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4-01-31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满分37分)
  • 1. 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述的正确的是(  )
    A . 小明妈妈讲话“高声大语”是指音调高 B . 小女孩声音脆如银铃说明音调高 C . “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绕过墙壁传来 D . “听声知人”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2. 下列图示中对应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听诊器看病,可减小声音分散,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汽车发出的噪声 C .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 从左往右敲击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高
  • 3. (2020八上·灵川期中) 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日食月食现象 B . 水中的倒影 C . 海市蜃楼 D . 在阳光的照射下,树荫下出现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
  • 4. 请你根据图示的画面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  )

    A . 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 . 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 . 两车都运动 D . 两车都静止
  • 5. (2019·长春模拟) 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以下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为38.5℃ B . 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 C . 中学生脉搏1min约跳动72次 D .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00mg
  • 7.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冰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没熔化却变小,是汽化现象 B . 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C . 冬天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D .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 8. 学校在疫情防护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每天进行体温检测。当学生参加考试时,要求体温小于37.3℃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2℃ B . 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C . 检测该考生应该在常规考场 D . 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 9.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如图所示,bc是一水池,地面ab、cd与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a'是高为10m的电线杆,ab=4m,bc=2m,cd=2m。立在d点的观察者弯腰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已知观察者的两眼距地面高为1.5m,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的长度为(  )

    A . 4.5m B . 6m C . 3m D . 1.5m
  • 11. (2020八上·全州期中) 小明利用老式调焦照相机给小丽同学拍完半身照后,要给她拍全身照,应(   )
    A . 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 . 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C . 小明离小丽远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D . 小明离小丽远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 12. (2021八上·富川期末) 小川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 .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 . 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不能成像 D . 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 13.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 . 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 . 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 . 速度v不随路程s与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
  • 14. 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  )
    A . 350g B . 400g C . 500g D . 650g
  • 15. (2020八上·天津月考)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 . 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 .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吸热 C . 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 . 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
  •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 B .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 C . 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D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空气的密度变大
  • 17.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B .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第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 . 第4s时甲、乙相遇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4分)
  • 18. (2019八上·江苏期中) 植树时,站在一行树的第一棵树前面向前看,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得(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
  • 19. 对于正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属于 (选填“噪音”或“乐音”),所以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基本都有如图所示的标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 处控制声音。

  • 20. 云、雨、雹、雾、露、霜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其中,霜的形成属于这种物态变化形成时需要
  • 21. 如图所示,一束与界面成55°角的光线射到点O时,入射角是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变为度。

  • 22. 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 23.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若将两液体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 , 则ρ;若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 , 则ρ。(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 26.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 (1) 小鑫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好实验器材。在加热过程,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冰的状态变化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应为℃。
    2. (2) 图丙是小鑫绘制的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时温度(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3. (3) 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小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 27.

    1. (1)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②小明在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仔细观察后,他发现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大致在图中 (选填“A1”“A2”或“A3”)位置。
    2. (2) 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 (选填“近视眼镜片”或“远视眼镜片”)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 28. 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 (1) 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ρ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的深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也为m;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2. (2)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五、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8分)
  • 29. 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
  • 30.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泛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水混合而成的。如图是小明在药店买的一瓶质量为170g、体积为200mL、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酒精浓度是指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 (1) 这瓶酒精的密度为多少?
    2. (2) 这瓶酒精中含无水酒精的质量为多少?
    3. (3) 现有48g无水酒精,要配制成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需加入水的体积为多少?
  • 31. 用一只杯子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中的图线AB所示。则:

    1. (1) 量杯的质量是多少g?
    2. (2) 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3. (3) 如果在这只杯子里装60cm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是多少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