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文科...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A . 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 B . 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C . 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D . 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反省研究历史
  • 2. “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
    A . 呈现多元特征 B . 起源时间完全一致 C . 相互借鉴发展 D . 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 3. 下面为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录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反映出当时苏美尔人(    )

        吉尔伽美什最好的朋友恩基杜被杀身亡,在悲痛中,他不愿放弃他的朋友。当国王接受沮丧现实的时候,吉尔伽美什出发去寻找永恒的秘密。在海洋底部,他找到了一种将会提供永恒生命的植物,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给恩基杜之前竞被一条蛇偷走。

    A . 神灵崇拜盛行的社会生活 B . 渴望人类永生的观念 C . 命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 D .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 4. 古罗马时期,西塞罗通过《论法律》《论责任》等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奥古斯都兴建了神庙(供奉战神、凯撒大帝等)、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这些做法
    A .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促进了国家立法的完备 C . 增强了罗马民族凝聚力 D . 完善了帝国的公共设施
  • 5.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帝国,开辟了地中海向东到达中亚、印度的交通体系;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张骞凿空西域,连接东亚到达中亚的交通。这表明(    )
    A . 都促进政治格局变化 B . 都促进丝绸之路的开拓 C . 都促进日耳曼诸国的建立 D . 都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
  • 6. (2022高三上·尚志期中) 中世纪的西欧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其内容主要为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但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与玛丽昂》则以旋律自然的对话形式,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据此可知,该剧的创作
    A . 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 B .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 C . 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 .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7.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从10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 B . 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 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 D . 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
  • 8. 8世纪初,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垦荒。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承认垦田私有,土地兼并日益加剧。此后,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据此可知,日本庄园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相比其特点是 (    )
    A . 日本庄园是土地私有 B . 日本庄园规模比较小 C . 日本庄园是通过开垦荒地而不是授予兴起的 D . 日本庄园独立性更强
  • 9. 伊斯兰教价值观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商业,穆罕默德曾说: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实奴仆,诚实的商人在报应日将坐在主的影子之下。据此推之 (    )
    A . 宗教观念深刻影响人民的精神生活 B .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C . 伊斯兰教的商业观推动帝国商业发展 D . 统治者以商业为本鼓励发展国际贸易
  • 10. 阅读下表“玛雅文明的主要神灵”,据此可知 (    )

    神灵

    名字

    职能

    天神

    伊扎姆纳

    药神、火神、赐给地球雨水,使土地适合种庄稼,避免灾难

    太阳神

    掌握健康、音乐、诗歌、书法(与羽蛇神相关)

    月亮神

    伊希切尔

    掌管各种水体、丰收、彩虹、分娩、纺织、洪水

    雨神

    恰克

    掌管闪电和雨,雨水充沛、避免干旱

    羽蛇神

    库库尔坎

    掌握雨季、播种、收获、五谷丰登,太阳神的化身

    A . 玛雅人有精准的天文历法 B . 玛雅的各级政权都与神权紧密结合 C . 玛雅人对水资源比较重视 D . 玛雅人信仰神灵主要是为了气象研究
  • 11. 曼萨·程萨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1324年,他带领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了四分之一。据此推知,马里 (    )
    A . 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B . 城市经济繁荣 C . 缩减与开罗的贸易 D . 成为西非霸主
  • 12. 以下为哥伦布《航海日志》的摘录。

    据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哥伦布的航线受到地圆说影响 
    ②哥伦布对金银的渴求促使他远洋航行

