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1 浏览次数: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九上·斗门期末) 我国的“嫦娥五号”成功执行了一系列探月任务。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国旗展示 B . 月壤采集 C . 月面漫步 D . 点火返航
  • 2. (2023九上·顺德期末)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PM2.5监测项目,PM2.5是用来监测下列项目中的(   )
    A . 细颗粒物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
  • 3. (2023·随州) 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哪位科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A . 张青莲 B . 袁隆平 C . 侯德榜 D . 屠呦呦
  • 4. (2023·临沂)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汞元素: B . 酒精: C . 2个镁离子: D . 60个碳原子:
  • 5. (2023·西华模拟) 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Na2S2O3中硫元素显(   )
    A . -2价 B . +2价 C . +4价 D . +6价
  • 6. 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B .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C .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D . 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
  • 7. (2023·乐山) 农业上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 C . D .
  • 8. (2023·北京) 正月十五闹花灯。下列制作花灯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宣纸 B . 铁丝 C . 棉线 D . 竹条
  • 9. (2023·北京) 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相对分子质量为 C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0. (2023·北京) 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 )
    A . 6.3 B . 8.5 C . 8.9 D . 9.2
  • 11. (2023·广西)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 . 铒是非金属元素 C .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 D . 铒的元素符号是Er
  • 12. (2023·金昌)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的化学式为H2O2 B .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 .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13. (2023·潍坊)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C

    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D

    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3·恩施) 根据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KNO3 , 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B .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KNO3 C . 通过升温可使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KNO3
  • 1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

    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实验

    设计

    选项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16. 典籍里的化学。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与方法。

    煤饼烧石成灰

    生石灰的制取和应用(如图):“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

    1. (1) “灼火播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解散”是因为生石灰遇水由块状变成粉末。该粉末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粉末“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可用于船只、墙壁的填缝防水。请写出“粉末成质”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入水永劫不坏”,推测“成质”后的产物具有的性质是(写一条即可)。
  • 17. (2023·安徽)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

    1. (1) 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化学式)
    2. (2) 空间站内的空气为(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 (3) 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外,还含有(填1种即可)。
    4. (4) LiOH、NaOH均可吸收 , 请写出NaOH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的最大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选用LiOH作吸收剂的原因是

  • 18. 氧气、二氧化碳是航空母舰中的常用储备气体,在急救、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利用装置A,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下列操作步骤;①过滤;②洗涤;③溶解;④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数字编号)。
    3. (3) 实验室用装置B、C、D进行实验时,C中蜡烛燃烧更旺,D中溶液变浑浊,则B中产生的气体为,小试管的作用是
    4. (4) 为制取二氧化碳,需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至9%,所得9%的稀盐酸质量为g,所加蒸馏水(密度为1g/mL)的体积为mL。用装置E、F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时,若E中无植物油,则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9. 学习完酸碱中和反应后,某化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 (1) 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证明了稀硫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图2是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表示的微观粒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3. (3) 实验结束后得到无色溶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4. (4) 【查阅资料】难溶于水。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向盛有少量锌粒的试管中滴加待测溶液

      溶液中含有硫酸

      方案2: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硫酸

    5. (5)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得出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

      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不但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6. (6) 【拓展应用】

      应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可加入)进行中和。

  • 20. 氢能助力“神舟十六”邀游太空,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在航海、航空航天等方面发展迅速,图1是氢气的制取、储存、释放和应用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图2为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2. (2) 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存储于高压罐中,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
    3. (3) 固态储氢是通过合金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吸附储氢。图1利用镁镍合金()存储氢气,该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熔炼镁镍合金时,需要通入氩气作保护气,目的是
    4. (4) 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 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21. (2022·江油模拟) 质量相等的两份Zn粉,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盐酸反应。
    1. (1) 配制盐酸时有白雾,说明盐酸具有 性。
    2. (2) 两种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图象如图所示,两种稀盐酸的浓度比较:Ⅰ%Ⅱ%(填“>”“<”“=”)。

      氢气的体积所对应的质量如下表:

      H2(V/L)

      1.11

      1.67

      2.22

      2.78

      H2(m/g)

      0.10

      0.15

      0.20

      0.25

    3. (3) 恰好反应完全,产生H2的质量为g。
    4. (4) 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Ⅱ的质量为100g,求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