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2节 细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2.2 细胞...

更新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上·宁海期末) 欢欢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观察到的像如图所示,以下欢欢对实验的总结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黑色圆圈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产生的气泡   B . 显微镜下可以看见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   C . 要使黑色圆圈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往左方移动   D . 更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变少
  • 2. (2023七上·宁海期末) 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这一事实说明(  )
    A .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 . 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 . 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 . 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 3. (2023七上·宁海期末)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缺少哪些结构(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叶绿体④细胞质 ⑤细胞核 ⑥液泡

    A . ②③⑥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⑤
  • 4. (2023七上·义乌期末) 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 . 观察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一定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 . 染色时,可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并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 C . 制作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形态 D . 调焦时,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 5. (2023七上·余姚期末) 余姚杨梅,果型圆整,色泽艳丽,味甜核小,深受人们喜爱。杨梅中的甜味物质存在于杨梅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 . 细胞壁 B . 液泡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6. (2023七上·慈溪期末) 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存在于(  )

    A . 叶绿体中 B . 细胞膜中 C . 细胞质中 D . 细胞核中
  • 7. (2023七上·慈溪期末) 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壁
  • 8. (2023七上·慈溪期末) 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图中操作流程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①→④→②
  • 9. (2023七上·温州期末) 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0. (2023七上·绍兴期末)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 . 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 . 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二、填空题
  • 11. (2023七上·宁海期末) 小王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在图甲中滴加
    2. (2) 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
  • 12. (2023七上·金华期末) 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一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如图是玉米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玉米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用编号表示)。
    2. (2) 正常情况下,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合成的物质运出细胞需通 过结构[2] ,它除了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外,还有的功能。
  • 13. (2023七上·南浔期末)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明明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 (2)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14. (2022七上·义乌期中) 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 (1) 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
    2. (2) 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除图中标注的染色剂外,还能用 进行染色 。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
    3. (3)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物像可能是(填序号)出现错误操作。
  • 15. (2022七上·义乌期中)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细胞;
    2. (2) 甲图比乙图多一种结构是  (填名称),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 用。
    3. (3) 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 中 (填名称)。
    4. (4) 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填 名称)在起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3七上·慈溪期末) 图甲是小科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丙中A、B、C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操作是为了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小科同学的操作 (填“正确”或“不正确”)。
    2. (2) 图丙中的A是使用显微镜对光时看到的视野,此时外界光源没有被遮挡,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后视野无变化,分析原因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
    3. (3) 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调节图乙中的④,换用高倍物镜;

      b.向左方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

      c.调节图乙中的③使物像更清哳。

  • 17. (2023七上·长兴期末)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 (1)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二步骤(选填字母)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 (2) 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三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 (3) 图四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A区域是口腔上皮细胞结构,C区域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这两种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细胞壁和等细胞结构。
四、解答题
  • 18. (2023七上·金华期末) 如图为小金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和通过显微镜在视野中先后看 到的不同物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2. (2) 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3. (3) 将图二中的物像 a 调至物像b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A . 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B . 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C . 转动物镜转换器 D . 减小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E . 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 (4) 进行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填“ 目 镜”“物镜”或“装片”)上。
  • 19.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中发现液泡、细胞壁和,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 (2) 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3) 丙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A . 向右移动,视野变亮   B . 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C . 向左移动,视野变亮   D . 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4. (4) 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戊、己两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名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操作不当。
  • 20. (2022七上·临海期末)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

    1. (1) 水稻谷粒属于         (填字母)。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植物体
    2. (2) 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只少量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填字母)。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3. (3) 培育水稻和小麦的过程中,以培养其优良性状为目的,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植物细胞的(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五、综合说理题
  • 21. (2022七上·浙江月考) 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前后经历了近200年,有5位科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5位科学家分别是胡克(英国)、布朗(英国)、施莱登和施旺(德国)、魏尔啸(德国)。请说出胡克和布朗在细胞学说方面的主要贡献。 
    2. (2) 结合细胞发现的历史,请从科学发现的历程角度谈一谈你的想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