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我国某科研团队用钯基电催化剂将有机物甲转化成航空油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B . 反应方程式中 C . 甲能使溴水、酸性溶液褪色 D . 乙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后,再通 , 可获得大量纯碱 B . 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有气体单质生成 C . 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工业上用Na与的水溶液反应制Mg D . 煤中含有苯、甲苯等芳香烃,通过煤的干馏可获得苯、甲苯等芳香烃
  • 1. 氮化硅可用作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由石英砂和原料气(含和少量)制备(粗硅中含Fe、Cu的单质及化合物,高温氮化时杂质未参加反应)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还原”时焦炭主要被氧化为 B . “高温氮化”时作还原剂 C . “操作X”可将原料气通过灼热的铜粉 D . “酸洗”时,“稀酸Y”选用稀硫酸
  • 1. 5月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下列“嫦娥六号”所使用到的材料中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 . 主体框架——钛合金 B . 光学望远镜——高致密碳化硅特种陶瓷 C . 国旗——高性能芳纶纤维 D . 降落伞的绳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 1. 碘酸钾是常用的食盐加碘剂。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碘酸钾的制备。

    方法一: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先用高锰酸钾制备氯气,再用氯气氧化碘化钾得到碘酸钾溶液,最后经一系列步骤得到碘酸钾产品。

    方法二:采用如下图实验流程,直接用高锰酸钾氧化碘化钾得到碘酸钾溶液,再经一系列步骤得到碘酸钾产品。

    已知: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溶于乙醇。

    1. (1) 方法一中,装置A中导管a的作用是。装置B中的试剂为
    2. (2) 氯气氧化碘化钾得到碘酸钾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4. (4) 方法二所得产品碘酸钾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a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作为待测液,取25.00mL该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稍过量的碘化钾,用适量的盐酸酸化后,盖紧瓶塞,置于避光处3min,当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少许指示剂,用c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已知:

      ①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填序号):→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开始滴定。

      A.烘干   B.用蒸馏水洗涤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用洗耳球吹出润洗液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G.记录起始读数   H.检查是否漏水

      ②滴定指示剂宜选用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③产品碘酸钾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cV的表达式表示;]

  • 1. NiO的晶胞示意图如题图甲所示。存在“缺陷”的氧化镍晶体()如题图乙所示(一个空缺,另有两个被两个所取代,其晶体仍呈电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 . NiO晶体中每个周围与它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有6个 C . 某氧化镍()晶体中的个数比为1:11,则 D . NiO晶体中与一个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构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正四面体
  • 1. 是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菌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第一电离能:N>O>S B . H-N-H键角大小: C . 中,提供空轨道,作配体 D . 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 1. 镍、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以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含少量FeO、、CoO、BaO和)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态Co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 (2) “滤渣Ⅰ”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 (3) “调pH”过程中生成黄钠铁钒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萃取”时需充分振荡,目的是。“萃取”和“反萃取”可简单表示为:。在萃取过程中加入适量氨水,其作用是。“反萃取”需要往有机层中加(填试剂名称)。
    5. (5) 常温下, , 若起始时 , “沉钴”过程中应控制pH<
    6. (6) 在空气中能受热分解,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起始的质量的比值(剩余固体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固体置于热解装置中,通入空气流,在℃(填范围)煅烧至恒重即可得到。由制备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 1.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验证漂白性

    制备

    保护铁件

    A . A B . B C . C D . D
  • 1. 已知反应:。在一定压强下,按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W的关系,图乙表示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 B . 图乙中,A线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C . 温度为时,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为25% D . 若在恒容绝热的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