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卷

更新时间:2018-06-21 浏览次数:581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常见的生活场景中,都利用到了杠杆的知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用扫帚扫地 B . 哑铃锻炼手臂    C . 捏开的夹子 D . 用浆划船
  • 2. 如图是武大靖在2018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 米的比赛中夺冠的情景。 连破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 下列关于他比赛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他在加速冲刺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B . 他到达终点时若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他将立即停下来 C . 他看到台上的观众急速后退,因为他以看台为参照物 D . 他用力向后蹬冰面人就快速向前,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8九上·江都期末)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电冰箱 B . 电视机 C . 电风扇 D . 电饭锅
  • 5. 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的保存蔬菜,人们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利用了水的(  )
    A . 熔化吸热 B . 凝固放热 C . 汽化吸热 D . 凝华放热
  • 6. (2017·丹东模拟)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 .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 .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 7. 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关于自行车,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 给车轴加润滑油 B . 轮胎上制有花纹 C . 刹车时用力捏闸 D .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 8. (2018·泰安模拟)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给手机充电的摇椅,这种摇椅将摇晃产生的电量供给手机 . 下列实验与给手机充电的摇椅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将一个重为10N的木块沿倾角为30°斜面匀速向上拉至顶端,拉力为8N,斜面高5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拉力做功为40J B . 摩擦力大小为3N C . 摩擦力大小为8N D . 机械效率为80%
  • 10.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Ω B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C . 电源电压为8V D . 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1.8W
二、<b>填空题</b>
  • 11. 小李周末回家,老远就闻到妈妈炒菜的味道,这是现象,温度越现象越明显。
  • 12. 一位骑自行车的同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同学相对于地面来说是的,相对于自行车来说是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 13. (2016九下·临沂开学考) 热升华技术属于一种特种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象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媲美.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热升华的图象经久耐用,图象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填物态变化名称)
  • 14. “死飞自行车”结构简单,只有一个车架、两个轮子、一个车把和座子。当死飞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向前踩脚踏板,后轮就由静止向前走,这说明力能改变。脚停止踩踏时自行车仍然能够前进,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 15. 某一木块的体积为120cm3,密度为0.8×103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木块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木块静止后排开水的体积是cm3。
  • 16. 将两个定值电阻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消耗的功率为P1 , R2消耗的功率为3P1 . 将这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时,R1与R2的电阻之比为;并联时R1与R2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并联时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P1
三、<b >作图题</b>
四、<b >实验题</b>
  • 20. 小华灯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仅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的成像情况进行了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 (1) 比较序号①、②、③(或④、⑤、⑥)的几组数据可知:当焦距相同时,物距越,像距越
    2. (2) 比较序号为的几组数据可知:当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距越
    3. (3) 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小华用一个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一尊塑像拍照,当拍完一张半身像后,他还要拍一张全身像,为此小华在按快门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 . 靠近人物塑像并使镜头靠近底片 B . 靠近人物塑像并使镜头远离底片 C . 远离人物塑像并使镜头靠近底片 D . 远离人物塑像并使镜头远离底片
  • 21. 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并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和金属块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1. (1) 分析图象可知: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选填“a”或“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选填“越大”或“越小”).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
    2. (2) 该金属块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为N,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N,该金属块的体积为cm3
    3. (3)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用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22. 小红在实验室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灯泡标有“2.5V”字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3A)、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 (1) 如图所示,小红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 (2) 正确连接导线过后,闭合开关,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小红的操作不当之处是:,灯泡熄灭的同时,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小红更换灯泡后,逐渐移动滑片,看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其读数是V,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向(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P,图丙为灯泡的U﹣I图象,可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 (4) 小军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U=3.8V的小灯泡,他想挑战只用一只电流表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军又找来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和两个开关S1 , S2 , 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请补全小军的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只闭合开关S和,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用字母表示).

  • 23.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  3V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15Ω、20Ω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1. (1) 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 (2) 改正好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端(选填“最左”或“最右”).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 (3) 正确连接电路后,先用 5Ω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将5Ω 的电阻换成其他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V  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 (4) 实验可得到结论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
    5. (5) 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
    6. (6) 为了得到普遍规律,该同学又用 50Ω 的电阻进行了第 5 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 5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中正确的有哪些______
      A . 增大电压表的量程 B . 增大电源电压 C . 增大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D . 增大定值电阻两端被控制的电压
五、<b >综合题</b>
  • 24.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内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吸收内能。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内能传递给冷水后自身发生液化。

    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能(Q)与压缩机等电器消耗的电能(W)的比值。能效比越高,说明热水器的制热效果越好。

    下表是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冷剂在(选填“蒸发器”或“压缩机”)管道中液化,并通过方式使水内能增加。
    2. (2) 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原来中的内能最终不断地“搬运”另一种物质中去。
    3. (3) 下面几种常见的改变内能的方法在一些设备中的应用与空气能热水器“搬运”方式不一样的是______
      A . 电空调 B . 电冰箱 C . 电热水壶 D . 四冲程汽油机的冷却系统
    4. (4)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1h输入的功是J;
    5. (5) 上表所示品牌空气能热水器1h内可产生的热水的体积为L.[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5. 如图所示,在物理实践活动课上,老师用一节干电池的负极吸引着一块钕铁硼磁铁(磁铁表面防锈层可导电),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一段铜丝做成“M”型,将铜丝小心地放置在电池上,使铜丝的中间部分跟电池的正极接触,调整铜丝的形状使铜丝的两端跟磁铁能够保持轻触,铜丝便开始旋转起来.

    1. (1) 该简易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2. (2) 请写出一种改变线圈转动方向的方法
六、<b >计算题</b>
  • 26. 图甲为某新型电饭煲,额定电压为220V.它采用了“聪明火”技术,智能化地控制不同时间段的烹饪温度,以得到食物最佳的营养和口感。图乙为其电路原理图,R1和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将电饭煲接入220V电路中,在电饭煲工作的30min内,它消耗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

    1. (1) 0~30min,电饭煲产生的总热量
    2. (2) S和S1均闭合,电路中的总电流
    3. (3) 电热丝R2的阻值
    4. (4) 当用电高峰期,当实际电压为200V时,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使用该电饭煲的实际电功率为.(计算结果取整数)
  • 27. 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10-3m2 , 内盛0.6kg的开水,用皮尺测得壶内水深为12cm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g=10N/Kg)

    1. (1) 水和茶壶的总重力
    2. (2)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3. (3)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