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 1. 现代文阅读 I

    1909 年,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欧洲某处的地震记录时发现,地震纵波的参数在 地表下 50 千米深度处显著改变。他认为这是地质结构在此处急剧变化所致。后来人们证实。 该突变面在全球普遍存在, 并将其命名为“莫霍面 ”。界面以上的区域称为地壳, 界面以下的区域称为地幔。

    随后几十年间, 关于莫霍面的结构形态和物质组成。再无革命性的研究发现。当下, 科学家已无法压制对地底世界的好奇……

    1957 年,美国的地质学家和海洋学家们在会议中提出了“打个洞, 直抵莫霍面! ”的 想法。会后, “莫霍计划 ”正式启动策划。考虑到大陆上地壳平均厚度 33 千米,而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仅 7 千米,策划组织判断,要想钻穿地壳,到达地幔,就得在水下开展。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虽然只是打洞, 但钻穿地壳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莫霍计划打一开始就难题不断。

    面对重重困难, 科学家决定先定个小目标——在海底戳几个浅洞, 找找感觉。他们改装 了一艘钻探船,于 1961 年在太平洋西海岸靠近墨西哥的海域钻了 5 口深度不超过 200 米的井。该船返回时, 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致电祝贺。称之为科学史上“历史性里程碑 ”。

    遗憾的是,这几口浅洞几乎是莫霍计划的全部直接成果。莫霍计划的预算不断增加,取 得的成果却寥寥无几, 让人感觉很没盼头。毕竟, 在 20 世纪 60 年代那会儿, 美国还有非常重要的航天事业要发展。 1966 年,美国国会砍掉了拨款, 莫霍计划搁浅。

    莫霍计划的初衷是钻穿地壳,虽然这个目标没实现, 但科学家通过这个项目发现,在海底钻凿采集地质数据和样品,无疑是一种新颖又直接的“窥探 ”地球的手段。

    1968 年,美国四大海洋所共同提出“深海钻探计划 ”,这也开启了已延续数十年的、地球科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迄今, 该计划经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多次更名、扩建、重构,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1971 年和 1975 年, 钻探船两次进入地中海, 从海底以下取出岩芯。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在形成于约 600 万年前的岩层中,竟然有石膏和岩盐。这些矿物需由海水或盐湖里的卤水经 强烈蒸发形成,怎么会出现在深海海底以下呢?科学家推测,600 万年前的构造运动使地中 海和大西洋的通道被切断,导致地中海水位越来越低。最后变成了“晒盐场 ”,从而堆积起了岩盐、石膏等蒸发岩。

    20 世纪 90 年代,钻探船在太平洋底下的深部岩层中发现了微生物,有的沉积物中每立方厘米甚至有 1000 多万个活细菌。科学家将这些生活在海底下部岩石里的微生物群称作“深部生物圈 ”,这是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储库,生活在地球深处的微生物可以享有远超“万岁 ”的高寿。

    中生代地球上横行一时的恐龙。在距今 6500 万年前消失。恐龙灭绝,谁是罪魁祸首?地质界有两种解释: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结果是大洋钻探给出了答案:一颗直径 10 千米的小行星撞上墨西哥湾,砸出了直径 180 千米的陨石坑。

    1997 年,钻探船从水深 2600 米的海底取得了这次撞击事件的证据:富含化石的软泥上, 突然出现一个 10 多厘米厚的暗绿色层,其中含有大量硅质球粒和岩石碎屑。经分析,这些物质来自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和炸裂的撞击坑。它们生动地记录着这场旷世悲剧的惨烈情景。

    2004 年夏。三艘破冰船在北冰洋执行大洋钻探任务:一艘钻凿。两艘破浮冰(以保证 钻探船的稳定)。这场“冰上大战 ”十分艰苦,却换来了巨大发现:5000 万年前,北冰洋居然是个温暖的“湖泊 ”!

    这次大洋钻探取得的岩芯中有大量的真蕨植物“满江红 ”的孢子。这是一种小型浮水植 物,幼时呈绿色。也叫“绿萍 ”,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到秋冬季节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 作“满江红 ”,现在广泛分布于江南的水池和稻田里。5000 万年前,这些植物居然漂浮在 北极的水面上,这表明当时的北极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个“北极湖 ”的生产力极高,沉积了丰富的有机碳, 因此可以说,北冰洋底具有重大石油前景。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洋钻探船成了海洋科学的“航母 ”,接二连三的重大发现成了 20世纪地球科学研究成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研究过程中也不乏我国科学家的身影。

