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项复习...

更新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25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少年时面对日军轰炸,立志要造军舰抵御外国侵略,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核潜艇事业。黄旭华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努力奋斗后就能实现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3七上·福清期中)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以下对少年梦想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少年的梦想,仅仅是个人的梦想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密不可分

    ③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3七上·福州期中) “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表明( )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选择目标要把个人的志向与祖国和人民相联系

    ③只要具有不服输的坚忍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就一定能圆梦

    ④要将个人梦想建立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基础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七上·福州期中) 观察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B . 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实现梦想 C . 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D . 实现梦想需要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 5.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下列古语中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C .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D .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 6.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年轻充满朝气,

    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青少年应该( )

    ①忽视缺点,让自己飞得更高 
    ②树立梦想,不懈追梦、圆梦

    ③把个人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④努力学习,立志成为祖国栋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3七上·柯桥期中) 下列选项与下图图寓意一致的是( )
    A . 如果成功有秘诀,那一定离不开坚持 B . 对他人的建议应该平静地接受 C . 目标总能激励人们战胜一切困难 D . 自信的人能够正确对待失败
  • 8. 2023年9月28日晚,在杭州亚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杭州姑娘叶诗文,在家门口赢得了金牌。年少成名,经历过运动生涯的最低谷,时隔九年,重返亚运赛场,叶诗文一直在用坚持诠释热爱,向着下一个巅峰冲刺。叶诗文的重返之路告诉我们(   )

     

    A . 不惧挫折,敢于挑战就可以取得胜利 B . 有些人的潜能是天生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越 C . 努力是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D . 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 9. (2023七上·武汉期中) 从2014年起,习近平主席每年都会发表《新年贺词》,字字句句既温暖又提气,如“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对此,你的感受是:(  )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实现 
    ②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不可逾越

    ③要通过努力和奋斗去实现梦想 
    ④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年仅15岁的陈烨,首次亮相亚运会赛场力压群雄,摘得中国滑板首金,无数次的站起来,他从未放弃。为了梦想,精益求精,在一次次比赛中实现自我超越……陈烨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是天真无邪的愿望

    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③把努力落实在每天的具体行动中

    ④要坚守少年时代的梦想不更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3七上·赵县) 梦想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14次登上诗词大会舞台的陈更最终捧冠而归;49岁的宿舍阿姨和儿子一起学习,双双考研成功;科幻作家陈伟起患有先天脑瘫,因双手变形无法打字,他就用舌尖抵着下唇敲击键盘,已经出版多部作品……他们的成功说明( )
    A . 书山有路勤为径,要坚持努力 B . 多学诗词多读书,人生才有出路 C . 挫折越多越成功,要敢于拼搏 D . 梦想指引方向,只要有梦定成功
  • 12. 东京奥运会的一跳,背后是一个14岁的“天才少女”的成功之路。她每天要练习跳台400多次,陆地上跳200到300次,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她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有志者,事竞成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③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④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革命伟人少年时代的梦想故事,回答问题。

    故事一: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湖南韶山前,给父亲抄写了一首名为《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夕,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远大的理想,体现了他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

    故事二:少年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校长为学生上修身课,让学生学会立志。校长问:”诸生为何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年仅12岁的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充分表达了他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1. (1) 指出两位革命伟人少年时代梦想故事的共同之处。
    2. (2)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两则故事对新时代少年编织人生梦想有何启示。
  • 14. (2023七上·福清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学生群体的殷切期盼,论志向、谈梦想、讲奉献,鼓励学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1. (1)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习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理由。
    2. (2) 生逢其时,踏浪前行。你的梦想是什么?青少年的你应如何追梦,为崭新征程贡献力量?
  • 15. 欣赏诗歌,感悟梦想。

    放飞梦想

    放飞梦想,坚持到底,无论道路多么漫长

    放飞梦想,澎湃激昂,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理想

    放飞梦想,荡气回肠,坚定信念定能成就辉煌

    我要告诉全世界,给自己一个希望

    希望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要告诉全世界,就算暴风骤雨

    也阻挡不了我奋飞的翅膀

    我要告诉全世界,只要坚持不懈

    就算我痛、我哭,我也绝不认输

    1. (1) 从这首诗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2) 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准备做哪些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