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24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 1. (2023·济南模拟) 世上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香水挥发 B . 烟花绽放 C . 铜器锈蚀 D . 葡萄酿酒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刚石的硬度大---刻划玻璃 B . 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C . 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 D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管洗涤后插回原滴瓶 B . 点燃酒精灯 C . 称量固体 D . 闻气体气味
  • 4. (2020·聊城)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B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 C .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 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 5.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B .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构成物质的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 6. (2023·中江模拟) “铷”原子钟被誉为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为8 B . 铷离子的符号为Rb2+ C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 . 氯化铷的化学式RbCl
  • 7. (2021九上·丰台期末) 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这里的“碘”是指(   )
    A . 碘元素 B . 碘原子 C . 碘单质 D . 碘离子
  • 8. (2019·邵阳)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9. (2020九上·麒麟月考) 将100mL双氧水均分成甲、乙两份,仅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 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B . 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 .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 . 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与二氧化锰无关
  • 10. 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 ,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面粉厂内必须严禁烟火 B .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C . 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D . 火药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易引起爆炸
  • 11. 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个一氧化碳分子 B . 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个氧原子 C . 表示个钙离子带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12.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 .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 D .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 自来水厂利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环节净水 C . 生活中将水煮沸既消毒杀菌又降低水的硬度 D . 为了节约用水,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1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是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1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待测

    A . 可能是单质 B . 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为
  • 16.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碳元素的化合为 B . 铅笔芯、电池、小灯泡和导线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C . 金刚石、石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 .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17. (2018九上·民勤期末) 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 , 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4 C . +6 D . -2
  • 18. 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应用

    分析

    A.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炼铜

    木炭具有可燃性

    B.

    自来水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长时间保存而不褪色

    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D.

    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 . 燃烧必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 20. (2020九上·芜湖期中) 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到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 B . t2时刻,氧气开始产生 C . 曲线c代表氯化钾 D .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 21.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1. (1) 2个氮分子
    2. (2) 碳酸钠 
    3. (3) 3个铁离子
    4. (4)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金刚石 二氧化碳 氮气 煤 活性炭 硫酸铜溶液 

    1. (1) 可用于制作玻璃刀的是  。
    2. (2)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3. (3) 可用于灭火的是  。
    4. (4) 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5. (5) 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  。
    6. (6) 可吸附颜色和气味的是  。
  • 23.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
    2. (2) D中,写出粒子的符号
    3. (3) A、四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
    4. (4) E中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4.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 (1)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2. (2)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在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并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3) 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 . 步骤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 .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 步骤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 . 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4. (4) 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 25. 我国承诺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 
    1. (1) 减少排放,可以减缓  。 
    2. (2)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净零”排放。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3. (3) “碳达峰”是指排放量达到最高值。下列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____ 。 
      A . 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 . 使用清洁能源 C . 推广电动汽车
    4. (4) 科技人员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一种液体燃料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 26.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 (3)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甲、乙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4. (4) 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27. 芯片的制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制取高纯硅的流程。

    查阅资料:“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

    1. (1) 流程中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 
    2. (2) 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 (3) 写出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若在步骤的制备过程中混入 ,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填一种即可
    5. (5) 为了使资源综合利用,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 28. 图甲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仪器的名称 
    2. (2) 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 (3) 实验室能用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4. (4)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 (5) 图乙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填字母序号
      A . 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端管口通入 B . 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端管口通入 C . 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端管口通入
  • 29.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 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 不完全燃烧生成;无水遇水变蓝.

    1. (1) 【猜想与假设】:甲 ;             乙   ;    丙 ;         丁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2. (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A、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3. (3) 实验中用纯净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4. (4) 实验中观察到中无水变蓝,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5. (5) 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6. (6)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五、计算题
  • 30.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

        

        

        

        

        

        

    剩余固体质量

            

            

            

        

        

        

    1. (1) 在 时间后,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
    2. (2)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 (3)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本小题需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