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寒假试卷 七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3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该远古人类(   )
    A . 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县 B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C .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D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2. (2023七上·吉安月考) 《白虎通》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下列早期人类与材料中的“神农”最有可能同处一个时期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 3. (2023七上·吉安月考)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什么时期(    )
    A . 元谋人 B . 尧舜禹 C . 炎帝黄帝 D . 夏商周
  • 4.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 . 商朝建立 B . 平王迁都 C . 武王伐纣 D . 东周开始
  • 5. (2023七上·乐平期中)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出现这两件绝世青铜器的朝代还有下列哪一成就?(    )
    A . 甲骨文 B . 人面鱼纹彩陶盆 C . 《道德经》 D . 开始出现牛耕
  • 6. (2020七上·璧山期中)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段材料反映 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 诸侯一心,辅佐周王 B . 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 中央集权,四海归一 D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7. (2023七上·百色期中)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有学者分析,不带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示英勇的气势,可以压倒敌人。秦军英勇杀敌的主要是因为( )
    A . 秦王深得民心 B . 军粮有保障 C . 奖励军功 D . 秦国人民具有尚武精神
  • 8. (2023七上·吉安月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学派及其思想主张是(    )
    A .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B . 儒家,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C . 墨家,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D . 法家,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等
  • 9. (2023七上·吉安月考) 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 分封创立,控制诸侯 B . 学派林立,繁荣学术 C . 中央集权,创新制度 D . 削藩推行,消除叛乱
  • 10. 秦始皇规定农民每年要将收入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同时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去服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为了控制百姓,制定了各种残酷的刑罚。这说明秦始皇的统治( )
    A . 赏罚分明、为政以德 B . 宽严相济、道之以政少年商 C . 穷奢极欲、任人唯亲 D . 急于求成、暴虐严苛
  • 11. (2023七上·潮南月考) “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坐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将都城定在( )
    A . 咸阳 B . 长安 C . 镐京 D .
  • 12. (2023七上·青龙期中) 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的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    )
    A . “焚书坑儒” B .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 . 尊孔复古 D . 颁布“推恩令”
  • 13.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 巨鹿之战——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 B . 由分封制引发的争霸战争——导致秦朝的灭亡 C . “文景之治”的出现——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D . 黄巾起义——使东汉统治一蹶不振
  • 14. 《史记•大宛列传》载:“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这反映了张骞通西域( )
    A . 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B . 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间的往来 C . 使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开通 D .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
  • 15.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也有上榜。蔡伦上榜的理由是( )
    A . 改进了造纸术 B . 编写了《史记》 C . 发展了中医理论 D . 创编了“五禽戏”
  • 16. 下列重要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曹丕废汉献帝,于洛阳称帝

    ③赤壁之战 
    ④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②④③
  • 17. 魏晋以来,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少数民族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 .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北方战乱频仍 D . 民族交融增强
  • 18. 记叙南朝宋历史的《宋书》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人口明显增多 B . 南方耕地面积逐渐扩大 C .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 D . 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与技术
  • 19.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或不可革。三十以下,见在朝之人,语音不许仍旧,违者免所居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措施是( )
    A . 改用汉姓 B . 改用汉律 C . 改穿汉服 D . 改讲汉语
  • 20. 以下是某班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的一组图片,由此推测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蓬勃发展 C . 三国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的突飞猛进
二、非选择题
  • 21. (2023七上·浉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玉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生活的流域范围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两例)
    2. (2)  根据材料二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
    3. (3)  假如让你回到他们生活的时期,你从衣食住行方面会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
  • 22. (2022七上·郑州期中)  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商鞅变法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他的新法推行了两年,秦国的风俗日益败坏……其社会混乱达到极点。因此,高祖皇帝负起挽救天下的大任,威望震服全国,天下人追从他的德行。 
    ——翻译自贾谊《治安策》
    1. (1)  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举例说明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
    3. (3)  综上探究,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什么?
  • 23. (2021七上·偃师期中) 材料解析

    材料一:图片(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皇帝;图片(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材料二: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暂。······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

    材料三: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杜牧 图(一) 图(二)

    1. (1) 图一人物的最主要事迹是什么? 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图一人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材料二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 (3) 材料三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你是如何理解的?强秦从建立到灭亡仅仅只有十五年对你有什么启示?
  • 24. (2018七上·武陟期末)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历史教学的思维导图。

    1. (1) 根据图示指出图示中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的政权有哪些?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
    2. (2) 请您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用史实概括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简单说明理由。
  • 25. (2020七上·驿城期末)

           

    A赤壁之战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根据上面图片反映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