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安顺模拟) 1950年,刘少奇指出:“在(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地区,普遍地召集了县、区、乡三级的人民代表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农民积极分子已大批产生,已有三万八千多个乡政权实行了改造……农民协会应该成为土地改革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执行机关。”由此可知,土地改革的推行(     )
    A . 依赖中央政府的指令推动 B . 由乡村精英阶层主导实施 C . 推动了基层民主和政权改造 D . 旨在没收地主阶级私有土地
  • 1. (2025·安顺模拟) 韩非指出:“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旨在强调(     )
    A . 中央集权的合理性 B . 以法治国的重要性 C . 法不阿贵的危害性 D . 道德教化的必要性
  • 1. (2025·安顺模拟) 元成宗时期,监察御史李元礼上疏说,“今朝廷不设谏官,御史职当言路,即谏官也”。泰定帝即位后,再次重申“朝廷天下之事,宰相可行之,台谏可言之”。元御史台言事,可“实封言事”,即御史进奏谏言,“实封”直达天子,须至御前开拆。这反映了元代(     )
    A . 国家管理能力提高 B . 政治决策趋于透明化 C .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D . 监察机制精简而高效
  • 1. (2025·辽宁模拟) 1959年3月党中央在郑州会议上确定了“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十四句话。这一政策的提出(     )
    A . 推动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调整 B . 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C . 源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D . 落实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方针
  • 1. (2025高三下·湖北月考)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及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生产及农业税征收情况(单位:亿公斤),其中有关表格数据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比率

    一五时期

    8017.8

    933.21

    11.6%

    二五时期

    6983.2

    833.32

    11.9%

    ①二五时期农业发展深受当时经济战线“左”倾影响,是农业税税率较高原因之一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推动农业的发展

    ③一、二五时期,农民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付出重大牺牲

    ④二五时期相对一五时期农业产量降低,主要受国际局势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5·湖南模拟) 下面是两首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谣。据此可推知,明清时期(       )

    歌名

    诗词

    赤日炎炎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迎闯王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A . 封建统治暗含着危机 B . 文学创作脱离了现实 C . 西方启蒙思想冲击理学权威 D . 清朝时期满汉矛盾尖锐
  • 1. (2025·湖南模拟)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
    A . 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B . 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 . 秦统一后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 . 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 1. (2025·湖南模拟) 历史记忆的载体多样多源,历史试题则用它独有的方式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表列举了近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的部分历史(史地)类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代

    试题来源

    试题内容

    1922年

    北京大学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均为世界文明古国。何以均发源于大河流域地方?试言其理。

    1927年

    交通大学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我辈青年有志救国,究应取何途径为上策,试各述所见。

    1935年

    浙江省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试略述唐高宗时与明神宗时,中国对日本发生冲突之由来与结果。略述东晋与南宋两次民族迁移之由来与其影响。

    1941年

    国立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及西南联合大学

    四校联合招生考试史地类试题

    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依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试列举其名。

    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

    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1956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

    在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里,提出了什么样的土地改革方案?这个方案为什么不能实行?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为什么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1986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

    举例说明在十九世纪晚期,科学成就应用于工业,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1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有何重要意义?

    ——整理自《民国老试卷》《试题里的历史记忆:事实·观念·情怀》等

    提取任一时期材料所示历史试题反映的时代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提取时期可以是一年或几年,需明确写出所选时间和主题,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1. (2025·湖南模拟) 下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A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 B . 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 . 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D . 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 1. (2025高二上·望城期末) 1945年杜鲁门说“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这一认识上的变化(     )
    A . 意味着美国已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 . 推动了中美关系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C . 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 D . 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