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圆兵仪式,如图所示是阅兵仪式上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对于地面而言战斗机是静止的 B .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 C . 选择战斗机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 D . 相对于空中加油机来说,受油的战斗机是运动的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们常说的“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其中“高”“低”是指声音的响度 B . 城市部分道路两旁设置了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通过科学监测发现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这种次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D . 医用“B超”是利用超声波诊断病情,人们听不到是因为声音频率太低
  • 3. 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应该怎么站?(   )
    A . 面部正对着门口 B . 镜面正对着门口 C . 面部和镜面都侧对着门口 D . 以上都可以
  • 4. (2023八上·衡阳期中) 如图所示为“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大 B .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2cm/s C . 小车从A到C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 5. 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 .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 . 小孔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 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D . 吉他弹奏出的优美旋律,对所有人都是乐音
  • 7. (2018八上·朝阳期末) 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   )
    A .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 . 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 .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 . 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 8.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各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  探测海深 B .  晃动火苗 C .  回声定位 D .  倒车雷达
  • 9. 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色 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固体不能传声 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在声源处减小噪声污染
  •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锯条振动越快 B . 锯条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越大 C . 锯条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越高 D . 声音的高低由锯条振动的次数决定
  • 11. (2020八上·阿城月考)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2,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
    A . 2:1 B . 1:2 C . 9:8 D . 8:9
  • 12.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A . 和正常时一样 B .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C .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 D .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 13. (2022八上·南召月考) 小宁用最小刻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支笔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 . 13.4cm B . 13.420cm C . 13cm D . 13.42cm
  • 14. (2020八上·澧县月考)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填空题
  • 15. 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 (1) 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填“左”或“右”)跑。
    2. (2) “刻舟求剑”中的那个人在物理学上犯的错误是以行船上的记号为参照物,宝剑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6. 控制噪声对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居民小区中禁止汽车鸣笛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一些小区中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的噪声是 64.8dB。

  • 17. 一束光与镜面成40°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的大小为;若入射角减小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
  • 18. (2020八上·灵川期中) 将耳朵贴在足够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将听到次敲打声,其中,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播过来的。
  • 19.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见高于 20000Hz 的超声。

  • 20.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被测者看到的是(选填“实”或“虚”)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 23. 当学习感觉疲劳时,用手指作梳状梳理一下自己的头发,这时你会听到手指与头皮间的摩擦声,但别人一般很难听到.为什么?
五、实验题
  • 24. 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1. (1) 用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
    2. (2) 小霞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98cm、26.01cm、26.00cm、26.0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 (3) 小霞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小霞用秒表测量同学跑800米所用时间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 25. 小明为了探究声音传播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

    1. (1) 如图甲,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能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该实验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2. (2) 小明继续实验,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如图乙所示,他听到了手机的音乐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3. (3) 如图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有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然后再向玻璃罩内逐渐放气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以上两空选填“增大”或“减小”)。推理可知:声音(填“可以”或“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26.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居两侧;
    2. (2) 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
    3. (3) 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
    4. (4)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 27.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 (1) 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2. (2) 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点,最低的是按住点。
  • 28.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或小”);
    3.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填“大或小”);
    5. (5) 该小车是在做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 29.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 (1) 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B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
    2. (2) 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 (3)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六、计算题
  • 30.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让汽车在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s。求: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 31. K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K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问题: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K5

    到站时间

    ——

    16:11

    20:16

    次日8:20

    发车时间

    14:20

    16:16

    20:21

    ——

    1. (1) 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 (2) 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 (3) 中途K5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100m,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 32. A、B两码头相距180km,从A码头到B码头顺流行驶。若一艘快艇甲从A码头出发顺流行驶160km需要2h,水流速度为5km/h。求:
    1. (1) 快艇甲在静水中的速度;
    2. (2) 若快艇甲和另一轮船乙分别从A、B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8h刚好相遇。求轮船乙在静水中的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