    1998 年,我国加入大洋钻探计划。当时提出的钻探建议书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1999 年春。在我国的设计和主持下,科学家实施了南海大洋钻探 184 航次,取得了南海 3000 多年来的沉积记录,这是当时西太平洋海区的最佳长期沉积记录。科学家由此发现了气候演变的长周期。这一发现为探索气候变化打开了新途径。也使我国的深海基础研究跻身世界前 。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南海开辟了 17 个钻探站位,为人类认识南海深部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摘编自《比海底更深的地方》,汤恒岩编译)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纵波参数在地表下 50 千米深度处显著改变的现象,后来被人们证实,这一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 B . 在莫霍计划的基础上,美国先后提出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等计划,实现了莫霍计划的初衷。 C . 自从“莫霍面 ”被发现以来,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从未间断,对其结构形态和物质组成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D . 1999 年,在我国的设计和主持下,科学家实施了南海大洋钻探 184 航次,为科学家发现气候演变的长周期提供了帮助。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平均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所以“莫霍计划"考虑在水下钻穿地壳。 B . 科学家从地中海海底以下取出的岩芯中发现了石膏和岩盐,推测出 600 万年前地中海是“晒盐场 ”,堆积起了岩盐、石膏等蒸发岩。 C . 地质界对恐龙灭绝有两种解释:一是火山活动,一是小行星撞击。“深部生物圈 ”的发现证实是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 D . 2004 年,北冰洋钻探任务发现大量“满江红 ”孢子,这表明北冰洋在 5000 万年前属于亚热带气候,在北冰洋底可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画波浪线部分说法的一项是( )
      A . 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的超深水科考船,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B . 《管子》一书曾对河流的横向环流、侧蚀作用形成河曲的过程进行了正确分析。 C . 1810 年,英国地理学家詹姆斯·雷内尔总结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D . 大洋科学钻探面向 2050 年科学框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是栖居海底的生命类型。
    4. (4) 请简要说明“莫霍计划 ”搁浅的原因。
  • 2. 现代文阅读Ⅱ

    狗之晨①

    老 舍

    东方既明,宇宙正在微笑,玫瑰的光吻红了东边的云。大黑在窝里伸了伸腿,把嘴更往深里顶了顶,稍微一睁眼,只能看见自己的毛。

    “ 大黑!

    老太太!大黑的灵魂是在她手里拿着呢。假如不服从她,而她三天不给端那热腾腾的食 来?好吧,夹起尾巴,到门洞去看看。顺着门缝往外看,喝,四眼已经出来遛早了!四眼是 老朋友:那天要不幸亏是四眼,大黑一定要输给二青的!二青那小子,处处是大黑的仇敌:抢骨头,闹恋爱,和大黑过不去!

    “ 大黑,快来,到大院去跑一回! 

    大概也要开门了,大黑猜摸着。这么一想,赶紧跑到大院去。果然,刚到大院,就听见开门声。大黑心中暗笑,觉得自己的智慧足以使生命十分有趣而平安。出了街门,抖了抖身上的毛,向空中闻了闻,觉得精神十分焕发。在门前蹲坐起来,耳朵立着,坐着比站着身量高,加上两个竖立的耳朵,觉得自己很伟大而重要。刚这么坐好,黄子由东边来了。黄子是这条胡同里的贵族,身量大,嘴是方的,叫的声 音瓮声瓮气。大黑的耳朵渐渐往下落,心里嘀咕;是坐着不动好呢,还是向黄子摆摆尾巴好 呢,还是以进为退假装怒叫两声呢?他知道黄子的厉害,同时,又要顾及自己的尊严。他微 微地回了回头,呕,没关系,坐在自己家门 口还有什么危险?耳朵又微微的往上立,可是其余的地方都没敢动。黄子过来了!几乎是要挨着大黑了。大黑的胸部有些颤动。可是黄子还好似没看见大黑,昂然走过去。大黑不像黄子那样在道路当中卷起尾巴走,而是夹着尾巴顺墙根往前溜。这样,如遇上 危险,至少屁股可以拿墙作后盾,减少后方的防务。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大黑并不 “ 大 ” ;大 黑的 “ 大 ”和小花的 “ 小 ”,都不许十分较真的。可是他极重视这个 “ 大 ”字,特别和他主 人在一块的时候,主人一喊 “ 大 ” 黑,他便觉得自己至少有骆驼那么大,跟谁也敢拼一拼。狗的世界是不和平的,大黑专仗着这个 “ 大 ” 字去欺软怕硬地享受生命。远处有吠声,好几个狗一同叫呢。细听,有她的声音!她,小花!大黑向她伸过多少回 舌头,摆过多少回尾巴,可是她,她连正眼瞧大黑一眼也不瞧!不是她的过错,战败二青和 黄子,她自然会爱大黑的。大黑决定去看看,谁和小花一块唱恋歌呢。快跑。别,跑太快了,和黄子碰个头,可不得了,谨慎一些好。四六步的跑。看见了:小花,喝, 围着七八个,哪个也比大黑个子大,声音高!无望!不便于过去。 可是四眼也在那边呢;四眼敢,大黑为何不敢?可是,四眼也个子不小哇,至少四眼的尾巴卷得有个样儿。有点恨四眼,虽然是好朋友。大黑叫开了。虽然不敢过去,可是在远处示威总比那一天到晚闷在家里的小哈巴狗强多了。那边还有个小板凳狗,安然的在家门口坐着;大黑的身分增高了很多。凡事就怕比较。那群大狗打起来了。打得真厉害,啊,四眼倒在底下了。哎呀四眼;呕,活该;到底他 已闻了小花一鼻子。大黑的嫉妒把友谊完全忘了。看,四眼又起来了,扑过小花去了,大黑 的心差点跳出来了, 自己耗着转了个圆圈。啊,好!小花极骄慢的躲开四眼。好,小花,大

