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秋八年级物理(上)第1章测评卷

更新时间:2023-10-09 浏览次数:14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道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 1.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这说明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 2. 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

  • 3. (2015八上·开江月考)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4. 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一个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 5. (2017八上·伊宁期末)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 6.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h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其中最后两题为双选题)
  • 7. (2018八上·滨州期中)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8.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 .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 C . 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D .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
  • 9. (2017八上·临沂期中)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 .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 . 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 10. (2020八上·海港期中)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 . 20m/s B . 10m/s C . 5m/s D . 无法确定。
  • 11. 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紧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12. 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
    A . 地球和太阳 B . 月球和地球 C .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 D . 地球和火星
  • 13. 下列关于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 测量时遵守操作规则也会引起误差 C .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 D . 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14. 某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000m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min34s,小明参加考试时,前500m的平均速度为6m/s,后500米的平均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B .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m/s C . 小明在本次参试中能取得满分 D . 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是4m/s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道题,每空2分,共24分)
  • 15.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量平均速度,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保持(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
    2. (2) 该实验原理是
    3. (3) 实验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 (4) 如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s
    5. (5)  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16. 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 (1)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 (2) 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
    3. (3) 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m/s.
    4. (4) 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每次改变一个车身长度,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道题,共16分,其中17题8分,18题8分)
  • 17. 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

    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求:

    1. (1)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 (2)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18. 强哥开着宝马自驾游,从郑州驶向焦作,通过长2400m的黄河大桥,所用时间为40s
    1. (1) 若忽略车身长,此时车的速度为多大?
    2. (2) 若车身长5m,当以相同的车速通过长为400m的万方桥时,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