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01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7题为单选题,8~1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项得0分)
  • 1. (2023·雨花模拟) 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是38.5℃ B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5s D . 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 2. (2022八下·单县期末)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流水 D . 河岸
  • 3. (2023八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刻度尺的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为了减小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正在上课的学生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有效且合理的是(  )
    A . 在教室周围植树 B . 老师讲话时声音小一些 C . 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 D . 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
  • 5. (2016八上·抚顺期中)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 B . 夏天,雨笼山峦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檐上冰凌
  • 6.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的 C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7. (2015八上·沙市期中) 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折射现象 C . 光的反射现象 D . 光的漫反射现象
  • 8.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响鼓也要重锤”,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 “万簇俱静”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C .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分辨说话者 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 9. 如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C .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 D . 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 10. 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B .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 C . 冬天,罗平都是大雾笼罩 D . 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4分。11~15题,每题2分;16题4分)
  • 11. 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舟的航行速度约为7.2km/h,合m/s。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剑相对于船是的。
  • 1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光在水中的速度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3. (2020八上·亭湖期中) 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汽化时要(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 14.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好像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5. 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º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 (1)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 (2) 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
    3. (3)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超声波还应用在哪些领域
    4. (4)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 19.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弹起;
    2. (2) 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若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原因是____;
      A . 手机铃声频率太高 B . 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3. (3) 利用图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4. (4) 综合对比三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选填“甲”、“乙”或“丙”)。
  • 20.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294 98989798
     

    (1)

    1. (1)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液面上的气压一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 (3) 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 (4) 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5. (5) 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温度为℃;
    6. (6) 请根据表的数据,在图戊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 21. (2023八上·高邮期末)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
    2. (2) 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 (3) 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
    4. (4)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法线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的情景,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填写支持该结论的现象)会得出结论。
  • 22. 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滑下,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计时器;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目的:
    3. (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AC段的路程是cm,vACm/s;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大”或“小”)
    5. (5) 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 B . C . D .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 23. (2021八上·玉州期中)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做减速运动。有一辆汽车正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求:

    1. (1) 此车10分钟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 (2) 该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米,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3. (3) 若制动过程用了2.3秒,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30米,求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4.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座山崖开进,司机在某处鸣了一下笛,4s后听到从前方山崖传来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 (1) 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 (2) 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m?
    3. (3) 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