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日日练(1)

更新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27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左传》记载∶“鲧作城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刑,法律)”等。据此可以判断出(   )
    A . 水灾治理成功 B . 阶级分化出现 C . 早期国家产生 D . 世袭制度确立
  • 2.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重若千钧,字里行间洋溢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下列与这一执政理念相符的学派及思想是(   )
    A . 道家“无为” B . 墨家“非攻” C . 法家“法治” D . 儒家“仁政”
  • 3.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上。所记内容涵盖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这说明甲骨文(   )
    A . 记录了商代人的社会生活 B . 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C . 均以隶书的字体进行呈现 D . 是了解夏朝社会的主要依据
  • 4. (2024七下·揭东开学考) 史书记载:汉初,书籍必须要通过抄写才能完成,为了抄一本书甚至要去千里外寻师访求。因此有“黄金满策,不如留给子孙一本经书”之说。据此推断( )
    A . 西汉因为造纸术的改进促进书籍的传播 B . 当时黄金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经书 C . 西汉初年进行文化传承的条件十分艰难 D . 人们对于求取功名的热情十分高涨
  • 5. “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 . 大禹 B . 商汤 C . 周武王 D . 周厉王
  • 6. 清明时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展祭祖仪式。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 伏羲和女娲 B . 炎帝和黄帝 C . 尧舜和大禹 D . 神农和伏羲
  • 7. (2023·济宁) 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  )
    A . 懂得人工取火 B . 人工栽培水稻 C . 饲养多种家畜 D . 使用铁制农具
  • 8. (2024·) 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 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
    A . 成为水稻的发源地 B . 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 . 农用动力发生变化 D . 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 9. (2022七上·龙岗期中) 有学者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至少需要70个红陶坩埚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青铜器的生产( )
    A . 铸造规模很大 B . 技术水平很高 C . 工艺非常复杂 D . 人力浪费严重
  • 10. (2023七上·和平期末) 汉高祖刘邦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
    A . 以德治国 B . 严刑苛法 C . 休养生息 D . 盐铁专卖
  • 11. (2023七上·和平期末)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 . 他们都过着群居生活 B . 北京人会使用火来御寒照明 C . 元谋人使用磨制石器劳动 D .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 12. (2023七上·和平期末) 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图③所示是( )

     图③

    A . 统一度量衡制度 B . 统一使用半两钱 C . 统一文字为小篆 D . 统一车轨的宽窄
  • 13. (2023七上·和平期末) 观察如表,可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区域

    汉中郡

    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

    今陕西秦岭以南(辖12县)

    太原郡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21县)

    参川郡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辖21县)

    邯郸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辖11县)

    A . 地方实行郡县制 B . 地方的权力增强 C . 秦国已统一六国 D . 实行中央集权制
  • 14. 《汉书》描述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一情形,汉初统治者实行 ( )
    A . 严刑峻法、横征暴敛 B .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C . 分封诸侯、郡国并行 D . 修筑长城、开拓交通
  • 15. 如图的字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
    A . 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 .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 . 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 .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 16. 1987 年 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原因在于北京人的发现可以用于研究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变化的规律。据此判断北京人属于如图中的 ( )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 . 孔子 B . 司马迁 C . 班固 D . 司马炎
  • 18. 东汉外戚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先后立了三个皇帝。 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这说明当时 ( )
    A . 官僚机构臃肿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豪强地主横行 D . 外戚势力膨胀
  • 19. (2023七上·内江期末) 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这一年是( )
    A . 公元230 年 B . 公元前230 年 C . 公元221 年 D . 公元前 221 年
  • 20. 古诗有云“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如图中玉门关和阳关位于(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2七上·龙岗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原始农业及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农具及灌溉工程图

    材料三:《四民月令》是崔实晚年移居洛阳后所著,记录了东汉后期庄园的生产活动。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命女红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命典馈酿春酒。

    三月

    是月也,杏华盛,可菑沙白轻土之田。

    时雨降,可种觐稻。

    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可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的三幅图中,可以归纳出哪些历史信息?
    2.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请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东汉时期地主庄园内的居民有哪些具体活动?概括这一时期庄园的主要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