    ③哥伦布远航到达了泉州和杭州 
    ④传播基督教是哥伦布探险的动因之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有西方学者写道:“在人口密集并极易受到疾病侵袭的中美和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口数量有代表性地下降了90%”“殖民当局的慈善态度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帝国政府像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当局那样,持久而徒劳地立法保护天花感染者。”这表明(    )
    A . 病毒是印第安人口减少的主因 B . 西班牙重视保护印第安人健康 C . 该学者极力淡化殖民主义罪行 D . 气候环境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 14. (2023·鞍山五模)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时,北方各州代表想让国会有管理贸易的权力;但是,南方各州反对,他们害怕国会运用这个权力来结束奴隶买卖。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即国会在1808年之前不会讨论禁止奴隶买卖。这个方案(    )
    A . 体现了美国宪法民主的精神 B . 以妥协折中的方式维持了美国统一 C . 彰显了美国结束奴隶制的意愿 D . 充分暴露了美国奴隶社会的本质
  • 15. (2022·邯郸二模) 1840年4月,英国议会下院就是否对华宣战一事展开激烈辩论。执政党认为必须为保护贸易和英国人的生命财产发动战争,反对党则坚决反对一场有伤道德的战争,最后英国下院以9票优势通过发动战争提案。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内阁发生更迭,原来的反对党上台组阁,却将鸦片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说明(    )
    A .   资产阶级政党根本利益一致 B . 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 C . 英国责任内阁制已正式确立 D . 英国议会改革的成效显著
  • 16.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是从工厂、车间而不是从大学走到工业界来的;他们并不是穿着丝绸满载荣誉,而是身着粗布衣,满身煤灰和油渍”。这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A . 对科学理论的探究未受重视 B . 科学家多躬身于社会实践 C . 生产实践对技术发明的作用 D . 创造发明未得到社会资助
  • 17. (2022·东三省模拟) 18世纪上半叶,英国传统大学固守培养精英的理念,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皇室、贵族、富家子弟等阶层,课程内容以古典学科及人文主义为主。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机械、采矿等课程,接收对象为普通百姓及中产阶级。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 .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B . 高等教育呼应时代发展需要 C . 社会阶层流动性大幅提高 D . 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 18. 巴黎公社时期,俄国革命家罔察洛夫曾撰文指出,世界革命已经开始了……不管巴黎(公社)是不是将被绞死。无论如何,流血革命已经迫近我们,革命从巴黎的废墟上升起。作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
    A . 促进世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获得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与支持 C .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D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 19. 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获得在本土和殖民地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在印度伐木的速度超过其自然恢复的速度。1878年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对此较为全面的评价是(    )
    A . 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B . 英国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加强殖民统治而掠夺印度资源 C . 英国意在将先进环保理念引入印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D . 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
  • 20. (2022高二下·蒲江月考) 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马蒂罗被害。1914年,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头痛击,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美国大感意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 . 墨西哥民族自决意识的增强 B . 美国利他主义行为不被理解 C . 墨西哥独立后面临新的困境 D . 美墨两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21. “美国人郁闷地发现,英、法等欧洲国家完全就是辛亥革命后老北京旗人的做派——倒台不倒架子。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让美国人提供援助,至于构建国际新秩序这个游戏,他们并不想带这个美洲暴发户玩。更郁闷的是,对此美国还真没什么办法。”材料描绘的是(    )
    A .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B .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欧美对世界统治权的争夺 D . 欧洲复兴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 22. (2021高三上·邢台月考) 1920年11月29日,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这一措施执行的是(   )
    A . 自由贸易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斯大林模式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3. (2022·邯郸二模) 苏联政府于 1930 年提出了整顿、巩固和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明文规定,反对歪曲党的路线的行为,禁止采用强迫手段实行集体化,禁止将农民住宅、奶牛、猪、羊家禽等收归国有,恢复农贸市场等。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
    A . 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继续 B . 利于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C . 实现了苏联经济均衡发展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制度
  • 24. 乔治·奥威尔在《致神父约沃斯·琼斯》中提到:“二十多年来,甘地一直被印度政府看作是他们的一个得力助手……其实甘地让英国人更容易统治印度。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人们不再认为采取行动会对现实有所改变。之所以甘地在狱中总是受到仁慈对待,是因为英国的官员们害怕他死了之后,他的继任者会因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而更愿意扛起炸弹。” 关于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非暴力的斗争方式束缚了印度的力量 B . 非暴力的思想导致与英国冲突加剧 C . 甘地与殖民当局达成了思想上的一致 D . 甘地的思想游离于暴力与非暴力间
  • 25. 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瓦德指出,“泛非主义是所有在非洲本土以及移居在世界各地黑人的愿望,他们通过黑非洲文明的属性在文化上得到体现。竭尽全力投人到黑人几个世纪抵抗奴隶制和殖民化的运动中去,这种愿望以非洲合众国的形式形成了大陆的政治统一”。泛非主义 (    )
    A . 实现了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 B . 使非洲彻底摆脱了西方经济控制 C . 使非洲彻底实现了主权独立 D . 反映了非洲要求团结统一的愿望
  • 26. 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 ,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于此。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
    A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 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 . 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 D . 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 27. (2022高三上·夏津月考) 如图是对20世纪某一国际组织的描述。该组织(    )

