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荆州月考) 在第一节物理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有趣的单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一重物,摆绳越长,完成一次摆动用的时间越长 B . 同一重物,摆幅越大,完成一次摆动用的时间越大 C . 不同重物,摆绳长度相同,完成一次摆动用的时间不同 D . 不同重物,摆幅相同,完成一次摆动用的时间不同
  • 2. (2022八上·梁子湖期中) 下列中学生常用学习用品中,哪一个的长度最接近3cm(    )
    A . 作业本 B . 圆珠笔 C . 橡皮擦 D . 新铅笔
  • 3. 如图地图上PQ两地的一段公路线是一段曲线,要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 . 用直尺直接量出P和Q两点之间的距离 B . 用直尺在曲线上从P点慢慢移到Q点,直接读出长度的数值 C . 用一条细棉线使之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拉直棉线后用直尺量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即曲线的长度 D . 用橡皮筋代替C选项中的细棉线,操作过程同C选项
  • 4. 为了备战班级纸飞机比赛,小明周末对纸飞机进行了研究,纸飞机飞行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查找相关资料,并使用不同材料纸张折叠出纸飞机进行试飞。“使用不同材料纸张折叠出纸飞机进行试飞”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交流与合作
  • 5. 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 音色 B . 响度 C . 音调 D . 声速
  • 6. 沙画是将沙子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的艺术,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 光沿直线传播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色散
  • 7.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东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下列选项中哪两个图像(如图乙)可能是敲击同一个音叉的波形图(  )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二、实验题
  • 8. 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4mm,每张纸厚度是 mm。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1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cm。图2中停表示数为 s。

  • 9. 小聪做了一系列实验探究声音的相关知识,如下图所示。

    1. (1)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放大音叉的振动,此时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在图乙中,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则甲图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乙图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 (2) 如图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
  • 10.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 (1) 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 (2)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甲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 (3) 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
    4. (4) 实验中的可活动纸板的作用:
    5. (5) 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出现的实验器材外,还应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 11. 小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同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N'为两半圆的竖直分界线,MM'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N'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

    22°

    32°

    41°

    1. (1) 从图可知,光是从射入中(选填“空气”或“水”);
    2. (2) 由实验测量数据表可知,反射角总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逐渐,但折射角总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若将光屏F绕直径NON'向后折转,则在光屏F上______。
      A . 只能看到反射光线 B . 只能看到折射光线 C . 同时看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D .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均看不到
    4. (4) 若用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三、填空题
  • 12. (2021八上·中山期中) 安静的考场内可以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产生的,并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3. (2021八下·汕尾期末) 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在晴朗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亮斑,这是光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填“像”或“影子”),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正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并经过这个小孔射到地面,此时地面会出现一个(填“正方形”或“圆形”)的小亮斑。

  • 14. 学校安排播放防疫宣传片,电视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防疫期间用测温枪无接触测体温的原理是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的强度越大;医院病房常用(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杀灭病毒和细菌。
  • 15. 噪声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喇叭”这是在控制噪声,茂密的森林具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它是在控制噪声.
  • 16. 如图是小红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视力表在镜中的像是像,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她的距离为m。

  • 17. (2022·禅城模拟) 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选填“深”或“浅”)。

  • 18. 星期天,小雨正在家写作业,突然听到窗外有鼓声,打开窗一看,原来是马路对面酒楼正举行开业典礼,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鼓声是通过 传播到小雨耳朵中的;
    2. (2) 外界的鼓声对正在学习的小雨来说是 声,帮他想一条解决措施:
    3. (3) 酒楼老板想使场面更热闹些,他吩咐鼓手把鼓敲得更响些,在遵守有关规定下,鼓手应怎么办?
四、作图题
五、计算题
  • 23.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长的金属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金属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两次响声间隔。假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求:
    1. (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 (2)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 24. (2020八上·高平期中) 一辆汽车以15m/s的恒定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 (1) 笛声2s通过的路程;
    2. (2) 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
    3. (3)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六、综合题
  • 25. (2020八上·洪山期中) 如图甲、乙所示:

    1. (1) 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图,不正确的图对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此笔的长度为m。
    2. (2)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若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cm。
    3. (3) 若有一把由金属制成的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随温度的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寒冬季用它测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 2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光照到不透明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因此物体呈现不同的色彩。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来决定:它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就显示白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就显示黑色。如红色的物体只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所有的色光,因此看到的是红色;若只有蓝色光照在红色不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光反射,唯一的蓝色光又被吸收,所以看到的是黑色。

    1. (1) 如果一个物体呈现白色,则该物体能 所有的色光,如果呈现黑色则该物体能 所有的色光;(两空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2. (2) 白光照到红色的颜料上,颜料呈现 色,用该颜料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字,把它拿到暗室,用绿光照射,看到 色的字写在 色的纸上;
    3. (3) 放映彩色电影的荧幕你认为用 色的幕布更合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