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单元分层测试 第五单元 化学方...

更新时间:2023-08-12 浏览次数:3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丰润期末)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Z一定是化合物 B .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 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 2.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 .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 . 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 3. (2019九上·龙华期末)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对于该反应中甲、乙、丙、丁物质类别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甲属于混合物 B . 乙属于化合物 C . 丙属于单质 D . 丁属于氧化物
  • 4. (2019九上·宝鸡期末)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 . 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变化 C . 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H4+O2 CO2+H2O D .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 5. (2019九上·平舆期末)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 反应前后,碳和氮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D .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6. (2023九上·宜良期末) 在一定条件下,A、B、C、D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0.4g B . 丙一定是单质 C . 甲和乙是反应物 D . 反应前后的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4:1
  • 7. (2023九上·凤庆期末)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7.2

    0.5

    A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g B . 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8. (2023九上·宣城期末)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10

    1

    22

    A . 未测值为13 B . 丙不一定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25∶15
  • 9. (2023九上·防城期末)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 B .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D .  电解水
  • 10. (2016九上·南京期中)

    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能用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 2CO+O2 2CO2 B . N2+3H2═2NH3 C . C+O2 CO2 D . H2+Cl2 2HCl
  • 11. (2023九上·铁锋期末)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盛有 100g 稀盐酸(含 HCl 7.3g),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再向天平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10g 碳酸钙粉末和 10g 铁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天平不平衡,左边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 B . 天平不平衡,右边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产生气泡 C . 若将碳酸钙粉末换成锌粉,其它条件不变,天平最终平衡 D . 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可以向左盘继续加入 4.4g 碳酸钙粉末
  • 12. (2022九上·郑州期中) 已知:。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将13.2gCO2与一定质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M为x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x=4.8,气体M中含有CO2 B . 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15.9g C . 若x=7.6,Na2O2反应后可能有剩余 D . 若x=7.6,气体M中CO2与O2的质量比为11:8
  • 13. (2022九上·巴彦期中) 一包生石灰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2.2g二氧化碳。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 10:1 B . 5:1 C . 10:3 D . 20:3
  • 14. (2021九上·宛城期末) 现有一定质量的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3.6g固体。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 Mg、Fe B . Al、Fe C . Zn、Mg D . Fe、Zn
  • 15. (2021·防城期中)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B . 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 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 16. (2021九上·左权月考) 小明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是他总结的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四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装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 .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17. (2021九上·重庆月考)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KMnO4和KClO3(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KMnO4相同 B . 用KMnO4制取氧气时水槽中水变红,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 . 若KClO3在加热前不加二氧化锰,则产生氧气的质量应和KMnO4相等 D . 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KClO3为原料
  • 18. (2023九上·防城期末)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8

    5

    2

    5

    反应后质量/g

    0

    x

    2

    21

    A . x的值为17 B . 丙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 C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 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4
  • 19. (2023九上·武侯期末)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乙、丙、丁三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容器中甲、乙、丙、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值为13 B . 丁属于单质 C . 丙一定作催化剂 D . 当甲为2g时,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 20. (2023九上·阜宁期末)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 . 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 B . 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 D . 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25. (2023九上·江陵期末) 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1. (1) 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3. (3)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x + y +x = 169 B . y + z = 168 C . (100-x):z = 32:64 D . (l00-x):(y-1) = 8:3
  • 26. (2022九上·潢川期中)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b
    2. (2) 用A装置还是B装置制气体时,都应在装药品前进行的操作是;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一套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用F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先将装置装满水,再将气体(填字母)口与发生装置连接。
    5. (5) 将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 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 27. (2023九上·广州期末) 查阅图表资料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它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 (2) “祝融号”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SiO2 , SiO2读作
    3. (3) 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SiO2)可以制得硅,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X↑,X的化学式是 
    4. (4) 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防火材料,请根据硅酸钠的化学式写出硅酸钙的化学式
四、计算题
  • 28. (2023九上·富县期末)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1. (1) 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 29. (2023九上·扶风期末)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xx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

    规格:50片/瓶,1g/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天2次,一次一片

    一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将25片“xx钙片”研磨成粉末放入烧杯中,再加入60g稀盐酸(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烧杯内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85

    82

    77

    76.2

    76.2

    请计算:

    1. (1) 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
    2. (2) “xx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