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九下·吉安月考) 梳理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下图时间轴反映了(     )

    A .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B . 选官制度的持续发展 C . 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 D . 对外交往的深入推进
  • 1. (2025九下·吉安月考)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在该遗址可发现(     )
    A . 用火遗迹 B . 磨制石器 C . 炭化稻粒 D . 陶器葬品
  • 1. (2025七下·浦东月考)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等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秦朝为解决“南方汉越矛盾”“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民族交融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北魏孝文帝是怎样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
    4.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 1. (2025九下·龙潭开学考)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该材料反映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大化改新 C . 孝文帝改革 D . 王安石变法
  • 1. (2025八下·惠来月考) 历史学家翦伯赞称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
    A .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 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 C . 设立西域都护 D . 控制西域各族
  • 1. (2025八下·惠来月考) 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说明两人都主张(     )
    A . 通过改造儒学以维系统治 B . 统一思想以维护国家稳定 C . 厚今薄古以加强君主专制 D . 实行德治以实现长治久安
  • 1. (2025九下·长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   都江堰示意图                                        图二   商鞅舌战旧势力图

            

                图三   北魏帝王出御图                                                  图四     1998-27《灵渠》特种邮票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或现象,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选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 1. (2025九下·长沙月考)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李希霍芬于 1877年提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张骞通西域后,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

    ②凿井、冶铁等技术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有何特点?材料中的“罗马”在当时的中国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罗马文明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在西域设置什么机构来保障丝路的畅通?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各一例)
    3. (3)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综上,请谈谈你所理解的“丝路精神”?
  • 1. (2025九下·长沙月考)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   隋朝已恢复汉朝在竞争性统考的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完全形成后,由在一连串复杂的仪式中举行的一系列考试组成……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提取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进行简要说明
    2. (2) 材料二中“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对应的是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实施的哪一举措?“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具体指西汉初年的哪一举措?
    3. (3) 材料三中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有效的行政管理”这句话?
  • 1. (2025九下·长沙月考) 学校社团活动,历史社团设计了几幕生动的情景剧,下列剧情设计,人物与时空匹配的是(     )
    A . 陈胜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来号召大家 B . 董仲舒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 C . 司马懿以“五禽戏”强身健体 D . 刘邦到洛阳白马寺上香祈福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