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项复习...

更新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25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天桥期中)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数学老师说我思维敏捷,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用功,女同学说我性格外向,妈妈却说我性格内向……这是通过( )
    A . 与他人比较 B . 自我观察和分析 C . 他人评价 D . 在群体中的关系
  • 2. (2023七上·柯桥期中) 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所谓的‘你’,包括自己眼中的你,家庭中的你,朋友眼中的你,学习中的你,工作中的你……这些‘你’很可能都是不同的。它们加起来,才构成‘你’的全部。”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懂得欣赏自己,不必在乎他人评价  
    ②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通过多方面理性客观认识自己  
    ④接纳自己需要乐观,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七上·武汉期中) 右边漫画给你的启示是要(  )

    A . 树立远大的理想 B .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C . 学会坚持自己的目标 D . 敢于相信自己
  • 4. “我活泼开朗,是家里的‘开心果’;我努力学习,是班里的好榜样。”小福同学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 . 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 . 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 C . 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D . 从生理方面认识自己
  • 5. “要想认识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走自己的路,无需考虑他人的评价 B . 旁观者清,他人的评价总是客观公正的 C .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完整、清晰地认识自己 D .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一致时,要相信他人评价
  • 6. (2023七上·赵县) 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就要善于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名句能体现这个道理的是( )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小徐做事情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会想“假如我这样做,别人会怎样说呢?”“假如我不这样做,他发现自己做事无所适从。对待他人的评价,恰当的做法是( )
    A . 他人的评价不切实际,应当面理论质问 B . 重视他人的评价,全盘接受他人的建议 C . 勇于面对不同声音,平静拒绝所有评价 D . 客观分析他人评价,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 8. (2023七上·福田期中) “沟通视窗”将人际沟通信息划分为四个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它启示我们( )

    ①用好“公开区”,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②警惕“秘密区”,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③关注“盲目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④挖掘“未知区”,战胜所有的不可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下列名言警句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相匹配的有( )

    序号

    名言警句

    认识自己的方式

    吾日三省吾身

    心理方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人评价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自我评价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社会方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3七上·防城期中) 初中生小兰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在班里做什么事都不甘落后,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但是,当有同学给她指出错误时,她总是会极力为自己辩解。对此,你应该告诉小兰( )

    ①对待他人的评价我们需要反思

    ②对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③要相信自己,不必在意,平静拒绝

    ④对待别人的评价,要勇敢面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3七上·福州期中)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大道理。请辨识下面古诗文与解释不一致的是( )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努力需要立志、坚持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坚持学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某校七年级(3)班要选足球队长。小刚认为:我的球技最棒,你们都不如我,应该由我来当队长,否则这次比赛我不参加。而同学们认为小刚球技虽好,但比较自私,都不愿意选他。对于小刚的自我认识所产生的影响,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 . 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B .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利于自我发展,会阻碍与他人的交往 C . 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自己 D . 只有通过与他人比较,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
  • 13. 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④能增强信心,快速提高成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班长小龙成绩优秀,工作负责,但在本学期的优秀班干部评选中却落选了。小龙从侧面了解情况,他在第二学期改正了自己工作的不足,终于当选优秀班干部。该经历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只能通过他人评价

    ②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③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④就能取得学业成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5. “我是谁?”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这便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也是我们认识自我的开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参与以下活动开始。
    1. (1) 请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化名片,名片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血型、性格、兴趣爱好、座右铭或喜欢的格言特长、最崇拜的人等。比一比谁的名片最具个性,最受欢迎。
    2. (2) 请从下列形容词中选择一些最能体现你的特征的词语 填在下页的答题框内,由此给自己描绘一幅”自画像” 。(除了这些词语你还可以选择其他符合自己特征的词语来描述自己)

      漂亮心直口快、中等个子、善于合作、运动能力很强、体贴、好奇、大胆、忠诚、乐于助人、和同学关系融洽、缺乏自信、瘦弱坏脾气、孤僻、懒惰乐观、消极、能言善道、易怒、上进心强、爱争论、爱交往、机智、不合群、责任心强、苗条、敏感、顽固、正直、顺从、善良、做事认真、爱取笑别人、胖胖的、大方、受欢迎、性格急躁、粗鲁、守纪律、爱表现、爱抱怨、情绪化、浮躁、有恒心、爱冒险、优柔寡断、彬彬有礼、听话、孝顺、害羞、保守、诚实、开朗。

      ●适合我的词语:

      ●其他描绘我的形象的词语:

  • 16. 阅读七年级学生小风的一则日记,回答问题。

    日期:9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阴有阵雨

    做人好难!今天上午第一节是英语课,老师在发试卷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说我学习太懒惰,连几个英语单词都默写不出。心情如同天气。郁闷啊!

    没想到,下午时,因为我的作文被市晚报刊登,语文老师在课上对我大加赞扬,说我有文学天赋,如果不断地努力,以后在文学上定会有所作为。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开心啊!

    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请结合材料,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他人的评价,给小风提一些合理的建议。
    2. (2) 你有过类似小风的经历吗?请跟大家分享你在正确对待他人评价上的方法和技能。
  • 17. (2023七上·柯桥期中) 跨进中学大门,我们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我们对自己满怀信心,却又担心不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我们期望生命精彩,却又对自我价值心存疑惑。我们走在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的路上……

    材料一:七年级2312班的小杰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征求了几位好朋友对自己的评价,调查的结果如下。

    小静:小杰热情、团结友爱。总是帮助困难学生。

    小华:课堂复习和做作业,都是很认真的。写作业总是很快。

    老师:热心帮助同学,有集体荣誉感,但过于表现自己,爱吃零食。

    小杰对自己的评价:我性格外向,人缘好,但自律性较差,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

    材料二: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埋怨过、消沉过,但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开始摆摊、开店、学影视后期,练就一手绝活。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如今,他的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永不服输”!

    1. (1) 结合材料,小杰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 (2) 小杰应该如何看待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
    3. (3) 从“感动中国人物”陆鸿的事迹中,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向他们学习,做更好的自己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