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等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图一 都江堰示意图 图二 商鞅舌战旧势力图
图三 北魏帝王出御图 图四 1998-27《灵渠》特种邮票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或现象,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选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材料一 自张骞通西域后,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 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
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 ②凿井、冶铁等技术 |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 隋朝已恢复汉朝在竞争性统考的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完全形成后,由在一连串复杂的仪式中举行的一系列考试组成……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