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的“嫦娥五号”成功执行了一系列探月任务。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国旗展示 B . 月壤采集 C . 月面漫步 D . 点火返航
  • 2. (2021九上·绥宁月考)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
    A . CO B . CO2 C . SO2 D . PM2.5
  • 3. 斗门区一直在提倡“建设生态宜居斗门”。以下做法与该倡议不相符的是(   )
    A . 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B . 推广公交车电动化 C . 用布袋代替塑料制品 D . 焚烧垃圾
  • 4.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臭氧 B . C . 氯化钠 D . 高锰酸钾
  • 5. (2020·南海模拟)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 6. 春暖花开的霞山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
    A . 分子体积变大 B . 分子数目变多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发生了分解
  • 7. 有一位中国科学家,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贡献,他是(   )
    A . 门捷列夫 B . 张青莲 C . 杨振宁 D . 屠呦呦
  • 8. 2022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5 C . +1 D . 0
  • 9.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的元素符号是AU B .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金原于的原子序数是79 D . 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
  •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干冰用人工降雨 B . 家中使用食醋除水垢 C . 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 .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 11. (2020九上·密云期末) 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氧气 B .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移走可燃物
  • 12.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水雾 C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逐渐变红 D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液滴
  • 13.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利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去除色素和异味 B .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C . 用6B铅笔芯代替石墨电极连接导线 D . 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盘子可制得炭黑
  • 1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少量杂质

    方法或试剂

    A

    N2

    O2

    木炭燃烧

    B

    MnO2

    泥沙

    溶解、过滤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CaCO3

    CaO

    高温煅烧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 . 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C . 纳米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D . 生成物的化学式是CH3OH
二、填空题
  •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黄杨河是斗门的母亲河,小明从河边带回一瓶水,为了检验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加入振荡,观察现象,为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见做法是
    2. (2) 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氢气和,在下图1的实验装置中,生成的氢气存在于玻璃管(填“A”或“B”)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科学家在研究利用水和天然气重整,得到合成水煤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2所示,请回答:

      ①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填字母代号)。

      ②反应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LED)技术,已获广泛应用。图甲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另外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图甲中,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2. (2) 图乙中,C表示的微粒符号为,镓原子与图乙中(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离子。
    3. (3) 请尝试写出氮化镓的化学式
三、实验题
  • 18.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用该方法收集完毕后的操作顺序是先,后
    3. (3) 若选用装置C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I收集二氧化碳,则应从管口(填“a”或“b”)通入气体。
  • 19. 疫情期间,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消毒水里含有75%的乙醇(C2H5OH)。工业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是:在工业酒精(含有一定量水的乙醇)中加足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1. (1)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会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2. (2)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有气体产生。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的探究,请你填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②无水硫酸铜吸水后由白色变蓝色。

      【提出假设】对气体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CO;假设Ⅱ:H2;假设Ⅲ:CH4;假设Ⅳ:CO2

      以上假设中,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3. (3) 【实验探究】把产生的气体点燃,再收集燃烧后的气体,依次通入以下装置

      实验现象

      结论

      若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假设不成立

      若A中无水硫酸铜,B中澄清石灰水

      假设Ⅱ成立

    4. (4) 【反思与评价】我们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20.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 (1) 实验1可探究燃烧的条件。

      I.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根据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而C处的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

      II.根据燃烧条件,在使用煤作为燃料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填字母)。

      A.要有足够的空气

      B.要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把煤堆在一起燃烧更充分

    2. (2) 实验2可测定空气中的含量。要保证实验的成功,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待红磷熄灭、充分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处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 (3) 实验3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量装置的反应前后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4. (4)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④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 21.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的产物,主要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②常温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1. (1) “研磨”的目的是
    2. (2) 操作①名称是。如果液体C的颜色为蓝色,说明固体B中除了含有铜外还含有(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3. (3) 要使40g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木炭的质量至少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 (4) 小组同学将40g氧化铜和4.2g的炭粉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强热,通过CO2传感器测量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发现在t1-t2时CO2在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会减少,你认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