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平面镜成像

更新时间:2023-08-13 浏览次数: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本溪)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 . 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 . 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 . 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 2. (2023·邵阳)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如图京剧演员正在对着镜子画脸谱,他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

      

    A . 光的色散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沿着直线传播
  • 3. (2023·通辽) 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   街头路口的反光镜 C .   人脸识别机 D .   影子的形成
  • 4. (2023·兰州) 有古文献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下列实例涉及的光学知识与文中所述原理相同的是(  )
    A . 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B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 . 潜望镜观察外部环境 D . 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 5. (2023·鄂州) 光与影的世界美妙无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水中的倒影 B .    日晷上针的影子 C .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D .   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 6. (2023·深圳) 如图,是一张某大厦的照片,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 照相机程倒立放大的虚像 C . 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 在太阳下的大楼是光源
  • 7. (2023·福建) 下列光现象与图中廊桥倒影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 镜花水月 B . 小孔成像 C . 海市蜃楼 D . 立竿见影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 9. (2023·徐州)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应将茶色玻璃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它与重合,记下两个棋子的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玻璃板

      

  • 10. (2023·朝阳)  在湖边散步的小明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 选填“虚”或“实”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 11. (2023·抚顺) 如图是一个便携式可折叠镜子,它由三个小平面镜组成。用手提起顶端的把手,小平面镜能在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展开。小霞距离平面镜0.5m,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大小(填“变大”或“不变”)。

      

  • 12. (2023·湘潭) 如图所示,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距水面2m。水中的“白鹭”是(选填“实”或“虚”)像,它距空中的白鹭m。

  • 13. (2023·河南) 如图所示,湖中的荷花清香四溢,这属于现象。立于荷尖上的蜻蜓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若蜻蜓距水面。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m。广阔的湖水可以调节周边的气温,这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

     

四、作图题
五、实验探究题
  • 21. (2023·宿迁) 在实验操作大赛上,小明与小华分别展示了下面两个实验:

      

    1. (1) 图甲是小明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在透明玻璃板中既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蜡烛B,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了(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2. (2) 图乙是小华展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各元件位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透镜间放置一个眼镜。
  • 22. (2023·长春)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 (2) 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放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如图所示。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3. (3) 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23. (2023·绥化)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玻璃板必须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 (2) 实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两支的蜡烛,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A,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蜡烛A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3. (3) 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
    4. (4) 岸边的树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立”的,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24. (2023·通辽) 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 (1) 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 (2) 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 (3) 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 25. (2023·牡丹江) 小明利用光具座复习光学实验。

        

    1.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直至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条规律;
    2. (2) 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放到光具座上,撤去光屏;

      ①在玻璃板前观察,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拿另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前后移动直到看上去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此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②用光具座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只能研究物体和像同时沿光具座移动的情况,这样实验得出的结论缺乏

      ③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上的一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

  • 26. (2023·常德)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 (1)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 (2) 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 
    3. (3) 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 27. (2023·包头) 小华观察蜡烛在玻璃板中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所用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根相同蜡烛A和B、白纸、火柴、三角板等。

      

    1. (1) 为了便于观察像,从环境亮度考虑,应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 (2) 实验时点燃蜡烛A,此时应在蜡烛(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所成的像是光射到玻璃板发生形成的;
    3. (3) 选用蜡烛B的目的是(写出一条即可)。
  • 28. (2023·益阳)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1) 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排序,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F(填序号);

      A.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B.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C.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D.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E.在纸上记下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

      F.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 (2)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应补充的实验步骤是
    3. (3) 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在玻璃板背面粘贴一张不透光的白纸,将玻璃板背面完全遮挡住,还能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吗?答:看到。(选填“能”或“不能”)
    1. (1) 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可知:实验时,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②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不断

      ③不计热量损失,从开始加热到t0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和Qb , 则QaQ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某兴趣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请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

      ②实验中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则像的大小

      ③在实验过程中,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薄玻璃板之间,还(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像;

      ④完成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六、综合题
  • 30. (2023宁夏·中考真题) 在敦煌戈壁难上,有一座熔岩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所示,电站内有12万面可随太阳转动,略有弧度的定日镜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的顶部,加热其中的熔盘。熔盘的比热容是 , 熔点是131℃,将290℃左右的熔盐存储在保温性能较好的低温储热器中,输送到接收器内,通过太阳能加热使其温度达到566℃以上。再存储在高温的储热器中,当需要发电时,将高温熔盐送往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1. (1) 为提高日定的聚光效果,每面定日镜应设计成(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
    2. (2) 在电厂投产前,需要将固态的熔盐熔化后注入低温储热器中,在熔化过程中,熔盐的温度为 ℃。在蒸汽发生器中水是通过方式增大内能的,熔盐发电最终将太阳能转化为
    3. (3) 请计算在蒸汽发生器中若1kg的高温熔盐温度由560℃降到30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4. (4)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与火力发电站相比,有什么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