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80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体尺度最大的是(  )
    A . 太阳 B . 月亮 C . 地球 D . 人造卫星
  • 2. 很多运动鞋具有缓震功能,这是由于制作鞋底或鞋垫的材料具有很好的(  )
    A . 弹性 B . 塑性 C . 导热性 D . 导电性
  • 3. 夏天的清晨,室外草叶上常出现露珠。露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液化 C . 升华 D . 凝华
  • 4. 世界上第一个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欧姆 C . 奥斯特 D . 阿基米德
  • 5. 在人的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
    A . 平面镜 B . 玻璃砖 C . 凸透镜 D . 凹透镜
  • 6. 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电能最多的是(  )
    A . 空调 B . 节能灯 C . 电风扇 D . 液晶电视
  • 7. 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 . 磁铁吸引铁钉 B . 用吸管“吸”饮料 C . 地球吸引苹果 D . 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头发
  • 8. 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片是电池正极 B . 锌片是电池正极 C . 盐水不导电 D .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9. 2023年5月8日,中国选手全红蝉以五跳两满分的成绩,夺得跳水世界杯第二站比赛的冠军。全红蝉在空中加速下落过程中(  )
    A . 动能不变 B . 动能变大 C . 重力势能变大 D . 机械能变大
  • 10. 如图所示是我国《农书》中记录的槽碓(dui)。大木勺积水较多会下沉,使石锤上升;当大木勺内的水流出变轻后,石锤落下击打石白内的谷物。该槽碓(  )

      

    A . 机械效率可达100% B . 是杠杆 C . 机械效率可超过100% D . 是热机
二、填空题
  • 11. 长春市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 (1) 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现象;
    2. (2) 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3. (3) 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能,其热值;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
    4. (4) 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能源。
  • 12. 2023年,长春市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上线运营。列车内置了氢能动力系统,不仅续航能力强,而且环保、零碳、运行时噪声小,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1. (1) 列车运行时噪声小,其中的“小”是指声音的小;
    2. (2) 列车内的工作人员使用的无线对讲机是通过传递信息的;
    3. (3) 当列车驶离站台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的;
    4. (4) 若列车运行过程中突然减速,乘客由于具有,身体会向列车前进的方向倾斜。
  • 13. 我国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利用核能发电的同时实现了清洁供暖。
    1. (1) 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
    2. (2) 核电站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供暖时,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大;
    3. (3) 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但是在供暖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三、实验题
  • 14.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 (1)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2. (2) 某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到水面破裂开来;
    3. (3) 该实验中,能否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 1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 (2) 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放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如图所示。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3. (3) 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16.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AB=0.45m

    tAB=3.2s

    vAB=0.14m/s

    sAC=0.90m

    tAC =4.5s

    vAC=

    1. (1)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 (2) 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只将木块向适当移动;也可以将小车倒置滑下,这是因为用代替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3. (3) 改进后,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计算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4) 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支持力对小车是否做功?
    5. (5) 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撞到金属片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 (2) 要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 (3) 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1发光、L2不发光,故障可能是
    4. (4) 排除故障后,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L1、L2及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为V。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发现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
  • 18. 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根据图中磁感线方向判断蹄形磁体的上端是极;
    2. (2) 让导线AB在磁场中做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回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一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个现象制成了
  • 19. 物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案(仅用于不吸水、不溶于水的固体)。如图甲所示,将适量的配重颗粒装入粗细均匀的薄壁圆筒中并封闭筒口,将圆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薄壁大容器中,大容器的横截面积是圆筒的横截面积的5倍。圆筒静止后用记号笔在圆筒对应水面位置标记“0”,在大容器的水面位置标出初始水位线。

      

    1. (1) 请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圆筒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答题卡图中的O点为圆筒的重心)
    2. (2) 为使圆筒静止后竖直漂浮在水面,在沙粒、泡沫粒中应选择作为圆筒的配重颗粒。
    3. (3) 将待测金属块用细线挂在圆筒下方,放入水中静止后(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金属块始终不触底)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相比圆筒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别测出圆筒静止后水面到“0”点和到初始水位线的距离h1h2 , 则该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金属=(用h1h2ρ表示)。
四、综合题
  • 20. 小明发现家中马桶的冲水量(水箱单次排水的质量)较大,浪费水资源。于是设计了可以调节马桶冲水量的装置,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R1为力敏电阻,其所受压力每减小1N阻值增大1Ω,当水箱注满水时,R1的阻值为10Ω;R2为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移动1cm,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5Ω。该装置通过在电压表上设置“触发电压”控制水箱的停止排水和自动注水,当电压表示数达到“触发电压”时,排水阀门被关闭,停止冲水,同时注水阀门被打开,自动将水箱注满水。设置好“触发电压”后,在水箱注满水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滑片P的位置,设置不同的冲水量,当滑片P在阻值最大位置时,冲水量最大。水箱内注满水,滑片P从阻值最大位置向左移动5cm,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V;在滑片P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若设置“触发电压”为2V,冲水量为1.5kg。

    1. (1) 冲水过程中,随着水箱中水面下降,水箱底部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力敏电阻R1的阻值变
    2. (2) 若设置“触发电压”为2.4V,请通过计算求出装置的最大冲水量(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取g=10N/kg,水箱中水足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