    黑痛快极了。

    那群大狗打过这边来了,大黑一边看着一边退步,心里说:别叫四眼看见,假如一被看 见,他求我帮忙,可就不好办了。往后退,眼睛呆看着小花,她今天特别的骄傲,好看。大 黑恨自己!退得离小板凳狗不远了,唉,拿个小东西杀杀气吧!闻了小板凳一下,小板凳跳 起来,善意的向大黑腿部一扑,似乎是要和大黑玩耍玩耍。大黑更生气了:谁和你个小东西 玩呢?牙露出来,耳朵也立起来示威。小板凳真不知趣:轻轻抓了地几下,腰儿塌着,尾巴 卷着直摆。大黑知道这个小东西是不怕他,嘴张开了,预备咬小东西的脖子。正在这个当儿, 大狗们跑过来了。小板凳看着他们,小嘴儿啾着巴巴的叫起来,毫无惧意。大黑转过身来, 几乎碰着黄子的哥哥,比黄子还大,鼻子上一大道白,这白鼻梁看着就可怕!大黑深恐小板 凳的吠声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把大黑给围在当中。可是他们只顾追着小花,一群野马似的跑了过去,似乎谁也没有看到大黑。大黑的耻辱算是到了家,他还不如小板凳硬气呢!

    风也似的,小花在时,他们在后紧随,又回来了!躲是来不及了,大黑的左右都是方嘴 ——都大得出奇!小花,好像是故意的,挤了他一下。他一点也不觉得舒服,急忙往后退。后腿碰着四眼的头。四眼并没招呼他。

    一阵风似的,他们又跑远了。大黑哆嗦着把牙收回嘴中去,把腰平伸了伸,开始往家跑。后面小板凳追上来,一劲巴巴的叫。大黑回头龇了龇牙;干吗呀,你!似乎是说。回到家中,看了看盆里,老太太还没把食端来。倒在台阶上,舐着腿上的毛。门外有人拍门。大黑立刻叫起来,往下扑着叫,觉得自己十二分的重要威严。老太太去看门,大黑跟着,拼命地叫。送信的。大黑在老太太脚前扑着往外咬。邮差安然不动。老太太踢了大黑一腿:“ 怎这么讨厌,一边去! ”大黑不敢再叫,回去依旧卧在墙根。肚中发空,眼瞭着食盆,把一切都忘了,好像大黑的生命存在与否只看那个黑盆里冒热气不冒!

    【注】①《狗之晨》是一篇寓人于狗、寓庄于谐的幽默小品,把人性的弱点放大到狗的身上,透视现实社会的世态人心。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黑认为自己的灵魂在老太太手里拿着,既表现大黑是一条忠诚的狗,也与结尾呼应。 B . 老太太给狗取“大黑 ”这个名字,寄托了她对狗的希望,希望大黑改变胆小怕事的性格。 C . 大黑对小花的爱并非是真诚坚定的,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恋的心理安慰和自大的臆想。 D . 大黑在知道门外的是送信的邮差的前提下,依然作“扑着往外咬 ”之势,可见护主心切。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了一只狗从早晨睡醒到胡同上跑了一圈回到住家这样简单的故事,但情节却起伏

      有致,变化多端。

      B . 小说在描写大黑时采用了动作和心理描写以及对比的手法,通过细节展示出大黑形象的

      丰富性和典型性。

      C . 小说的情节冲突主要来自性格矛盾,如大黑的自大和自卑,想象中的野心和性格上的懦

      弱、行动上的懒惰。

      D . 小说以“狗之晨 ”为题目,“晨 ”既是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展现了作者对国民精神

