只、42 304吨位,其中三菱占有45只、31 000吨位。

    ——摘编自《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航运业的特点,并分析其相似的历史背景以及产生的不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决定中日航运业不同命运的主要因素。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诺斯论述制度的路径依赖的作用机理是在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不是获得足够的资本和技术,而是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以及正确使用资本和技术的问题,也就是制度问题。一个有效的制度能使资本和技术容易获得;而一个无效的制度,不仅不能形成资本和技术,而且已有的资本和技术也不会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他考察西方世界历史后得出结论,经济增长的历史和产权体系演变的历史分不开,产权的变革是产业革命以及作为其重要标志的技术革命的真正原因,是西方兴起的奥秘。

    ——摘编自马耀鹏《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要义探析》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转型与社会发展”自行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清政府已着手改革科举,除立即废除武科外,下令从明年开始文科乡试、会试均试策论,不准用八股程式。与此同时,选派人员出国游学,重开京师大学堂,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各种职业教育学堂和女子教育学堂。1902年制定了新的学制,制定建立新教育体系的蓝图。这些措施促进了新式学堂发展,实际已将年轻一代的教育逐步转移到新的轨道上。1904年,清政府决定用逐科(三年一科)削减名额的办法,十年内完成新旧教育的交替。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等联名上奏,要求立即废除科举。清政府批准了这个建议,一举解决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废除一个沿用了一千多年关乎整个知识阶层的制度,一旦作出决定,倒出乎意料地顺利。除新教育已逐步生长外,1906年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的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1905年开始,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这些措施解决了新旧教育的衔接问题。改革过程非常平稳,没有什么震动。

    ——摘编自《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 (1) 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中东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成为美苏争夺的一个重要对象。美国的中东政策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调整阶段。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为排挤英法势力曾笼络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建立自己的霸权。在1948年、1956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敦促其停火撤军。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社区,美以合作越来越密切,逐步发展成一种准军事同盟的关系。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三次中东战争时,美国完全站在以色列一边,将以色列的胜利视为美方的胜利。

    在战争中,以色列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胜利,夺取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却遭受惨败。1967年,13个阿拉伯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喀土穆会议,达成的协议中包括:保证继续对以色列展开斗争以及“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直接谈判,不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

    ——摘编自张熠《从第三次中东战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调整后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影响。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邹容1885年生于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1891年入私塾,十一二岁就已熟读四书五经。维新运动高涨之时,邹容接触到以“新学”“西学”为主的书,他萌发了蔑视封建文化的意识,1902年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著作,同时他还参加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1903年俄国违约,妄图独占东三省。上海人士通电“拒俄”,邹容积极参与集会和拒俄义勇队的操练。在这种形势下,邹容写成《革命军》一书,书中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邹容所撰《革命军》风行国内外……销售达110万册,对鼓动清末革命高潮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久因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而在上海英租界入狱,1905年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陆军大将军”衔。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邹容撰写《革命军》的背景及意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邹容进行简要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