    A . 国际联盟 B . 联合国 C . 不结盟运动 D . 世界贸易组织
  • 28. (2022高三上·韶关月考) 有观点认为,苏联基督教东正教背景下的斯大林“大国使命感”外交观念与美国基督教新教背景下的杜鲁门“大国使命感”外交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碰撞,使美国和苏联不可避免的逐步走向冷战。此观点意在强调冷战源于两国(   )
    A . 文化传统的差异 B . 领袖个人因素 C . 意识形态的对立 D . 国家利益冲突
  • 29. (2022·遂宁模拟) 二战后,美国军方为好莱坞制作电影提供军事基地、武器设备,甚至提供技术指导和群众演员。美国电影史学家劳伦斯·休德所列不完整的清单显示,从1949年到1969年期间,美国国防部协助好莱坞拍摄的电影不少于226部。美国军方此举旨在(   )
    A . 消耗过剩的军事物资 B . 提高军事类电影制作水平 C . 丰富战后的文化生活 D . 使电影符合意识形态要求
  • 30. 下表是二战后美苏签署的部分条约。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

    1963年8月5日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68年7月1日

    《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1972年5月26日

    《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1974年7月3日

    《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

    A . 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B .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 . 苏联实行战略收缩 D . 美苏博弈下有妥协
  • 31. 1975年,欧共体9国和非洲等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该协定是欧共体对外发展援助的主要框架,它规定非洲等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共体市场,而共同体成员面向这些国家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据此推知,该协定的签署 (    )
    A . 缩小了南北国家间贫富差距 B . 构建了公正合理的经济新秩序 C . 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 D . 表明欧洲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
  • 32. (2022·咸阳二模) 现行的国际治理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大国集团建立的,主要治理机制包括协调国际政治的联合国、协调全球贸易体系的世界贸易组织、协调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等。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并没有通过全球治理体制的民主化接纳新兴市场的利益和声音,这种冲突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这表明(   )
    A . 战后资本主义阵营主导世界 B .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被完全忽视 C . 世界亟待构建新型国际秩序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前景十分黯淡
  • 3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紧密,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也就越大,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及新冠病毒的不断扩展使得各国经济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面对国际经济的这一变化,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    )
    A . 加入区域经济政治集团 B . 扩大保护性经济政策适用范围 C . 主动规避全球化的挑战 D . 适度控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 34. (2022·大连模拟)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关于人类交往曾有一句名言:“理念与感情的自由交往,同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互换一样,扩大着人类的财富和满足人们普遍的富裕需求。”先哲的这一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得到印证。其表现在(    )
    A . 经贸往来促进了世界和平 B . 文化交流促进全球化发展 C . 生产的国际分工愈发细密 D . 经济一体化日益受到重视
  • 35.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下半叶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毁灭性热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二是日益加强的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今天的人类已不能再打无限化的总体战争了。据此可知 (    )
    A . 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已消失 B . 各民族间的矛盾日益缓和 C . 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走向和平 D . 各国家间的竞争逐渐减弱
二、非选择题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维多利诺、伊拉斯谟、蒙田等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提倡者,他们认为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人的智慧,并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维多利诺创办了“快乐之家”,他认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定要重视环境的陶冶作用:学生只有在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身心才能和谐发展。伊拉斯谟反对宗教的”原罪说”,认为儿童不是生而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教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理性使其成为人。蒙田要求在对儿童施行教育时,首先应该重视体育,此外,他还强调儿童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自由的成长。

    材料二

    卢梭在《爱弥儿》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尊重儿童的天性,启发诱导儿童的发展:学习实用知识;培养儿童的兴趣;重视劳动,强调手脑并用;锻炼身体,训练感官。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充分提高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其儿童本位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祺蓉、陶志琼《西方和谐儿童教育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教育家儿童教育思想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意义。
  •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三个阶级,分别与工资、利润和地租相联系,这是一种“自然秩序”。李嘉图(1772-1823)对此论证说,地租、工资和利润是成反比例运动的,地租增长就会降低利润,影响资本家积累的积极性,但却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所以,为了增加国家财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地主的利益并废除《谷物法》。马尔萨斯(1766-1834)认为,人口增长永远快于生产增长是一种“自然规律”。工人失业和贫困就是人口过多造成的,政府不应再用《济贫法》去维持人口的增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的6年间,共实施了8个国有化方案。其中包括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有: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险法》;1946年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居民享受免费医疗;1948年5月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救济贫困者。按艾德礼的说法,工党“要建立一种使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民主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概称之为“民主社会主义”。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91》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主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艾德礼政府经济政策的新发展。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