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活动四:闲聊中话语文;阅读《岁暮》这首诗,完成下面的对话。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末,这一年正好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走向没落。当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诗的颔联以① “”和“”来借代战争,一个“犯”一个“动”,写出诗人听到敌人入侵后内心的强烈冲击。

    首联中“岁暮”应该是有多层的含义,结合全诗,你是如何理解的?

    是的,我觉得②

    律诗小知识: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 1.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如何看待影视作品对于原著的改编”的讨论,小语邀请同学们一起参加这个讨论。以下是小语收集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夹,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夹

    【材料一】

    作家谈改编

    一方面,我的作品本就不适宜改编;另一方面,影视有时候会起到坏作用,可能会让作者本人失掉更多读者。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刚发售那会儿狂卖了400多万册,电影上映后小说销量急速下降,电影的差口碑反而影响到小说的行情。

    ——余华

    电影是小说的远房亲戚。远房亲戚常走动是正常,但不常走动,则更为正常。

    ——苏童

    我不太希望人家把我的长篇小说改成电视剧。你们想要拍成电视剧,我可以写原创的剧本,不要找人去改我的长篇小说,最后改得牛头马面,失去了文字的味道。

    ——严歌苓

    改编应该也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生活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原封不动地照抄原著的对话和场面是写不好的。如果自己不熟悉生活,只根据小说中提供的生活来改编剧本也是不行的。

    ——曹禺

    【材料二】

    网友说改编

    精选留言

    微笑向暖344

    文化传播的主导手段已经由影视媒介所主导,声像挑战文字、视听取代思考、影视取代小说,改编也是文学作品的出路。

    乐观向上133

    如今“触电”的作家越来越多。同时,影视作品对作家的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家林白就在小说的叙事方法上借鉴了一些电影的手法,使其在叙事上跳开了线性叙事,在意识流动中构造出心理化场景。

    yoyo122

    大部分影视作品的时长被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而用这么短的时间对文学作品表达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叙述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都是把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改编,而这就会与原作出现很大差异,更多是满足消费文化的需求,所具有的文学性基本上没有体现。

    心想事成93

    编剧水平再高,都无法抹平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

    【材料三】

    经典源改编

    《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而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是历史真实人物。该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辛德勒的名单》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该片曾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27届华鼎奖中国最佳影片奖、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改编作品奖。

    1. (1) 以下是同学们对材料的解读,其中合理的一项是(   )
    2. (2)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原著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利与弊。
    3. (3) 小文最近喜欢在各平台看“一口气看完一部名著改编影视”的短视频,还和小语说,看名著太浪费时间。如果你是小语,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给予回应。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各类广告里、影视作品中、日常闲谈间,处处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在于用心,凡事都如此。用心,是阅读时专注的眼神;用心,是奔跑时不停的脚步;用心,是劳动时忙碌的身影……

    请以“用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可抒情,可议论。

    要求:⑴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⑵不少于500字⑶不得抄袭、套作;⑷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 1. 【认识广告】同学们,什么是广告呢?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而告之,向社会广大公众告知某件事物。在中国,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实物广告。人们兜售商品时,通过yāo□喝来吸引买主,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以吹箫管之声招生意,这就是叫卖广告。招牌是广告的另一种类型,有横招、竖招,或在门前牌上或在屋檐下。不少招牌还yùn□藏着许多人文故事,成为我国一大文化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电视广告随之亮相。

    1. (1) 在□内填写正确的汉字。

       ②

    2.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①招A.lái        B.lǎn

      ②牌A.fāng        B.fǎng

  • 1. 阅读《卖蒜老叟》,完成下面小题。

    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 , 走告杨。【1】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 , 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 , 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2】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央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____。【3】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叟:指年老男子,老头。②堵:墙。③揶揄:嘲笑。④大骇:十分惊讶。⑤许:左右。⑥垂死之年:临近死亡。⑦立誓券:立下发誓的契约。⑧养息:将养身体,休息。⑨卒:最终。

