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冲刺必刷:光现象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5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2021·贺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过一段时间表面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C .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D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带电小球靠近时,小球被排斥,说明小球带正电
  • 2. (2019·重庆) 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 3. (2023·德州中考)  如图所示,小红用相机拍下了石桥与它在水中倒影交相辉映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 B .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桥,原理是光的反射 C .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 , 拍摄此照片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要大于 D . 桥在相机的底片上成的像是虚像
  • 4. (2017·黔西南)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 .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 5. (2022·陕西) 如图,滑雪运动员正在比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滑雪板可以减小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强 C . 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D . 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加速下滑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6. (2022·常德) 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 . 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 D . 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 7. (2020·遂宁) 遂宁的清晨风景如画,涪江上薄雾缥缈,当太阳升起,薄雾散去,江岸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江面轻快地掠过,水下的沙石清晰可见对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薄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薄雾散去”是水的汽化现象 B . 大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看见水下的“沙石”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实像 D . 白鹭飞翔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使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从而形成升力
  • 8. (2023·山西) 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 . 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 9. (2022·贵阳) 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 C . 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 D . 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静止的
  • 10. (2017·自贡) 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 1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中可以看出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D .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 12. (2017八上·武安期末)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 .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 .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 13. (2020·房山模拟) 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7八上·漳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15. (2024·赣州模拟) 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

    A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B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C . 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 16. (2023·无锡模拟) A、B两辆车在公路上笔直行驶,当A车驾驶员看到左侧后视镜中如图甲的情况,说明两辆车位置如图乙所示,如果此刻B车按箭头方向匀速靠近A车,那么A车驾驶员看到的后视镜中的“B车”在镜中的左右移动情况是(  )

        

    A .   加速向左移动 B .   减速向左移动 C .   加速向右移动 D . 减速向右移动
  • 17. (2016·济宁) 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 . 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 . 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 18. (2018·长春模拟)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9. (2020·广东)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像的大小(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2019·北部湾) 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当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2023·东营) 教室里,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桌椅,书本等物体,是由于这些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22. (2020·黔南) 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选填 “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23. (2020·营口) 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虚像。
  • 24. (2023·天津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

      

  • 25. (2023·烟台)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现象;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 26. (2017·柳州) 如图,小明在从路灯下离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长.路灯高4.5 m,身高为1.5 m的小明沿直线匀速行走速度为1.0m/s,则他头部影子的平均速度为m/s, 他头部影子的速度将(选填“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23·金昌) 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路径。

      

    1. (1) 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EO平行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EO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选填“ON”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 (2) 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 (3) 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E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ON右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右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右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上;
    4. (4) 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时,则反射角大小应为
  • 31. (2022·六盘水)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2. (2) 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3. (3)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相等;
    4. (4) 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原因是 
  • 32. (2023·德州中考)  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 (1) 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2. (2) 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3. (3) 将蜡烛①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 33. (2023·安徽) 某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将光源和光屏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点,如图1所示。在AB之间朝向A观察,看到的光源形状如图2中的甲所示。

      

    1. (1) 在B处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镜面朝向光源,小丽在AB之间观察平面镜中的像,小明在BC之间观察光屏。此后,小亮将平面镜更换为一个凸透镜,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他在BC之间观察光屏上的像。上述实验过程中,小丽、小明和小亮观察到的分别是图2中的(选填“①”“②”“③”或“④”);

      ①甲、丙、戊  ②乙、丙、丁  ③乙、乙、丁  ④乙、乙、戊

    2. (2) 小亮继续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保持光源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选填“A”或“C”)移动,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呈现清晰的像。
五、科普阅读题
  • 34. (2021·北京) 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

    华夏之光——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圭表(如图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史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果,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料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措施可以保证圭和表是相互垂的。
    2. (2) 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
    3. (3) 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 35. (2023宁夏·中考真题) 在敦煌戈壁难上,有一座熔岩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所示,电站内有12万面可随太阳转动,略有弧度的定日镜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的顶部,加热其中的熔盘。熔盘的比热容是 , 熔点是131℃,将290℃左右的熔盐存储在保温性能较好的低温储热器中,输送到接收器内,通过太阳能加热使其温度达到566℃以上。再存储在高温的储热器中,当需要发电时,将高温熔盐送往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1. (1) 为提高日定的聚光效果,每面定日镜应设计成(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
    2. (2) 在电厂投产前,需要将固态的熔盐熔化后注入低温储热器中,在熔化过程中,熔盐的温度为 ℃。在蒸汽发生器中水是通过方式增大内能的,熔盐发电最终将太阳能转化为
    3. (3) 请计算在蒸汽发生器中若1kg的高温熔盐温度由560℃降到30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4. (4)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与火力发电站相比,有什么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 36. (2023·临沂) 2023年4月29日,我市“水韵琅琊·夜游沂河”文旅项目试营业、游客可乘船观看全国首部东夷和魏晋文化主题行进式实景演出,如图所示。

      

    1. (1) 该项目所在三河口处宽阔的水面能对气温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2. (2) 岸边的太阳能景观灯利用的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 (3) 船上的游客看到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是光的形成的虚像;
    4. (4) 一阵风吹来,游船随风微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游客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 (5) 实景演出时,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到演员黄色的衣服上时,衣服呈色;
    6. (6) 游玩结束后,关闭了发动机的游船依然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游船具有;游客逐渐离船上岸的过程中,游船排开的水的质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面下0.5m深处的船舷受到的水的压强为Pa(水的密度为 , g取10N/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