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石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石雕艺术家在均匀石料上雕刻的过程中,石料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 . 质量 B . 密度 C . 体积 D . 形状
  • 2. (2023八上·南宁开学考) 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其中小水珠的作用相当于( )
    A . 凹透镜 B . 凸透镜 C . 平面镜 D . 潜望镜
  • 3. 地震、台风即将来临时会产生次声波,但人类却听不到,这是因为(  )
    A . 产生的次声波声音太小 B .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 .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 .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 4. (2020八上·丰润期末) 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 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 C .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D . 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 5. (2023八上·黄柏月考)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李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李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交流合作、评估
  • 6.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数据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 )
    A .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B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 D . 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 1次的时间约为4s
  • 7. 下列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 .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 .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 . 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D . 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 8.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

    A . 甲物质是晶体 B . 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C . 80℃的乙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D . 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
  • 9. 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记录时间偏短 B . 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记录时间偏长 C . 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会使记录时间偏短 D . 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会使记录时间偏长
  • 10. 几种物质的熔点如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物质

    水银(固)

    酒精(固)

    纯铁

    熔点/℃

    -39

    1083

    -117

    3410

    660

    1515

    1535

    A . 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 .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再使用 C . 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 . 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 11.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后,反射角变为 ( )

    A . 50° B . 40° C . 60° D . 45°
  • 12. (2022·益阳) 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 . 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 . 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 . 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 1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

    A .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大 B .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C . 甲物质的密度为 D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 14. 如图,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相同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电视机上的“音量(volume)”按钮是用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B .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 C . 冬天在室外呼出的团团白气,是汽化现象 D . 相同情况下被 100℃水蒸气烫伤比 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会放出热量
  • 16.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
    A . 使用磨损的砝码 B . 读数时视线与游码左边不垂直 C .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D . 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空1 分, 共 12分。 )
  • 17. 如图, 铅笔长cm, 停表的读数为s。

  • 18. 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选填“空气柱”或“箫”)的振动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19. 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用眼疲劳就可能患上近视眼。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选填“前”或“后”),为矫正视力需要佩戴(选填“凹”或“凸”) 透镜制成的眼镜。
  • 20.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大雪花幻化成人们心中的圣火,场面壮观, 惊艳了世界。在自然界中, 雪花是水蒸气(选填“凝固”或“凝华”) 形成的, 这个过程要热量。
  • 21. 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选填“圆形”、 “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 22. 如图,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固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是激光束经水面(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后形成的;若光斑向右移动,表明水面(选填“上升”、 “下降”或“不变”)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
  • 23.      
    1. (1)  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F是凸透镜的焦点)

    2. (2)  如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
  • 24.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晓华和丽丽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晓华敲击鼓面可观察到纸屑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纸屑的作用是
    2. (2) 如图乙所示,丽丽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张分开的桌面上,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的音叉也发出了声音,并将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可以传声。
    3. (3)  如图丙所示,晓华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筒将内部空气抽出来,丽丽在旁边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是没有完全消失,她觉得是抽空气无法被抽完导致,经过科学的推理,若将钟罩抽成真空,闹铃声将消失,说明不能传声。
    4. (4)  实验完成后,晓华高兴得高歌一曲,丽丽却很嫌弃,觉得完全是噪声,用软质海绵耳塞堵住了耳朵,丽丽是在(选填“产生阶段”、 “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了噪声。
    5. (5) 隔着三个教室的秋秋老师都被晓华的歌声打搅了,说明晓华声音的(选填“响度大”、 “音调高”和“音色好”)。
  • 25.     

    1. (1)  小红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如图甲中,她的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
    2. (2)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5 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3cm、3.12cm、3 23cm、3 15cm、3 1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cm,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 (3)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碘的熔点是 113.7℃,在标准大气压下,更合理的方案是(选填“丙”或“丁”) ,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
  • 26.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 (2)  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所成的像性质相同。
    3. (3)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只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 (4)  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始终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应在凸透镜(选填“左侧”或“右侧”) 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5. (5)  若保持图乙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右适当调节,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这与(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形成原因相同。
  • 27.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 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 调。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³。
    3. (3)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偏大”或“偏小”) ,理由是
    4. (4) 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0

      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
  • 28. 一容器的容积为 ,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1. (1)  容器的质量是多少?
    2. (2)  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 (3)  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是多少?
  • 29. 高铁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给我国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动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鸣笛,司机在鸣笛5s后首次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假设声沿直线传到山崖) ,动车的速度是 60m/s。问:

    1. (1)  声音在 5s内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m?
    2. (2)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多少m?
    3. (3) 动车车长为 300m, 通过该隧道耗时 1min, 请问该隧道长为多少km?
  • 30.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 小明和小亮同学测量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 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铝球放入空杯中,向杯中缓慢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杯子、铝球和水的总质量为391g; 如图乙所示,将铝球从杯子取出水面后滴干水,测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310g; 如图丙所示,向杯中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此时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360g。 ( 

    1. (1)  铝球的总体积是多少?
    2. (2)  求铝球的密度;
    3. (3)  请说明判断铝球是否是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