      觉醒的乐观态度。

    3. (3) 文中画横线部分反映了“大黑 ”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 3. 文言文阅读

    王守仁① , 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 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 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 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代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 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 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 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搬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 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 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给之。

    七月壬辰留宜春玉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 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 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 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仁天资异敏年十七竭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 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 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 阳明学 ”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②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xiòng):刺探,侦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 .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 .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 .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B .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春闱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三甲各若干名。 C . 兵部,我国古代“六部 ”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 . 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朝菌不知晦朔 ”中的“晦 ”,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守仁不畏强权,正直敢言。他曾因上奏章救藏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 . 王守仁擅长军事。上杭一战中,他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制敌获胜。 C . 王守仁精于计谋。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守仁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D . 王守仁博学勤思,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②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5. (5) 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其

      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

  • 4. 古代诗歌阅读

    岸 贫①

    梅尧臣

    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

    烧蚌晒槎沫② , 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裈③。

    [注]①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当时北宋边患严峻,朝廷每年供给大量岁币,土地兼 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破败流徙。②槎沫:水上漂浮的零枝断梗。③犊鼻裈:短裤,或称围裙,因形如犊鼻,故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岸边贫苦人家失去了土地,无法耕种与收获,也没有办法饲养鸡豚。 B . 他们用晒干的断梗枯枝烧蚌蛤吃,用“野芦 ”“青蔓 ”搭建居住的地方。 C . 小孩子们把荷叶穿在身上充当短裤,刻画了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形象。 D . 全诗只描绘场景,客观直白,未加任何评论,让读者自己思考。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大学之道》 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以加强个人修养为根本的句子是
    2. (2) 《〈老子>四章》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时,先用“合抱之木 ”来阐述,接着又以“ ”来形象说理,最后阐明走一千里路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道理。
    3. (3) 《春江花月夜》一诗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其中描绘花之美景的诗句为“ ”。
    4. (4) 李白《将进酒》 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诗句是“”。
    5. (5) 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勇担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正如《<论语>十二章》 中曾子所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 I

    一年一度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如约而至。今年的春晚节目类 型丰富、形式多样、丰富新颖、生动感人,节目都紧扣时代主题、紧贴火热生活,是一场吉 祥喜气、信心满满的文化盛宴。春晚是传统的。从 1983 年央视举办第一届春晚,至今过去 了整整四十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看春晚,已成为大家在除夕夜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不 仅把它作为年夜饭席上的“ 大菜 ”,春晚上的一些歌曲、段子,更成为新一年的流行曲和流 行语。千人百味,①____ 。但这道“ 大菜 ”,依然会让大家产生了共鸣。

    春晚是时尚的。春晚始终② ____ , 在内容和形式上守正创新。如今,我们不仅 可以选择在 4K/8K 超高清频道收看,还可以通过网络、APP 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欣赏。

    春晚是民族的。春节,是中华民族③____ 、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在每个 中国人心中都具有特殊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巨 大优势,也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通过春晚的舞台,让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各族 人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中华民族一家亲,团结奋 进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春晚是国际的。春晚不仅弘扬了中华文化,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更全面深入了解的桥梁, 还满足了海外侨胞的精神需求,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探索和人类文明健康的生动展示, 呈现出了深刻而丰厚的人文精神。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四字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前人们都认为适度饮酒有益于健康,然而,近来《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却认为这一观点错误。无论是小酌怡情还是开怀畅饮,任何饮酒方式____。

    最新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明显,即使是轻度和中度 饮酒,也会面临酒精所导致的健康隐患。首先,喝酒会____。酒精对判断决策能力的损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导致饮酒者爱冒风险,例如酒驾或做出乱了方寸的决定。其次, 饮酒加速皮肤老化过程。酗酒也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即使是适度饮 酒,也会影响肝功能。另外,喝酒会让人更容易打鼾,导致脑供血不足和缺氧,从而____,这种损伤可能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恢复期。长期饮酒的人智力下降较不饮酒的人更快。

    1. (1) 下列句子中“方寸 ”的含义,与文中加点处“方寸 ”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老母在洛,无复方寸,既奉恩贷,实若更生。 B .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C . 其所刻印章,风格开合大气,方寸之间,刀走凌云志。 D . 视方寸于牛,不知其大于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四、写作(60&nbsp;分)
  • 8. (2023高三上·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很讨厌形式主义,觉得它是“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 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特别希望生活具有某种仪式感, 为某个仪式“轰轰烈烈的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兴奋不已,并认为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 最直接的方式。

    对于“形式” ,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