    1. (1) 根据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课内迁移法

      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⑴旁而揶揄之

      字典查阅法

      解释:①精心;②精神;③精通;④精华

      于拳勇(填序号)

      成语联想法

      不疾不

      徐徐负蒜而归

      字体溯源法

      “走”的甲骨文字形 , 像一个人摆动双臂、迈开大步奔跑

      ⑷众大骇,告杨

    2. (2) 小语和小文共同制作了“互动手札”,请同学们帮助他们一起完成。

      互动手札

      【揶揄】示例:噢哟!这点本领也值得如此嘚瑟哩!

      【A】曰

      【笑】

      【大怒】

      (B)

      【傲】曰

      【愈怒骂】

      ⑴摘录文中关键字,完善【C】【D】【E】处情节

      ⑵参考示例,揣摩(B)处人物心理

      ⑶在【A】处添加一个修饰语气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3. (3) 故事结尾没有交代围观群众的表现,请联系划线【1】【2】句,在【3】处用第三人称想象并描绘群众表现。
    4. (4) 综合研读,你做完了2-3题的阅读后,发现读出人物形象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写出两点即可)
  • 1. 【匹配广告】小语为外婆家的面馆拟了广告词,上联“人生似面细嚼慢咽条条顺”,下列哪项可与之对仗成为下联(   )
    A . 童叟无欺诚心实意人人夸 B . 宾至如归嘘寒问暖顿顿香 C . 世事如棋远瞩高瞻路路通 D . 富贵浮云想方设法天天乐
  • 1. 活动二:影视里观语文

    A.创业史“不要用眼泪告别,同志们,让我们用欢笑来迎接胜利!”

    B.骆驼祥子“祥子,你买车的钱攒了多少?”

    C.红岩“不!我哪怕就在房檐底下蹲一夜哩,也要节省下这两角钱!”

    1. (1) 观察上面影视剧照,判断图中人物分别是谁?

      A是

      B是

      C是

    2. (2) 当地融媒体准备推出一条《人物·专栏》的短视频,你会推荐以上剧照中的哪一位,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人物·专栏》简介:

      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文学作品或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思想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人们。

      我推荐(填字母)理由是

  • 1. 【诗词广告】观察下表,将横线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作者

    作品

    广告词

    适用广告场景

    佚名

    《木兰诗》

    ,寒光照铁衣。

    朔风凛冽的大漠

    王维

    《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

    幽静惬意的竹林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深夜悠扬的笛声

    岑参

    《逢入京使》

    马上捎口信道平安

    韩愈

    《晚春》

    群芳争艳万紫千红

    探究结果

    在广告宣传中,古代诗词的运用可以使广告更有韵味和感染力。

  • 1. 活动三:舌尖上品语文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③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A】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⑦【B】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⑧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⑩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⑪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⑫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⑬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⑭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 (1) 梳理文章内容,补充完善作者与老人的交往经历。

    2. (2) 分别赏析文中【A】【B】两处划线处老人的形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 (3) “木鱼声”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的作用。
    4. (4) “以小见大”是林清玄散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阅读下面网友评论,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瑞文网网友:

      林清玄的散文多取材身边的小人物,有流浪汉、街头艺人、小商贩、种树人等,用他独特的视角关注这些小人物,从他们身上发掘人间的真善美。林清玄正是用他独特而真实的笔触和眼光来写这些普通的小人物,呼唤起人们内心最美好的情感,从而引领读者感悟人间最淳最美的人情,享受人间淳美带来的温暖。

  • 1. 根据相关批注,完成古诗文名句默写。

    出处

    古诗文名句

    批注

    王维《竹里馆》

    独自演奏的悠闲之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曲调唤起的思乡之味

    岑参《逢入京使》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

    走马相逢的思亲之味

    韩愈《晚春》

    , 百般红紫斗芳菲。

    万紫千红的暮春之味

    《木兰诗》

    边塞隆冬的苦寒之味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